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纲编号:S070600X002 高等大气动力学 Advanced Atmospheric Dynamics 课程编号:S070600XJ002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动力气象学、数学物理方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等大气动力学》是大学本科阶段教育《动力气象学》以及《大气动力学的进一步深入 除了继续加强流体 学和大气动力学的 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外 最重要的是引入了在大气动力学方面重要的新进展,这些新进展包括重要的大气现象的揭示和发 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对最新研究进展的介绍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一方面掌握扎实的基木理论和方法,另外 一个方面对大气动力学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为科研做好必要的准备。通过课程的学 习,希望引导学生实现对基本的大气动力学理论的升级,从而更好的走向科研之路。本课程适合 于气象系和大气科学的研究生。 内容提要: 第一本 大尺度动力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基本波动和基本性质 第三章 位祸守恒理论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应用 第四章 大气准定常行星波动力学 第五意 大气遥相关及波动的球面传播 第 EP通量和波流相互作用 第七章 平流层动力学1平流层基本动力过程 第八章 平流层动力学2OB0及其动力理论 第九章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及其机理 第十章 大气扰动的稳定性理论 大气个别扰动的演变特征 第十二章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应用 第十三章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应用2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曾庆存,《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 2.李崇银,刘式适,陈嘉滨,《动力气象学导论》,气象出版社,北京,2005。 3.Pedlosky J.Geographysical fluid dynamics.New York:Springer,1987. 6
6 大纲编号:S070600XJ002 高等大气动力学 Advanced Atmospheric Dynamics 课程编号:S070600XJ002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大学数学、大学物理、动力气象学、数学物理方程 教学目的和要求: 《高等大气动力学》是大学本科阶段教育《动力气象学》以及《大气动力学》的进一步深入, 除了继续加强流体动力学和大气动力学的基本概念、基本理论、基本原则和基本方法的学习外, 最重要的是引入了在大气动力学方面重要的新进展,这些新进展包括重要的大气现象的揭示和发 现、理论的发展和创新。 通过对最新研究进展的介绍和讲解,从而使得学生一方面掌握扎实的基本理论和方法,另外 一个方面对大气动力学进行较为全面而深入的了解,从而为科研做好必要的准备。通过课程的学 习,希望引导学生实现对基本的大气动力学理论的升级,从而更好的走向科研之路。本课程适合 于气象系和大气科学的研究生。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大尺度动力学发展概况 第二章 大气运动的基本方程组、基本波动和基本性质 第三章 位涡守恒理论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应用 第四章 大气准定常行星波动力学 第五章 大气遥相关及波动的球面传播 第六章 EP 通量和波流相互作用 第七章 平流层动力学 1 平流层基本动力过程 第八章 平流层动力学 2 QBO 及其动力理论 第九章 热带大气低频振荡及其机理 第十章 大气扰动的稳定性理论 第十一章 大气个别扰动的演变特征 第十二章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应用 1 第十三章 非线性动力学及其在大气环流中的应用 2 教材及主要参考书: 1. 曾庆存,《数值天气预报的数学物理基础》(第一卷),科学出版社,北京,1979。 2. 李崇银,刘式适,陈嘉滨,《动力气象学导论》,气象出版社,北京,2005。 3. Pedlosky J. Geographysical fluid dynamics. New York: Springer, 1987
4.Gill A.E.Atmosphere-ocean dynamics.New York:Academic Press.1982 5.Vallis G.K.Aimospheric and oceanic fluid dynamics fundamentals and large-scal circulation.Cambridge: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2006 撰写人:黄荣辉、陈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修改人:黄荣辉、陈文、魏科、王林(大气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8年11月
7 4. Gill A. E. Atmosphere-ocean dynamics. New York: Academic Press, 1982. 5. Vallis G. K. Atmospheric and oceanic fluid dynamics: fundamentals and large-scale circulation. Cambridge: Cambridge University Press, 2006. 撰写人:黄荣辉、陈文(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修改人:黄荣辉、陈文、魏科、王林(大气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08 年 11 月
大纲编号:S070600XJ003 计算地球流体力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课程编号:S070600XJ003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动力气象学或数值天气预报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大气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可作为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的选修课。 课程主要介绍大气海洋问题数值模拟 (预报)所用计算方法 本情况, 及重点介绍 类有 限差分法(简称能量守恒差分法),突出介绍差分格式的稳定性、省时性和准确性等问题。 内容提要: 第一章引言 简要介绍大气海洋模式求解中常用的几类计算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及构造总能量守恒型 格式的重要性、必要性。 第二章数值天气预报的历史回顾 简要介绍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演变历史及预报技巧。 第三章方程的连续形式 荷要介绍控制大气演变的方程组及几种主要的水平坐标和垂直坐标。 第四章运动方程的数值离散化 简要介绍有限差分法及与大气运动方程相对应的差分方程组。 第五章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简介 简要介绍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的特征和例子。 第六章方程的微分形式及其能量守恒性 重点介绍一维、二维平流方程及其能量守恒性,并对三维方程组作简要介绍。 第七章差分方程及其平方守恒性 重点介绍一维、二维平流方程和涡度方程在A网格下的差分格式及其能量守恒性。 第八章分析差分格式计算稳定性的福氏法 介绍分析线性差分方程的Von Neumann方法及其实例。 第九章分析差分格式计算稳定性的范数法 重点介绍带非负算子的算子方程的计算稳定性问题及相应定义、定理,并以平流扩散方 程为例作进一步论证说明。 第十章差分格式的省时性 介绍几种节省机时的差分格式及其省时技巧。 第十一章平滑与过滤、耗散格式 介绍克服计算紊乱和计算不稳定的平滑技术和过滤技术,并以耗散格式为例子作进一步 论证说明。 8
8 大纲编号:S070600XJ003 计算地球流体力学概论 Introduction to Computational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课程编号:S070600XJ003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动力气象学或数值天气预报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大气科学专业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可作为海洋科学、环境科学的选修课。本 课程主要介绍大气海洋问题数值模拟(预报)所用计算方法的一些基本情况,及重点介绍一类有 限差分法(简称能量守恒差分法),突出介绍差分格式的稳定性、省时性和准确性等问题。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引言 简要介绍大气海洋模式求解中常用的几类计算方法的主要优缺点,及构造总能量守恒型 格式的重要性、必要性。 第二章 数值天气预报的历史回顾 简要介绍数值天气预报的发展演变历史及预报技巧。 第三章 方程的连续形式 简要介绍控制大气演变的方程组及几种主要的水平坐标和垂直坐标。 第四章 运动方程的数值离散化 简要介绍有限差分法及与大气运动方程相对应的差分方程组。 第五章 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简介 简要介绍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的特征和例子。 第六章 方程的微分形式及其能量守恒性 重点介绍一维、二维平流方程及其能量守恒性,并对三维方程组作简要介绍。 第七章 差分方程及其平方守恒性 重点介绍一维、二维平流方程和涡度方程在 A 网格下的差分格式及其能量守恒性。 第八章 分析差分格式计算稳定性的福氏法 介绍分析线性差分方程的 Von Neumann 方法及其实例。 第九章 分析差分格式计算稳定性的范数法 重点介绍带非负算子的算子方程的计算稳定性问题及相应定义、定理,并以平流扩散方 程为例作进一步论证说明。 第十章 差分格式的省时性 介绍几种节省机时的差分格式及其省时技巧。 第十一章 平滑与过滤、耗散格式 介绍克服计算紊乱和计算不稳定的平滑技术和过滤技术,并以耗散格式为例子作进一步 论证说明
说明:除讲解以上内容外,还有几次课外作业,学期末还有总复习一次,考试一次。 教材: 季仲贞编:计算地球流体力学讲义。 主要参考书: 1.王斌、季仲贞著,《大气科学中的数值新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6。 2.廖洞贤等,《数值预报原理和应用》,气象出版社,1986。 撰写人:王斌、季仲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年06月
9 说明:除讲解以上内容外,还有几次课外作业,学期末还有总复习一次,考试一次。 教材: 季仲贞编:计算地球流体力学讲义。 主要参考书: 1. 王斌、季仲贞著,《大气科学中的数值新方法及其应用》,科学出版社,2006。 2. 廖洞贤等,《数值预报原理和应用》,气象出版社,1986。 撰写人:王斌、季仲贞(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撰写日期:2010 年 06 月
大纲编号:B070600X004 计算地球流体力学 Computational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课程编号:B070600XJ004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大气动力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大气科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可作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力 学、化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选修课 让学生掌握计算地球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为从事大气、海洋等低速流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 (包括数值天气预报,气候数值模拟,海流数值模拟等)及科研作必要准备。要求学生能领会基 本概念,掌捉分析研究各类计算地球流体力学问题基本方法。 内容提要: 第一章序论 中尺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中尺度系统的天气学和动力学定义:中尺度天气动力学的 进展: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计算 定性分析方》 范数法(能量法),福氏法(Von Neumann方法),若干具体例子,耗散格式。 第三章计算紊乱和寄生波(Gibbs现象) 一些实例,色散效应,能量关系,平滑与过滤。 第四章 不等距差分、伪折射、伪反射 不等距差分中存在的问题,构造不等距差分的几种方法,用简单模式分析伪反射的机 理,若干数值计算结果。 第五章隐式和半隐式的差分 显式和隐式格式的对比,半隐式格式,迭代法和追赶法。 第大章经济差分格式 什么是经济格式,Shuman格式,Mesinger格式,China格式。 第七章 分解算法 两个辅助定理,稳定性化法,预估一修正法,按分量分裂法。 第八章非线性计算不稳定问题 问题的重要性,非线性不稳定与混淆误差,非线性不稳定与初值,LaD-og型全离散 平流格式,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的例子,非线性不稳定的分析方法, 产生计不稳定的机理 时论, 克服计算 稳 定的措施 第九章网格对频散的影响 水平网格类型,一维问题分析,二维问题分析。 第十章量守恒型差分格式 10
10 大纲编号:B070600XJ004 计算地球流体力学 Computational Geophysical Fluid Dynamics 课程编号:B070600XJ004 课程属性:学科基础课 学时/学分:40/2 预修课程:高等数学、微分方程数值解、大气动力学 教学目的和要求: 本课程是大气科学专业博士、硕士研究生的学科基础课,同时可作海洋科学、环境科学、力 学、化学和应用数学专业研究生选修课。 让学生掌握计算地球流体力学的基础知识,为从事大气、海洋等低速流问题的数值模拟计算 (包括数值天气预报,气候数值模拟,海流数值模拟等)及科研作必要准备。要求学生能领会基 本概念,掌握分析研究各类计算地球流体力学问题基本方法。 内容提要: 第一章 序论 中尺度动力学的研究对象;中尺度系统的天气学和动力学定义;中尺度天气动力学的 进展;本课程讲授的主要内容。 第二章 计算稳定性分析方法 范数法(能量法),福氏法(Von Neumann 方法),若干具体例子, 耗散格式。 第三章 计算紊乱和寄生波(Gibbs 现象) 一些实例,色散效应,能量关系,平滑与过滤。 第四章 不等距差分、伪折射、伪反射 不等距差分中存在的问题,构造不等距差分的几种方法,用简单模式分析伪反射的机 理,若干数值计算结果。 第五章 隐式和半隐式的差分 显式和隐式格式的对比,半隐式格式,迭代法和追赶法。 第六章 经济差分格式 什么是经济格式,Shuman 格式,Mesinger 格式,China 格式。 第七章 分解算法 两个辅助定理,稳定性化法,预估一修正法,按分量分裂法。 第八章 非线性计算不稳定问题 问题的重要性,非线性不稳定与混淆误差,非线性不稳定与初值,Leap-frog 型全离散 平流格式,非线性计算不稳定的例子,非线性不稳定的分析方法,产生计算不稳定的机理 讨论,克服计算不稳定的措施。 第九章 网格对频散的影响 水平网格类型,一维问题分析,二维问题分析。 第十章 量守恒型差分格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