溶解性易溶可溶微溶难(不溶 溶解度g>10g1g1g01g01g 4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②溶解度曲线 5溶解度曲线的意义: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 下的溶解度相同。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4、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例如硝酸钾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6、溶液饱和方法:1、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2、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1;3、升温结晶,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 小,如熟石灰。 7、粗盐提纯: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答:溶解、过滤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答:蒸发结晶 3、蒸发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燕发皿容积的2/3;b、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 拌,以免溶液溅出;c、不能燕干,应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燕发至干 、气体的溶解度 定义: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101KPa,一定温度时溶解在1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紊: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 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溶质质量分数 l、定义: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 2、公式:溶质质量分数一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1009 溶质的质量=溶液质量×溶质质量分数 1,、质量分数的是否改变 对某溶液溶质质量溶剂质量溶液质量质量分数 任取若千变小变小变小不变 加水不变变大变大变小 蒸发水不变变小变小变大 增加溶质变大不变变大变大 减少溶质变小不变变小变小 2、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主要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 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分别称或量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 将溶质和溶剂在烧杯中混合,搅拌至溶质完全溶解
6 4.固体溶解度的表示方法 溶解度随温度变化有两种表示方法: ①列表法; ②溶解度曲线。 5.溶解度曲线 的意义:1:同种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不同。2:曲线的交点表示这两种物质在该温度 下的溶解度相同。3:曲线越陡,该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越大。4、大多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 增大,例如 硝酸钾等。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受温度影响不大,例如食盐。极少数固体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 高反而减小,例如熟石灰。 6、溶液饱和方法:1、降温结晶(又叫冷却热饱和溶液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大的物质如:KNO3 ; 2、蒸发溶剂法,适用于溶解度随温度变化较小的物质如:NaCl ;3、升温结晶,适合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减 小,如熟石灰。 7、粗盐提纯:1、使用什么方法可将粗盐中的泥沙除去?答:溶解、过滤 2、除去泥沙后,再怎样操作才能得到食盐晶体?答:蒸发结晶 3、蒸发操作过程中的注意事项:a、注意蒸发皿的溶液不超过蒸发皿容积的 2/3;b、加热过程中要不断搅 拌,以免溶液溅出;c、不能蒸干,应当析出大量晶体时就应熄灭酒精灯,利用余热蒸发至干 三、气体的溶解度 1、定义:通常讲的气体溶解度是指该气体在压强为 101KPa, 一定温度时溶解在 1 体积水里达到饱和状态时 的气体体积。 2、影响气体溶解度的因素:气体溶解度一般随压强增大而增大,压强减小而减小。气体溶解度一般随温度 升高而减小,温度降低而增大。 一、溶质质量分数 1、定义:是溶质质量和溶液质量之比 。 2、公式: 溶质的质量 =溶液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1,、质量分数的是否改变 2、用固体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溶液 主要仪器:托盘天平、烧杯、量筒、玻璃棒 实验步骤:1、计算所需溶质和溶剂的质量; 2、分别称或量出所需的溶质和溶剂; 3、将溶质和溶剂在烧杯中混合,搅拌至溶质完全溶解
4、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36%是指:100g溶液中含有36g溶质。溶质TC时 溶解度36g是指:在T"时,100g水最多溶解该溶质36g 5、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额关系: 饱和溶液的 溶解度 溶质质量分数 X100% 100g+溶解度 6、对于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溶质质量 溶质质量分数 溶液质量 ×100% 7、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或过饱和溶液 溶质量分要实际洛餐的溶质量×m 实际形成的溶液质量 (未溶解的固体不能当成溶质来计算 8、溶液稀释问题 稀释方法:向浓溶液中加水 解题突破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但溶液质量改变 即:M浓×W=M語×W霜 M=pvM霜=M浓+M水 溶液变浓问题 ◆变浓的方法: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解題突破口: (1)加溶质 ◆变浓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加入的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改变 (2)燕发溶剂 ◆无晶体析出时,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改变 4、浓、稀溶液混合问题 ◆解題突破口: ◆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浓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 4、乳化现象 洗涤剂有乳化作用,它能使小液滴(如植物油)分散到液体里面形成混合物,而不聚集成大的 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此可用洗涤剂洗去油污。用洗涤剂和汽油能除去油污,但二 者原理不同,前者是乳化,后者是溶解,还可以用肥皂、洗衣粉除油污,其原理是乳化。 考点二、溶液的应用 (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可使反应速率变快
7 4、溶质质量分数与溶解度的比较:溶质的质量分数 36% 是指: 100g 溶液中含有 36g 溶质。溶质 T0C 时 溶解度 36g 是指:在 T0C 时,100g 水最多溶解该溶质 36g。 5、饱和溶液的溶解度和质量分数的额关系: 6、对于某温度下的不饱和溶液: 7、对于某温度下的饱和(或过饱和)溶液 (未溶解的固体不能当成溶质来计算) 8、溶液稀释问题 稀释方法:向浓溶液中加水 解题突破口:溶液稀释前后溶质的质量不变,但溶液质量改变 即:M 浓×W 浓=M 稀× W 稀 M=pv M 稀=M 浓+M 水 3、溶液变浓问题 ❖ 变浓的方法: 加溶质或蒸发溶剂、 ❖ 解题突破口: ❖ (1)加溶质: ❖ 变浓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原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加入的溶质质量,溶液的质量改变 ❖ (2)蒸发溶剂: ❖ 无晶体析出时,蒸发前后溶质质量不变,溶液质量改变 4、浓、稀溶液混合问题 ❖ 解题突破口: ❖ 混合后的溶液中溶质的质量=浓溶液中溶质的质量+稀溶液中溶质的质量 混合后溶液的总质量=浓溶液的质量+稀溶液的质量 4、乳化现象 洗涤剂有_乳化_作用,它能使小液滴(如植物油)_分散到液体里面形成混合物 ,而不聚集成大的 油珠。这些细小的液滴能随着水流走,因此可用洗涤剂洗去油污。用洗涤剂和汽油能除去油污,但二 者原理不同,前者是_乳化__,后者是_溶解___,还可以用_肥皂、洗衣粉_除油污,其原理是__乳化_。 考点二、溶液的应用 (1)在溶液中进行化学反应,可使反应速率变_快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