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模拟测试卷(二 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5题,每小题2分,共10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读音正确的一项() A.惦(dian)记国殇( shang)惆怅( chou chang)不辱使命(r) B.羼(chan)水笼(long)统拾掇( shi duo) 咬牙跺(duo)脚 C.哄(hong)笑狡黠(xia) 忌讳(jhui) 目不忍睹 D.干瘪(bian)顷(qing)刻囫囵(hlun) 呵成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A.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集中带到山下 分类处理 B.听说曹文轩要来我校举行签名售书活动,每个人都望眼欲穿 C.大勇在上文化课时表现的无精打采,可一到运动场上他就活力四射,简直像换了个人。 D.一家三口都醒了,吃奶的、喝水的、刷牙的,热热闹闹,各得其所。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更好地获得相应的钙质。 B.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忍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①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唱歌,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②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③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④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的沧桑了么? ⑤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A.③①④②⑤B.①③②④⑤C.③④①⑤②D.①③④②⑤ 5.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A.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具有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 畏的斗争精神的政治家兼诗人一一屈原的形象。 B.“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解说:这句话是个并列复句 C.“夜莺歌唱地如醉如痴,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一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美的声音。” 解说:这一句中破折号使用正确 D.诗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二、名着阅读(本大题共1题,共4分) 6.依据下面提供的有关名著信息,完成后面的问题。 信息一:“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 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说道
综合模拟测试卷(二) 一、积累与运用(本大题共 5 题,每小题 2 分,共 10 分) 1.请选出下列加点词读音正确的一项( ) A. 惦.(diàn)记 国殇.(shāng) 惆怅..(chóu chàng) 不辱.使命(rǔ) B. 羼.(chàn)水 笼.(lóng)统 拾掇..(shí duo) 咬牙跺.(duò)脚 C. 哄.(hǒng)笑 狡黠.(xiá) 忌讳..(jì huì) 目不忍睹.(dǔ) D. 干瘪.(biǎn) 顷.(qǐng)刻 囫囵..(hú lún) 一气呵.成(hē) 2.请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成语运用不正确的一项( ) A. 这些“环保老人”利用晨练的机会,将游客丢弃在景点的垃圾信手拈来 ....,集中带到山下, 分类处理。 B. 听说曹文轩要来我校举行签名售书活动,每个人都望眼欲穿 ....。 C. 大勇在上文化课时表现的无精打采 ....,可一到运动场上他就活力四射,简直像换了个人。 D. 一家三口都醒了,吃奶的、喝水的、刷牙的,热热闹闹,各得其所 ....。 3.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钙质可从食物中摄取,只有人们注重食物的合理搭配,就能更好地获得相应的钙质。 B.美国军舰擅自闯入中国海域,我方对其识别查证,并予以警告驱离。 C.为了提高传统优秀文化特色,学校举办了“寻找家乡名人名画”的活动。 D.性格懦弱的李娟的母亲,面对突如其来的家庭变故,表现出了异常的坚忍。 4.下列句子排序,最恰当的一项是( ) ①鸟儿们用一百种声调在唱歌,仙乐飘飘,回荡在峰峦间,流淌在涧谷间。 ②那么,除了敞开自己的心灵,还要做些什么呢? ③到山上来,且闭起眼睛,不要再浏览风景,好好地听一听鸟叫吧! ④你不是从这美妙的清音中,已经听到自然的消息和人世的的沧桑了么? ⑤还要做些什么呢?我想做一只鸟,在山中。 A.③①④②⑤ B.①③②④⑤ C.③④①⑤② D.①③④②⑤ 5. 请选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 ) A.郭沫若的浪漫主义历史剧《屈原》塑造了我国一个伟大的、具有爱国爱民思想和英勇无 畏的斗争精神的政治家兼诗人——屈原的形象。 B.“单丝不成线,独木不成林。”解说:这句话是个并列复句。 C.“夜莺歌唱地如醉如痴,它要压倒雷声,唱亮昏暗——我从来没有听过这样美的声音。” 解说:这一句中破折号使用正确。 D.诗句“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运用的是对偶的修辞手法。 二、名著阅读(本大题共 1 题,共 4 分) 6. 依据下面提供的有关名著信息,完成后面的问题。 信息一:“你以为,因为我贫穷、低微、不美、矮小,我就没有灵魂,没有心吗?你想 错了!我的灵魂跟你一样……因为我们是平等的。”简•爱说道
信息二: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 反抗。 信息三:在与罗切斯特结婚时,简·爱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还活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她强忍悲痛,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信息四:在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毅然回到罗 切斯特身边。 (1)简爱这一艺术形象出自世界名著《简·爱》,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 (2)根据提供的四则信息概括出简·爱身上令人赞美的精神品质。(3分) 三、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1题,每空1分,共10分) 7.(1)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3) ,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4)饿死真吾志 (文天祥《南安军》) (5)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顾亭有怀》) (8)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 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共33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8-10题。(共9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感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 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分) (1)走送之( (2)卒获有所闻( (3)因忘其猪而听经( (4)见而欲笞之(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信息二:简•爱从小父母双亡,寄养在舅妈家,面对舅妈的嫌弃、表哥的欺侮,她奋起 反抗。 信息三:在与罗切斯特结婚时,简•爱得知罗切斯特的疯妻还活在人间,为了维护自己 的人格尊严,她强忍悲痛,毅然离开了桑菲尔德庄园。 信息四:在桑菲尔德庄园被大火烧毁,罗切斯特身体残疾的情况下,简•爱毅然回到罗 切斯特身边。 (1)简•爱这一艺术形象出自世界名著《简•爱》,作者是十九世纪英国著名女作 家 。(1 分) (2)根据提供的四则信息概括出简•爱身上令人赞美的精神品质。(3 分) 三、古诗文默写(本大题共 1 题,每空 1 分,共 10 分) 7. (1)眼见的吹翻了这家,吹伤了那家, !(王磐《朝天子•咏喇叭》) (2)只见草萧疏,水萦纡。 。(张养浩《山坡羊•骊山怀古》) (3) ,灵旗空际看。(夏完淳《别云间》) (4)饿死真吾志, 。(文天祥《南安军》) (5) ,宫阙万间都做了土。(张养浩《山坡羊•潼关怀古》) (6)人生自古谁无死, 。(文天祥《过零丁洋》) (7) ?曹刘。生子当如孙仲谋。(辛弃疾《南乡子•登京口北顾亭有怀》) (8)散入珠帘湿罗幕,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9)《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中由外在形象渗透到主人公的内心世界,刻画了一 位落魄英雄的典型形象: , 。 四、阅读理解(本大题共 33 分) (一)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8-10 题。(共 9 分) 【甲】余幼时即嗜学。家贫,无从致书以观,每假借于藏书之家,手自笔录,计日以还。 天大寒,砚冰坚,手指不可屈伸,弗之怠。录毕,走送之,不敢稍逾约。以是人多以书假余, 余因得遍观群书。既加冠,益慕圣贤之道,又患无硕师名人与游,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 经叩问。先达德隆望尊,门人弟子填其室,未尝稍降辞色。余立侍左右,援疑质理,俯身倾 耳以请;或遇其叱咄,色愈恭,礼愈至,不敢出一言以复;俟其欣悦,则又请焉。故余虽愚, 卒获有所闻。 (节选自《送东阳马生序》) 【乙】承宫①,琅邪②姑幕人。少孤,年八岁,为人牧猪。乡里徐子盛明《春秋》经, 授诸生数百人。宫过其庐下,见诸生讲诵,好之,因忘其猪而听经。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见而欲笞之。门下生③共禁,乃止,因留宫门下。樵薪④执苦⑤,数十年间,遂通其经。 (据《后汉书》改写) 【注释】①承宫:东汉人。②琅邪:古郡名,在今山东境内。③门下生:指学舍里的学 生。④樵薪:砍柴。⑤执苦:干苦活。 8.解释加点字的意思。(2 分) (1)走.送之( ) (2)卒.获有所闻( ) (3)因.忘其猪而听经( ) (4)见而欲笞.之( ) 9.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4 分) (1)尝趋百里外从乡之先达执经叩问。 (2)猪主怪其不还,行求索
10.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结合实际谈谈(3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11-13题。(9分) 熬夜为何伤身 庄荣生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传统的作息习惯,但随着生活多元化,“夜猫子”一族却 越来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生命时报》联合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人有晚睡 的习惯,近七成的人因此出现健康问题。 ②熬夜为何伤身?人体内好像有一个钟表,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 同的周期性节律。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理节律”的现象。20世纪初,德 国内科医生弗里斯和奧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病人的病症、情感以 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23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28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揭开 了其中的人体生命节律的奧秘。20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 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③所有生命都受到生物钟的影响。日夜交替周期影响着你的唤醒水平、新陈代谢、心率、 体温、激素水平等身体指标。各项生理活动大部分是在白天,通常是下午达到顶点,而 在夜晚睡觉的时候降至谷底。夜晩是我们的身体进行自我修复的时间,各种生理指标都处于 较低的水平,适宜安睡。 ④因而,长期熬夜就倒了时差,破坏了人体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如果环境突然发生 剧烈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理节律。比如,长途旅行会让我们感觉疲劳、嗜睡。而坐飞机 跨时区旅行则会让我们感受到时差的痛苦反应。当你的身体告诉你现在是凌晨5点,但是当 地时间却是上午10点的工作时间,身体就很容易出现不适的反应,也就是我们说的时差。 ⑤其实,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稳定的生物钟具有各种作用。比如你每天都是早上六点 起床,有一天你忘记了定闹钟,但是到了六点你还是会自动酲来。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 到了这个时间,你就会自动想起这件事来,这就是生物钟的作用。此外,生物钟还可有助于 你在某一时间段维持某种工作或休息的状态,以及禁止你做某些事情等。因此,作息时间規 律有助于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⑥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 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 的发生。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 精神上感到不舒适。比如,人体的体温在24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4时最低,18时最 高,但相差在1C以内。体温的异常升高或降低,以及长期失眠是身体出现某些疾病的征兆。 ⑦生物钟是把双刃剑。人们需要反省自身具有怎样的生物钟现象,顺应自己的生理节律, 发挥生物钟的有利作用。 11.第①自然段引入《生命时报》联合调查有什么作用?(3分) 12.请用短语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稳定的生物钟”所具有的几项功能。(2分) 13.以下是小明同学对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中“好像”一词作用的理解,请指出他的错误 之处,并做出正确的分析。(4分) 小明的理解:句中“好像”一词说明人体存在周期性节律还不确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10.甲乙两文都说明了什么道理? 结合实际谈谈(3 分) (二)阅读下面的选文,完成 11—13 题。(9 分) 熬夜为何伤身 庄荣生 ①“日出而作,日落而息”是传统的作息习惯,但随着生活多元化,“夜猫子”一族却 越来越多,熬夜成了不少人的生活常态。《生命时报》联合调查显示,超过八成的人有晚睡 的习惯,近七成的人因此出现健康问题。 ②熬夜为何伤身?人体内好像有一个钟表,人体随时间节律有时、日、周、月、年等不 同的周期性节律。科学家很早就注意到了生物体具有“生理节律”的现象。20 世纪初,德 国内科医生弗里斯和奥地利心理学家斯瓦波达通过长期临床观察,发现病人的病症、情感以 及行为的起伏中,存在着一个以 23 天为周期的体力盛衰和以 28 天为周期的情绪波动,揭开 了其中的人体生命节律的奥秘。20 世纪中叶,生物学家又根据生物体存在周期性循环节律 活动的事实,创造了“生物钟”一词。 ③所有生命都受到生物钟的影响。日夜交替周期影响着你的唤醒水平、新陈代谢、心率、 体温、激素水平等身体指标。各项生理活动大部分是在白天,通常是下午达到顶点,而 在夜晚睡觉的时候降至谷底。夜晚是我们的身体进行自我修复的时间,各种生理指标都处于 较低的水平,适宜安睡。 ④因而,长期熬夜就倒了时差,破坏了人体生物钟,影响身体健康。如果环境突然发生 剧烈的变化,会影响我们的生理节律。比如,长途旅行会让我们感觉疲劳、嗜睡。而坐飞机 跨时区旅行则会让我们感受到时差的痛苦反应。当你的身体告诉你现在是凌晨 5 点,但是当 地时间却是上午 10 点的工作时间,身体就很容易出现不适的反应,也就是我们说的时差。 ⑤其实,在正常的生活环境中,稳定的生物钟 ......具有各种作用。比如你每天都是早上六点 起床,有一天你忘记了定闹钟,但是到了六点你还是会自动醒来。在一定的时间必须做某事, 到了这个时间,你就会自动想起这件事来,这就是生物钟的作用。此外,生物钟还可有助于 你在某一时间段维持某种工作或休息的状态,以及禁止你做某些事情等。因此,作息时间规 律有助于长期保持良好的工作状态。 ⑥许多学者的研究指出,按照人的心理、智力和体力活动的生物节律来安排一天、一周、 一月、一年的作息制度,能提高工作效率和学习成绩,减轻疲劳,预防疾病,防止意外事故 的发生。反之,假如突然不按体内的生物钟的节律安排作息,人就会在身体上感到疲劳,在 精神上感到不舒适。比如,人体的体温在 24 小时内并不完全一样,早上 4 时最低,18 时最 高,但相差在 1℃以内。体温的异常升高或降低,以及长期失眠是身体出现某些疾病的征兆。 ⑦生物钟是把双刃剑。人们需要反省自身具有怎样的生物钟现象,顺应自己的生理节律, 发挥生物钟的有利作用。 11.第①自然段引入《生命时报》联合调查有什么作用?(3 分) 12.请用短语概括文章第⑤自然段中“稳定的生物钟”所具有的几项功能。(2 分) 13.以下是小明同学对文章第②自然段画线句中“好像”一词作用的理解,请指出他的错误 之处,并做出正确的分析。(4 分) 小明的理解:句中“好像”一词说明人体存在周期性节律还不确切,体现了说明文语言
的准确性。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14—17题。(15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天蓝色的封面要 多好看有多好看。可是,它寂寞地呆在桌上,似乎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 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 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来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灰尘把书的封面变成了灰灰的色彩。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 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 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 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却一 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人。我按捺住狂 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 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夭而降:“你想干嘛?”我 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 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沙滩裙在办 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我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 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 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①次日,我把书拿出,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 的味道。 ⑩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仿佛走进了老时 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莱,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③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出版社只给了我50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 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⑥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 她和我的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 了什么。那本曾被她垫过杯子扫过灰尘的书,似乎从来都不曾出现过。 ⑩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 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 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⑦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 书?”微友拋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⑩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的准确性。 (三)阅读下面选文,完成 14——17 题。(15 分) 想偷一本书 王秋珍 ①我想偷一本书已经很久了。 ②它就放在我们办公室一位同事的桌上。每天,我都能看见它。那天蓝色的封面要 多好看有多好看。可是,它寂 寞地呆在桌上,似乎从来没人去翻一翻。 ③有一次,我看见同事拿起了它。我正暗暗为它高兴,却分明看见我的这位漂亮的 女同事,只是用书扫了扫椅子上的灰尘。别的同事走过来走过去,总是低着头忙忙碌碌。 那个叫手机的玩意成了大家的最爱。谁会来留意一本书呢? ④慢慢的,我看见灰尘把书的封面变成了灰灰的色彩。我还看见有好几次,漂亮的 女同事把刚盛了水的杯子搁在它的上面。书的封面留下了一个圆圈,还带着褶皱,好像 一个可怜的孩子歪着嘴巴在哭泣。 ⑤我只想把它偷回家。 ⑥可是,一想到偷,我的心就像要跳出胸膛。从小,爸爸就教育我,别人的东西不 能拿,偷大偷小都是贼。因此,我一天天地看着它,看着办公室来来往往的同事,却一 直不敢给自己创造一个机会。 ⑦可机会还是来了。 ⑧那天,我打了一段文字抬起头,蓦然发现办公室里居然只有我一人。我按捺住狂 跳的心,悄然起身,来到漂亮女同事的桌前。(A)我感觉有目光像舞台上的追光灯一 样向我聚拢过来,我低下头试图躲开它。突然,一个声音从天而降:“你想干嘛?”我 的身子斜了斜,差点跌倒。我刚想回答,却听见那人继续在说:“好啦好啦,就你会耍 贫嘴。我很忙,没空和你扯东扯西的。”说话间,我看见漂亮女同事飘逸的沙滩裙在 办 公室里舞动了几步,倏地飘出去了。 ⑨我,终于把书偷到了手。我感觉脸上有无数只蚂蚁在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 文明的我居然会和“偷”这么不文雅的字站在一起。 ⑩回家后,我拿出软毛巾轻轻地擦拭封面, 又拿出吹风机吹那个固执的圆圈。最 后,我把书的封底朝上,放在桌上,再压上了一条厚重的红木小方凳。 ○11次日,我把书拿出,它又变成了端正的模样。(B)我的心里,涌上了酸酸甜甜 的味道。 ○12 我洗净双手,拿出偷来的书一页一页地翻起来。看着它们,我 仿佛走进了老时 光。我看到了自己在养花种菜,在夕阳下徜徉,在厨房的油烟里战斗…… ○13 是的,这是我写的书。每一个字,都像芬芳的花,让我驻足,流连。 ○14 出版社只给了我 50 本样书。我舍不得卖,只想把书送给爱书的人。当初,漂亮 女同事听说我出书了,就第一时间向我祝贺并要书。没想到,她要的只是一份客套。 ○15 是的,只是一份客套。漂亮女同事一直把书放在桌上,从来不曾翻上一篇。如今, 她和我的同事们一样,一有空就刷微信看网络碎片聊明星八卦,根本没有注意到桌上少 了什么。那本曾被她垫过杯子扫过灰尘的书,似乎从来都不曾出现 过。 ○16 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绪让 我彻夜难眠。这个忙碌的时代,真的没人会停下来好好地看书了吗?当初,我壮着胆子 把书偷回来,只是想给书找一个懂它的人啊。 ○17 某天,我终于点开一位微友问道:“你说大家喜欢读什么书啊?”“什么? 书?”微友抛出两个问号,继续道,“谁还看书啊?” ○18 我仿佛听见了她在手机前的笑声
14.“我”为什么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分) 15.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4分) (1)(A)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2)(B)句中“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16.笫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分) 17.第16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 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分) 18.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4分) 五、本大题共1题,共43分(写作40分,书写3分)。 19、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初中生活马上要结束了,细细回望这三年一千多个日子,你一定有许多感慨和思考,如 果用一至三个关键词来总结你的初中生活,你将选用哪些(个)词? 请以“我的初中生活关键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超过四个关键词。(2)思想健康,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3)除诗 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600个字。不得抄袭。(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综合模拟测试卷(六)
14.“我”为什么偷漂亮女同事的书?(2 分) 15.联系上下文,回答下列问题。 (4 分) (1)(A)句运用了什么修辞?有什么表达效果? (2)(B)句中“酸酸甜甜"一词写出了“我”怎样的心理? 16.笫⑩段运用了哪种表达方式?有什么作用?(3 分) 17.第 16 段说“我的心里蓦地跳出了一条鱼,在夏日的岸上左冲右突地扑棱。这份不安的心 绪让我彻夜难眠”,“我”为什么会感到不安?(2 分) 18.这篇小说反映了怎样的社会现象?你怎么看这种现象?(4 分) 五、本大题共 1 题,共 43 分(写作 40 分,书写 3 分)。 19、根据下面的题目和要求写一篇文章。 初中生活马上要结束了,细细回望这三年一千多个日子,你一定有许多感慨和思考,如 果用一至三个关键词来总结你的初中生活,你将选用哪些(个)词? 请以“我的初中生活关键词”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1)不超过四个关键词。(2)思想健康,内容具体充实,有真情实感。(3)除诗 歌外,文体不限。不少于 600 个字。不得抄袭。(4)文中不能出现真实的地名、校名和人名。 综合模拟测试卷(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