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选择热力膨胀阀时,主要考 虑下列因素: ①按系统采用的制冷剂 ②要考虑系统的蒸发温度 ③阀前制冷剂过冷度会影响阀后两相 制冷剂的干度 ④冷凝器至阀前的液管肯定有压力降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选择热力膨胀阀时,主要考 虑下列因素: ①按系统采用的制冷剂 ②要考虑系统的蒸发温度 ③阀前制冷剂过冷度会影响阀后两相 制冷剂的干度 ④冷凝器至阀前的液管肯定有压力降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a)内平衡 (b)外平衡 图2-45 热力膨胀阀开启过热度的变化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a)内平衡 (b)外平衡 图2-45 热力膨胀阀开启过热度的变化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表2-1 蒸发温度对膨胀阀容量的影响 蒸发温 度/℃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相对容 量 1.0 0.9 0.8 0.7 5 0.6 6 0.5 7 0.4 9 0.4 1 0.3 9 0.3 8 表2-2 阀前液体过冷对膨胀阀容量的影响 过冷度/℃ 4 8.35 11.1 16.7 22. 2 27. 8 33. 4 相对 容量 R12,R22, R502 1.0 1.14 1.17 1.24 1.3 1 1.3 7 1.4 2 R717 1.0 1.12 1.23 1.39 1.4 8 1.5 1.6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表2-1 蒸发温度对膨胀阀容量的影响 蒸发温 度/℃ 5 0 -5 -10 -15 -20 -25 -30 -35 -40 相对容 量 1.0 0.9 0.8 0.7 5 0.6 6 0.5 7 0.4 9 0.4 1 0.3 9 0.3 8 表2-2 阀前液体过冷对膨胀阀容量的影响 过冷度/℃ 4 8.35 11.1 16.7 22. 2 27. 8 33. 4 相对 容量 R12,R22, R502 1.0 1.14 1.17 1.24 1.3 1 1.3 7 1.4 2 R717 1.0 1.12 1.23 1.39 1.4 8 1.5 1.6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表2-3 冷凝器/储液器与蒸发器 之间的高差引起的静压损失Δp 高差/m 3 6 9 12 15 18 Δp /MPa R12 0.039 0.077 0.116 0.155 0.194 0.232 R22 0.035 0.07 0.106 0.141 0.176 0.211 R502 0.036 0.072 0.107 0.143 0.179 0.215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表2-3 冷凝器/储液器与蒸发器 之间的高差引起的静压损失Δp 高差/m 3 6 9 12 15 18 Δp /MPa R12 0.039 0.077 0.116 0.155 0.194 0.232 R22 0.035 0.07 0.106 0.141 0.176 0.211 R502 0.036 0.072 0.107 0.143 0.179 0.215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工质 冷凝温 度/℃ Δp/MPa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Δt/℃ R12 30 2.6 5.4 8.3 11.5 14.7 18.3 40 2.1 4.4 6.3 9.2 11.8 14.5 50 1.8 3.7 5.6 7.6 9.6 11.7 R22 30 1.6 3.3 5.1 6.9 8.8 10.8 40 1.4 2.8 4.2 5.7 7.2 8.8 50 1.2 2.3 3.5 4.7 6.0 7.2 R502 30 1.5 3.2 4.8 6.5 8.2 10.0 40 1.3 2.6 4.0 5.4 6.8 8.3 50 1.1 2.2 3.4 4.5 5.7 6.9 表2-4 液体侧压力损失为Δp时不产 生气体闪发必须的最小过冷度Δt
制 冷 原 理 与 技 术 工质 冷凝温 度/℃ Δp/MPa 0.05 0.10 0.15 0.20 0.25 0.30 Δt/℃ R12 30 2.6 5.4 8.3 11.5 14.7 18.3 40 2.1 4.4 6.3 9.2 11.8 14.5 50 1.8 3.7 5.6 7.6 9.6 11.7 R22 30 1.6 3.3 5.1 6.9 8.8 10.8 40 1.4 2.8 4.2 5.7 7.2 8.8 50 1.2 2.3 3.5 4.7 6.0 7.2 R502 30 1.5 3.2 4.8 6.5 8.2 10.0 40 1.3 2.6 4.0 5.4 6.8 8.3 50 1.1 2.2 3.4 4.5 5.7 6.9 表2-4 液体侧压力损失为Δp时不产 生气体闪发必须的最小过冷度Δ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