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工技术(专业基础课) Electrotechnics 【课程编号】BJ2660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学分数】3 【编写日期】2012.2.10 【学时数】48=42+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一、教学目的、任务 《电工技术》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 学习《电工技术》课程,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应用和发展 概祝,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 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注意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 ,并掌握 如何应用。要求学生注意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并完成每节后的练习与思考,以 加深理解。 2、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对于一些便于自学而且属于“了解” 层次的内容让学生课下自学,课堂上不做讲授。 3、要重视实验。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要求完成2-3个实验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6+8+6+6+3+2+8+3=42) 第一章电路的基本橛念与基本定律6学时 主要内容: 1、电路组成及电路模型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3、欧姆定律 4、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5、基尔霍夫定律 6、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电工技术(专业基础课) Electrotechnics 【课程编号】BJ26608 【课程类别】专业基础 【学分数】3 【编写日期】2012.2.10 【学时数】48=42+6 【先修课程】高等数学、大学物理 【适用专业】金属材料工程 一、教学目的、任务 《电工技术》是高等学校本科非电专业的一门技术基础课程。本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是:通过 学习《电工技术》课程,使学生获得电工技术必要的基本理论和基本技能,了解电工技术应用和发展 概况,初步具备应用所学理论来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为学习后续课程以及从事与本专业有关的 工程技术等工作打下一定的基础。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 1、注意抓住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工作原理和分析方法,引导学生理解和解决问题,并掌握 如何应用。要求学生注意课程各部分内容之间的联系,融会贯通,并完成每节后的练习与思考,以 加深理解。 2、为了培养学生的自学能力和解决内容多学时少的矛盾,对于一些便于自学而且属于“了解” 层次的内容让学生课下自学,课堂上不做讲授。 3、要重视实验。教学中注意理论与实践相结合。通过实验技能的训练,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 的能力。要求完成 2-3 个实验。 三、教学内容和学时分配 (6 + 8 + 6 + 6 + 3 + 2 + 8 + 3= 42) 第一章 电路的基本概念与基本定律 6 学时 主要内容: 1、电路组成及电路模型 2、电压和电流的参考方向 3、欧姆定律 4、电路的三种工作状态 5、基尔霍夫定律 6、电位的概念及计算
敦学要求: 1、理解电压、电流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的意义: 2、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KWL和KCL)并能正确应用: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 正确计算。 其它教学环节:1学时习题 第二章电路的分析方法 8学时 主要内容: 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4、叠加定理 5、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6、受控源电路,非线性电阻电路 教学要求: 1、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电路的暂态分析6学时 主要内容: 1、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与电容 2、换路定则及初始值 3、RC响应 4、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5、微分与积分电路 6、L电路的响应 教学要求: 1、掌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 2、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 3、掌握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及求法:熟练掌握一阶线性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4、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阻抗的概念: 5、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7、了解解时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教学要求: 1、 理解电压、电流实际方向和参考方向的意义; 2、 掌握电路的基本定律(欧姆定律,KVL 和 KCL)并能正确应用;理解电路中电位的概念并 正确计算。 其它教学环节:1 学时习题 第二章 电路的分析方法 8 学时 主要内容: 1、电阻串并联连接的等效变换 2、电源的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3、支路电流法、结点电压法 4、叠加定理 5、戴维宁定理与诺顿定理 6、受控源电路,非线性电阻电路 教学要求: 1、理解电压源和电流源两种模型及其等效变换; 2、掌握支路电流法、叠加定理、戴维宁定理的分析方法。 第三章 电路的暂态分析 6 学时 主要内容: 1、理想电路元件电阻、电感与电容 2、换路定则及初始值 3、RC 响应 4、一阶线性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 5、微分与积分电路 6、RL 电路的响应 教学要求: 1、掌握换路定则及初始值的求法; 2、理解电路的暂态和稳态、零输入响应、零状态响应、全响应的概念; 3、掌握时间常数的物理意义及求法;熟练掌握一阶线性电路分析的三要素法。 4、理解电路基本定律的相量形式及阻抗的概念; 5、理解和掌握有功功率和功率因数的概念和计算; 7、了解瞬时功率、无功功率和视在功率的概念;
8、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 9、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1学时习题 第四章正弦交流电路6+3学时 主要内容: 1、正弦量三要素 2、相量分析法 3、交流电路分析 4、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5、功率因数的提高 6、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教学要求: 1、掌握正弦量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2、掌握三种单一参数(R、L、C)的电压、电流、功率及能量转换关系: 3、熟练掌握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画相量图: 其它教学环节:1学时习题+3学时实验 实验一名称: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 实验内容: 1、基本元件交流参数测试。 2、交流电路的KCL、KWL验证。 第五幸三相电路3学时 主要内容 1、三相电压 2、负载星型联接 3、负载三角形联接 4、三相功率 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电源的联结方式及特点: 2、掌握对称三相负载Y和△联结时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关系: 3、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4、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8、了解正弦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及在实际中的应用,了解串、并联谐振的条件及特征; 9、了解提高功率因数的意义和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1 学时习题 第四章 正弦交流电路 6+3 学时 主要内容: 1、正弦量三要素 2、相量分析法 3、交流电路分析 4、交流电路的频率特性 5、功率因数的提高 6、非正弦周期电压和电流 教学要求: 1、掌握正弦量的各种表示方法及相互之间的转换; 2、掌握三种单一参数(R、L、C)的电压、电流、功率及能量转换关系; 3、熟练掌握计算简单正弦交流电路的相量分析法,会画相量图; 其它教学环节:1 学时习题+3 学时实验 实验一名称:交流电路参数的测定 实验内容: 1、基本元件交流参数测试。 2、交流电路的 KCL、KVL 验证。 第五章 三相电路 3 学时 主要内容: 1、三相电压 2、负载星型联接 3、负载三角形联接 4、三相功率 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电源的联结方式及特点; 2、掌握对称三相负载 Y 和△联结时相电压和线电压、相电流和线电流关系; 3、了解三相四线制供电系统中,中线的作用; 4、掌握对称三相电路电压、电流和功率的计算
其它教学环节 第六章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2学时 主要内容: 1、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3、变压器 教学要求: 1、了解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磁路的概念: 2、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铭牌数据: 3、掌握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作用。 其它教学环节: 第七章交流电动机8学时 主要内容: 1、三相异步电动机构造及转动原理 2、定子、转子电路 3、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 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及选择 6、单相异步电动机 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铭牌数据及转差率: 2、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和机械特性,掌握三个重要转矩(额定转矩、起动转矩、 最大转矩): 3、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和制动的方法及特点: 4、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启动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 第八章继电按触器控制系统3+3学时 主要内容: 1、常用控制电器 2、笼型电动机直接起动及正反转控制线路 4、行程控制、时间控制 教学要求:
其它教学环节: 第六章 磁路与铁心线圈电路 2 学时 主要内容: 1、磁路及其分析方法 2、交流铁心线圈电路 3、变压器 教学要求: 1、了解磁场的基本物理量,磁性材料,磁路的概念; 2、了解变压器的基本结构、工作原理、铭牌数据; 3、掌握变压器的电压、电流和阻抗变换作用。 其它教学环节: 第七章 交流电动机 8 学时 主要内容: 1、三相异步电动机构造及转动原理 2、定子、转子电路 3、异步电动机的机械特性 4、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调速、制动 5、三相异步电动机的铭牌数据及选择 6、单相异步电动机 教学要求: 1、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基本构造、工作原理和铭牌数据及转差率; 2、理解三相交流异步电动机的转矩特性和机械特性,掌握三个重要转矩(额定转矩、起动转矩、 最大转矩); 3、理解三相异步电动机的起动、反转、调速和制动的方法及特点; 4、了解单相异步电动机的工作原理和启动方法。 其它教学环节: 第八章 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 3 +3 学时 主要内容: 1、常用控制电器 2、笼型电动机直接起动及正反转控制线路 4、行程控制、时间控制 教学要求:
掌握常用控制电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直接起动、正反转、顺序控制) 其它教学环节: 1学时习题+3学时实验 实验二名称: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启动与控制 实验内容:1.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换路定律,一 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相量法,单一元件特性,简单单相串并联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功率 的概念和计算,三相对称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三相异步机的转动原理、机械特性、铭牌,常用控制电 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查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电工学》(上册电工技术)秦曾煌主编高等教有出版社 参考书: 1、《电工学学习指导》秦曾煌编2001年高等教有出版社 2、《电工学》唐介主编高等教育出版社
掌握常用控制电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直接起动、正反转、顺序控制)。 其它教学环节: 1 学时习题+3 学时实验 实验二名称:三相交流电动机的启动与控制 实验内容:1. 三相电动机的正反转控制电路 四、教学重点、难点及教学方法 重点和难点:参考方向,基尔霍夫定律,支路电流法,叠加原理,戴维宁定理;换路定律,一 阶电路暂态分析的三要素法;相量法,单一元件特性,简单单相串并联交流电路的分析和计算,功率 的概念和计算,三相对称电路的分析和计算;三相异步机的转动原理、机械特性、铭牌,常用控制电 器,继电接触器控制系统的基本控制电路。 五、考核方式及成绩评定方式:考查 六、教材及参考书目 推荐教材: 《电工学》(上册 电工技术) 秦曾煌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 参考书: 1、《电工学学习指导》 秦曾煌编 2001 年 高等教育出版社 2、《电工学》唐介主编 高等教育出版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