练习题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练习题 读下图,完成1~2题 ③ 图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A.①B.②C.③D.④ 2.下列选项中,与形成图④所示的上大下小的特殊地貌不相关的是() A.岩性的软硬 B.河流的水量大小 C.地表松散碎屑的多少 D.风力大小和风向 当地时间2014年11月22日,墨西哥科利马火山喷发,形成数千米高烟柱。图甲表示地 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3~4题。 沉积物 ↓ 岩浆 3.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墨西哥火山喷发的是() A.①B.②C.③D.④ 4.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A.②B.③C.④ 5.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新疆南部 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a. a b. b c. c d. d 青岛的崂山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 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沉积岩人② 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结合下面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6~ ⑥ 6.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 浆 C.属于内力作用D.属于外力作用
练习题 10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1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练习题 读下图,完成 1~2 题。 1.图示景观中,主要由风力侵蚀作用形成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2.下列选项中,与形成图④所示的上大下小的特殊地貌不相关的是( ) A.岩性的软硬 B.河流的水量大小 C.地表松散碎屑的多少 D.风力大小和风向 当地时间 2014 年 11 月 22 日, 墨西哥科利马火山喷发,形成数千米高烟柱。图甲表示地 壳物质循环过程,序号表示地质作用;图乙为某种地貌景观照片。读图完成 3~4 题。 3.图甲中的序号可以表示墨西哥火山喷发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4.与图乙中地貌景观成因类似的地质作用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5.山玉指产于山上的原生矿,是海洋时期白云石大理岩遇岩浆热液作用而形成的。新疆南部 是我国重要的山玉产区,图甲中能表示山玉的是( ) A.a B.b C.c D.d 青岛的崂山形成于燕山造山运动时期,山海相连,雄伟壮观。 崂山的山脉主要以花岗岩为主,花岗岩地貌景观独具特色,山体呈 垂直节理发育,球状风化明显。结合下面地壳物质循环简图,回答 6~ 7 题。 6.关于花岗岩球状风化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能量来源于地球内部 B.属于图中④环节表示的地质作用 C.属于内力作用 D.属于外力作用
练习题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7.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A.B和⑥⑧ B.A和⑤⑧C.B和①②D.A和⑥⑦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 下沉区。 8.经考证发现,近30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 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三地海岸的() >河流 A.地貌形态B.泥沙沉积量 f运河 断裂带 C.河网密度D.抗侵蚀能力 灌渠 9.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在图示景区的 图例 主要自然景观中() ① 河流与湖泊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河流流向 94瀑布及落差(m)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A2038山峰及高程(m)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观景台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主干道 景区道路 游览步道 服务设施 G露营地 ▲2038 0500m 卫停车场 10.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A.花岗石、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 大理岩、石灰岩 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11~13题。 1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 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1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B.“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C.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 D.我国南海诸岛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1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 A.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 B.侵蚀作用—沙滩海岸 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2
练习题 10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2 7.图中各数字和字母代表的地质作用及岩石,属于崂山花岗岩和变质作用的编号分别是( ) A.B 和⑥⑧ B.A 和⑤⑧ C.B 和①② D.A 和⑥⑦ 结合图文材料,回答下题。 上图所示甲、乙、丙三地都是淤泥质海岸,且属于地壳持续 下沉区。 8.经考证发现,近 30 年来,甲地海岸线基本稳定,乙地海岸线 向海推进,丙地海岸线向陆后退。形成这种差异的主要因素 是三地海岸的( ) A.地貌形态 B.泥沙沉积量 C.河网密度 D.抗侵蚀能力 9.下图为温带某景区导游图。在图示景区的 主要自然景观中( ) A.峡谷由河流下切塑造而成 B.河流补给主要靠冰雪融水 C.瀑布的落差受径流量控制 D.湖泊是火山口积水形成的 10.下列岩石中,有可能找到化石的一组是( ) A.花岗石、玄武岩 B.石灰岩、砂岩 C.石英岩、大理岩 D.大理岩、石灰岩 营造地貌的力量包括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据此回答 11~13 题。 11.关于内力作用和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内力作用能量的来源主要是太阳能 B.人类活动改变地表形态,也属于外力作用 C.内力作用的进行十分缓慢,不易被人们所察觉 D.地表形态在内、外力相互作用下,不断发展变化 12.关于外力作用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黄土高原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B.“U”型谷是风化作用形成的 C.冰川沉积物颗粒大小不分 D.我国南海诸岛是流水堆积而形成的 13.下列有关外力作用与地貌搭配正确的是( ) A.风化作用——冰斗、“U”型谷 B.侵蚀作用——沙滩海岸 C.搬运作用——沙丘、戈壁
练习题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D.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读“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相互作用关系图 回答14~15题。 4.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圈圆 15.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 D.⑤ 父8Q 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16~17题 16.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ab a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岩石具有可溶性 17.图中a、b、c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效xxxx 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义黄河意北京 口有 两种选择 河入海口 18.为避免渤海面积在泥沙淤积和人工填海作用下越来越 河 小,乃至最终消失,近来有专家提议让黄河改道“回家” 6济南 入黄海。黄河甲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黄河 新人入海口进 郑州兰考已徐州 A.流水的堆积作用 B.冰川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风力的堆积作用 淮河 19、下图河流中三个不同位置与三幅河流断面图及外力作用 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A.①-a侵蚀作用为主 B.②一c一搬运作用为主 C.③-b-沉积作用为主 D①一c一搬运作用为主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20~21题 20.上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D②④ 21.图中④所示地质构造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褶皱山B.风蚀地貌C.河口三角洲 D高地或谷地
练习题 10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3 D.堆积作用——河口三角洲 读“风化、侵蚀、搬运、沉积、固结成岩相互作用关系图” 回答 14~15 题。 14.表示搬运作用的是( ) A.① B.② C.③ D.④ 15.表示固结成岩作用的是( ) A.② B.③ C.④ D.⑤ 下图是喀斯特地貌示意图,读图完成 16~17 题。 16.喀斯特地貌发育的最基本条件是( ) A.岩石有风化裂隙 B.岩石中含有化石 C.岩石具有层理构造 D.岩石具有可溶性 17.图中 a、b、c 地貌的形成原因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B.化学沉积作用 C.化学溶蚀作用 D.风力侵蚀作用 18.为避免渤海面积在泥沙淤积和人工填海作用下越来越 小,乃至最终消失,近来有专家提议让黄河改道“回家” 入黄海。黄河甲河段形成“地上河”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 A.流水的堆积作用 B.冰川的搬运作用 C.流水的侵蚀作用 D.风力的堆积作用 19、下图河流中三个不同位置与三幅河流断面图及外力作用 形式对应正确的是( ) A.①—a—侵蚀作用为主 B.②—c—搬运作用为主 C.③—b—沉积作用为主 D ①—c—搬运作用为主 读“四种地貌景观图”,回答 20~21 题。 20.上图所表示的地质构造或地貌景观中,主要由于内力作用形成的是 A.①④ B.②③ C.①③ D.②④ 21.图中④所示地质构造可能形成的地貌是 A.褶皱山 B.风蚀地貌 C.河口三角洲 D.高地或谷地
练习题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读图,完成22、23题。 岩浆 地质构造与地形示意图 22图中的岩石属于良好建筑材料的有() A.①②B.②③C.③④D.②④ 23.对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P处岩层受挤压隆起成山 BQ处岩层因岩浆活动拱起 C④处岩石的年代比Q处老 D.②岩石的形成属外力作用 地理硏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24、25题。 高度 赛热 图例山脉一河流一-省界 水平距离 24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A.风化作用 B地壳运动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 25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 2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E沉积岩I 沉积岩Ⅱ 花岗岩 侵蚀面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练习题 10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4 读图,完成 22、23 题。 22.图中的岩石属于良好建筑材料的有( ) 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②④ 23.对于图中信息解读正确的是 A.P 处岩层受挤压隆起成山 B.Q 处岩层因岩浆活动拱起 C.④处岩石的年代比 Q 处老 D.②岩石的形成属外力作用 地理研究性学习小组野外考察并绘制了某地地貌景观及地形剖面图,读图回答 24、25 题。 24.形成图中西北部地区地貌景观的主导因素是( ) A.风化作用 B.地壳运动 C.流水侵蚀 D.流水搬运 25.在野外,研究小组利用目视估算法估测地形高度。下列结论正确的是( ) A.在①地估测出山的海拔高度 B.在②地估测出山的相对高度 C.在③地估测出山谷的相对深度 D.在④地估测出谷底的海拔高度 26.下图为某区域地质剖面示意图。图中甲地层褶皱后,该区域先后发生了( ) A.沉积作用、侵蚀作用、岩浆侵入 B.岩浆侵入、侵蚀作用、沉积作用
练习题10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读图,回答27~28题。 高原 27.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山区;平原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影响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是()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溶洞 地下河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7~8题。 中国某地地形发育示意图 15世纪 17世纪 20世纪 29.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A.海浪侵蚀 B.流水沉积C.风力沉积 D.冰川刨蚀 30.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A.三角洲 B.海滩C.沙丘 D.沙洲 31海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 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丙 丁 戊 (1)写出地貌名称。甲 (2)学生A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他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图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 (3)学生B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学生B绘制的是图 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有 和 (4)关于丁、戊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丁是流水堆积地貌,戊是风力侵蚀地貌 B.丁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戊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戊地貌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丁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5)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练习题 10 营造地表形态的力量 5 C.岩浆侵入、沉积作用、侵蚀作用 D.侵蚀作用、沉积作用、岩浆侵入 读图,回答 27~28 题。 27.图中甲地反映的地形主要分布在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云贵高原 C.内蒙古高原 D.塔里木盆地 28.影响图中地形发育的主要外力是( ) A.流水侵蚀 B.风力侵蚀 C.冰川侵蚀 D.流水沉积 读“某大陆海岸变迁示意图”,回答 7~8 题。 29.引起图中海岸变迁的主要作用可能是( ) A.海浪侵蚀 B.流水沉积 C.风力沉积 D.冰川刨蚀 30.图中海岸最不可能见到的地貌是( ) A.三角洲 B.海滩 C.沙丘 D.沙洲 31 海南省某中学地理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假期时间到全国各地进行考察活动,下图是他们 绘制的“地貌景观素描图”。请你根据所学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地貌名称。甲______,丁______,戊______。 (2)学生 A 的考察活动是在他的老家海南的三亚进行的,他绘制的最有可能是图________, 该地貌形成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_______。 (3)学生 B 自豪地说:“我是全班考察中到达最高海拔的一个。”学生 B 绘制的是图________, 图中显示的主要地貌有________和________。 (4)关于丁、戊两图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丁是流水堆积地貌,戊是风力侵蚀地貌 B.丁地貌多分布在干旱地区,戊地貌多分布在湿润地区 C.戊地貌所在气候区,乡村聚落多为散居、流动性村落 D.丁地貌所在气候区主要生态问题是荒漠化 (5)下列成语本意与其所表现的外力作用相对应的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