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社会保险制 度 1.劳动保险制度建立:1951年至1956年 2.特征: 国家保障模式;覆盖面窄;项目全;保障水平较高; 运作是企业(单位)保险 3.问题: ※保障水平高于经济支持能力 ※三元结构(城镇国家经济、城镇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 ※企业承担经济和事务双重职能 ※企业办保险不利风险分散
我国:20世纪50年代至80年代的社会保险制 度 1.劳动保险制度建立:1951年至1956年 2.特征: 国家保障模式;覆盖面窄;项目全;保障水平较高; 运作是企业(单位)保险 3.问题: ※保障水平高于经济支持能力 ※三元结构(城镇国家经济、城镇集体经济、 农村集体经济)阻碍劳动力自由流动 ※企业承担经济和事务双重职能 ※企业办保险不利风险分散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的原因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企业要求公平竞争 和轻装竞争 ※人口老龄化问题显现 ※政府对旧制度财政可持续性及三元结构 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险制度的改革的原因 ※ 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企业要求公平竞争 和轻装竞争 ※ 人口老龄化问题显现 ※ 政府对旧制度财政可持续性及三元结构 的认识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思路 改革的总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强调企业和个人责任 强调保障水平与经济的一致性 改革的总方向: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转变 主要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等五项制度 资金主要来源:企业和个人
20世纪80年代以来社会保险制度改革思路 ※ 改革的总原则: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强调企业和个人责任 ——强调保障水平与经济的一致性 ※ 改革的总方向:企业保险向社会保险转变 ※ 主要制度:社会统筹与个人账户相结合的基本 养老社会保险制度等五项制度 ※ 资金主要来源:企业和个人
第二节养老保险 ■概念:国家通过立法,使劳动者在因年老而丧失 劳动能力时,可以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晚年基本 生活需要的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 ■给付条件:被保险人达到规定的年龄;被保险人 缴足一定期间的保险费或服务满一定年限;被保 殓人必须完全退休;给付与服务年限无关,但规 定被保险人必须是永久居民,或本国公民,或在 国内居住满一定期限。一般要求符合两项以上的 条件 2021/9/19 29
2021/9/19 29 第二节 养老保险 ◼ 概念:国家通过立法,使劳动者在因年老而丧失 劳动能力时,可以获得物质帮助以保障晚年基本 生活需要的保险制度。是社会保险制度的核心。 ◼ 给付条件:被保险人达到规定的年龄;被保险人 缴足一定期间的保险费或服务满一定年限;被保 险人必须完全退休;给付与服务年限无关,但规 定被保险人必须是永久居民,或本国公民,或在 国内居住满一定期限。一般要求符合两项以上的 条件
养老保险的形式 ■1退休,是指劳动者年力衰而退出劳动岗位养 老休息时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它是养老保险的 基本形式 ■2离休,是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 到一定年龄后离职休养,这是基于本人的特殊贡 献而产生的我国独有的一种形式 ■3退职,是指劳动者因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但又不符合退休条件而提前退出劳动岗位的休 养
养老保险的形式 ◼ 1.退休,是指劳动者年力衰而退出劳动岗位养 老休息时获得一定的物质帮助.它是养老保险的 基本形式. ◼ 2.离休,是指建国前参加革命工作的老干部达 到一定年龄后离职休养,这是基于本人的特殊贡 献而产生的我国独有的一种形式. ◼ 3.退职,是指劳动者因病残完全丧失劳动能力, 但又不符合退休条件而提前退出劳动岗位的休 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