闸室总宽度L1=L0+(-1)d,其中,d为闸墩 厚度 闸室总宽度拟定后,尚需要考慮闸墩等的影 响进一步验算水闸的过水能力 从过水能力和消能防冲两方面考慮。闸室总 宽度应与河道宽度相适应。 第三节水闸的防渗排水设计 水闸挡水,在闸基和边墩、翼墙的背水侧产 生渗流。 渗流不利的影响表现为: 1、对稳定不利:闸室地基的抗稳定不利; 翼墙、边墩的侧向稳定不和
闸室总宽度L1=nL0+(n-1)d,其中,d为闸墩 厚度 闸室总宽度拟定后,尚需要考虑闸墩等的影 响,进一步验算水闸的过水能力。 从过水能力和消能防冲两方面考虑,闸室总 宽度应与河道宽度相适应。 第三节 水闸的防渗排水设计 水闸挡水,在闸基和边墩、翼墙的背水侧产 生渗流。 渗流不利的影响表现为: 1、对稳定不利:闸室地基的抗滑稳定不利; 翼墙、边墩的侧向稳定不利
2、可造成管涌流土渗透变形 3、损失水量 4、使地基中可溶物质加速溶解 水闸的防渗透长度及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一)地下轮廓线 自铺盖前端开始,到排水前端为止,·沿铺 盖、板框两侧、、底板、护坦等与地基的接 触线,称地下轮廓线。即闸室渗流的第一根 流线,其长度即为水闸的防渗长度。 防渗长度的拟定:L≥CH C—渗系数(J的倒数)见书中表6-1 (均为反滤层情况)
2、可造成管涌流土渗透变形 3、损失水量 4、使地基中可溶物质加速溶解 一、水闸的防渗透长度及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一)地下轮廓线: 自铺盖前端开始,到排水前端为止,沿铺 盖、板框两侧、、底板、护坦等与地基的接 触线,称地下轮廓线。即闸室渗流的第一根 流线,其长度即为水闸的防渗长度。 防渗长度的拟定:L≥C H C -- 渗系数(J的倒数) 见书中表6-1 (均为反滤层情况)
H一上下游水位差 (二)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原则:上防下排 防渗:水平-铺盖 垂直-—齿墙、板桩、防渗墙、灌浆 帷幕等, 下排排水孔、减压井等 具体做法 1、粘土地基 2、砂性土 3、粉砂地基 4、有承压水的地基
H – 上下游水位差 (二)地下轮廓线的布置 原则:上防下排 防渗:水平---铺盖 垂直---齿墙、板桩、防渗墙、灌浆 帷幕等。 下排:排水孔、减压井等 具体做法: 1、粘土地基 2、砂性土 3、粉砂地基 4、有承压水的地基
二、渗流计算 目的:求解渗流区域内的渗透压力,渗透坡 降,渗透流速及渗流量。 (一)渗流的基本方程 闸基渗流属有压渗流(土坝渗流为无压渗流 般作为平面的考慮 基本假定:地基是均勻的,各向同性的; 渗水不可压缩,符合达西定律。 渗流的计算方法 1、流体力学法(精确) ahmh=0(1 aplace方程) Ox ay
二、渗流计算 目的:求解渗流区域内的渗透压力,渗透坡 降,渗透流速及渗流量。 (一)渗流的基本方程 闸基渗流属有压渗流(土坝渗流为无压渗流) 一般作为平面的考虑 基本假定:地基是均匀的,各向同性的; 渗水不可压缩,符合达西定律。 渗流的计算方法: 1、流体力学法(精确) 0 2 2 2 2 = + y h x h (laplace方程)
式中h为渗流水头在某点的压力水头,系坐 标的函数。理论上只要渗流区域的边界条件 已知,即可根据拉氏方程求出任意一点的h 值,亦可求出渗流场内任意京的渗流要素, 但实际边界条件相当复杂。难以求解 2、水力学解法(近似解) ①直线比例法:勃莱法 莱茵法 ②阻力系数法 h L q=kT Tkk 其中:q为单宽渗流量
式中h为渗流水头在某点的压力水头,系坐 标的函数。理论上只要渗流区域的边界条件 已知,即可根据拉氏方程求出任意一点的h 值,亦可求出渗流场内任意点的渗流要素, 但实际边界条件相当复杂,难以求解。 2、水力学解法(近似解) ①直线比例法:勃莱法 莱茵法 ②阻力系数法 T l h q = k k q k q T L h = = 其中:q为单宽渗流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