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信息理 22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宋害础 了数据库技术 口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 第 R R 2 学生关系框架: 学号姓名年龄性别 二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R 课程关系框架: 课程号课程名学时数 R 学习关系框架: 5 S8 学号课程号分数 a)网络模型 (b)层次模型 (c)关系模型 2-12
工 程 信 息 管 理 第 二 章 工 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开 发 2.2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 2-12 数据库技术 ❑ 数据模型 数据模型是对客观事物及其联系的数据化描述。 S1 S2 S6 S3 S4 S5 S7 S8 S9 (b)层次模型 R1 R2 R3 R4 (a)网络模型 (c)关系模型 学号 姓名 年龄 性别 课程号 课程名 学时数 学号 课程号 分数 学生关系框架: 课程关系框架: 学习关系框架:
工程信息理 22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宋害础 计算机网络 口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传输介质(有线传输,如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纤等。 无线传输,如卫星通信和地面徽波通信) 第 2.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 3.协议(网卡、网络操作系统) 二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4.网络连接设备 (1)中继器 (2)网络互联设备:网桥、路由器、交换机 (3)接入设备:接入到 Internet所使用的设备,如 Modem、 ADSL Modem等。 5.网络用户(用户帐户、用户组、网络管理员) 2-13
工 程 信 息 管 理 第 二 章 工 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开 发 2.2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 2-13 计算机网络 ❑ 计算机网络的组成 1. 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如双绞线电缆、同轴电缆、光纤等。 无线传输,如卫星通信和地面微波通信) 2. 计算机(服务器、工作站) 3.协议(网卡、网络操作系统) 4.网络连接设备 (1)中继器 (2)网络互联设备:网桥、路由器、交换机 (3)接入设备:接入到Internet所使用的设备,如Modem、 ADSL Modem等。 5.网络用户(用户帐户、用户组、网络管理员)
工程信息理 22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宋害础 计算机网络 口计算机网络的控制 (1)中央控制 第 中央控制是一台中央计算机和各个终端相连。终端没有存储 器和处理器,仅仅为计算机提供输入和显示数据的功能,设备的 控制由与终端相连的计算机完成。 二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2)分布式处理 分布式处理也称分布式微数据处理,数据在一个地点和另一个地 点之间的通信时,计算机的处理器在各自的接收地使用数据运行 程序。 (3)客户机/服务器处理 客户机是接收数据并完成部分计算处理的计算机,客户机通 常是一台微机。服务器也是一台计算机,它提供数据和网络的控 制功能。 2-14
工 程 信 息 管 理 第 二 章 工 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开 发 2.2 工程管理信息系统开发的技术基础 2-14 计算机网络 (1)中央控制 中央控制是一台中央计算机和各个终端相连。终端没有存储 器和处理器,仅仅为计算机提供输入和显示数据的功能,设备的 控制由与终端相连的计算机完成。 (2)分布式处理 分布式处理也称分布式数据处理,数据在一个地点和另一个地 点之间的通信时,计算机的处理器在各自的接收地使用数据运行 程序。 (3)客户机/服务器处理 客户机是接收数据并完成部分计算处理的计算机,客户机通 常是一台微机。服务器也是一台计算机,它提供数据和网络的控 制功能。 ❑ 计算机网络的控制
工程信息理 23管理倍息系统的发8 系统开发方法的演变 口70年代 开发方法: 开发环境: 系统需求 著名的“瀑布模型 第 第三代语言( COBOL)用于编程 软件需求 ●己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数据管理 联机处理和批处理混合使用 初步设计 二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主要针对主干机开发 详细设计 只由专业程序员进行程序开发 ●利用标准符号来说明过程 编程调试 瀑布模型 ●用户只在定义需求阶段和安装阶段说明需求 测试运行 介入开发 设计、实现 ●企图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和自和测试要不 运行维护 断循环进行 动化的项目管理 2-15
工 程 信 息 管 理 第 二 章 工 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开 发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15 系统开发方法的演变 ❑ 70年代 开发环境: 第三代语言(COBOL)用于编程 已有数据库管理系统用于数据管理 联机处理和批处理混合使用 主要针对主干机开发 只由专业程序员进行程序开发 利用标准符号来说明过程 用户只在定义需求阶段和安装阶段 介入开发 企图用结构化的程序设计方法和自 动化的项目管理 开发方法: 系统需求 软件需求 初步设计 详细设计 编程调试 测试运行 运行维护 著名的“瀑布模型” “瀑布模型” 说明需求、 设计、实现 和测试要不 断循环进行
工程信息理 23管理倍息系统的发8 系统开发方法的演变 口80年代初 开发环境遝渐成熟,出现了面向问题的第四代语言(4GL), 第 也产生了另一种开发方法,即原型法( prototyping)。 生命周期法是在开发前,完全定义好卿求,然后经过 二章工程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 分析、设计、编程和实施,一次全面的完成目标。 (是单次的) 原型法是在未定义好全局前,先抓住局部设计奥现。 然后不断修改,达到全面满足要求。(多重循环的) 选行原型法开发要歌语言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 2-16
工 程 信 息 管 理 第 二 章 工 程 管 理 信 息 系 统 的 开 发 2.3 管理信息系统的开发方法 2-16 系统开发方法的演变 ❑ 80年代初 开发环境逐渐成熟,出现了面向问题的第四代语言(4GL), 也产生了另一种开发方法,即原型法(prototyping)。 生命周期法是在开发前,完全定义好需求,然后经过 分析、设计、编程和实施,一次全面的完成目标。 (是单次的) 原型法是在未定义好全局前,先抓住局部设计实现, 然后不断修改,达到全面满足要求。(多重循环的) 进行原型法开发要求语言具有很强的交互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