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计学》教学建议 教学目的: 1、系统地学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运用统计 参与管理的思维方式: 2、使学生学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探索统计数据变动规律性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4、为进行经济管理和从事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有关 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5、能够借助适当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的录入、整理和显示、计算、分析, 课时安排 本科 本科 教学内容 学习要点 统计学 非统计学 专业 专业 第1章统计 (1)了解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5 5 学绪论 (2)理解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研 究方法 (3)掌握统计学中常用的几对基本概念 第2章统计 (1)了解统计数据收集的概念和方法、各种调查组织方式的 > 数据的收集、整 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理与显示 (2)掌握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特征与类型 (3)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技巧 (4)掌握统计分组的意义和方法 (5)掌握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6)熟悉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结构与绘制方法 第3章统计 (1)掌握各种平均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方法 数据分布特征 (2)掌握各种变异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方法 的描述 (3)掌握各种偏度和峰度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方法 12
12 《统计学》教学建议 教学目的: 1、系统地掌握统计学的基本理论、基础方法和基本技能,培养学生逐步养成运用统计 参与管理的思维方式; 2、使学生掌握各种统计方法的不同特点、应用条件及适用场合; 3、培养学生运用统计理论和方法探索统计数据变动规律性的能力、以及分析和解决实 际问题的能力; 4、为进行经济管理和从事社会经济问题研究提供数量分析的方法;为进一步学习有关 专业课程打好基础; 5、能够借助适当的统计软件进行统计数据的录入、整理和显示、计算、分析。 课时安排 教学内容 学习要点 本科 统计学 专业 本科 非统计学 专业 第 1 章 统计 学绪论 (1)了解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2)理解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统计工作过程、统计研 究方法 (3)掌握统计学中常用的几对基本概念 5 5 第 2 章 统计 数据的收集、 整 理与显示 (1)了解统计数据收集的概念和方法、各种调查组织方式的 特点及其应用场合 (2)掌握统计数据的计量尺度、特征与类型 (3)掌握统计调查方案设计的技巧 (4)掌握统计分组的意义和方法 (5)掌握变量数列的编制方法 (6)熟悉统计表和统计图的结构与绘制方法 7 5 第 3 章 统计 数据分布特征 的描述 (1)掌握各种平均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方法 (2)掌握各种变异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方法 (3)掌握各种偏度和峰度指标的涵义及其计算方法 7 5
第4章统计(1)了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分类以及具体计算方 指数 法 (2)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与种类 (3)掌握加权综合指数、加权平均指数、平均指标指数的编 制原则和方法 (4)了解指数体系的含义和因素分析法 (5)了解现实中一些重要经济指数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第5章时间 (1)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作用、种类和编制原则 7 6 序列分析 (2)掌握时间序列各种水平分析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 用条件 (3)掌握时间序列各种速度分析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 用条件 (4)掌握时间序列变动的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的 分析意义与测定方法 第6章抽样 (1)理解抽样估计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几个基本概念 分布与参数估 (2)掌握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 女 (3)掌握总体均值和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方法 (4)掌握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方法 第7章统计 (1)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 > 假设检验 (2)理解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其关系 (3)掌握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和总体方差的各种假设检验 方法 (4)利用P-值进行假设检验 第8章列联 (1)了解列联分析适用的数据类型和X检验所能解决的问题 分析 (2)掌握列联表期望值的计算和统计最的定义和计算过程 (3)掌握品质相关系数的测量 (4)理解X分布的期望值准则 13
13 第 4 章 统计 指数 (1)了 解总量指标和相对指标的概念、分类以及具体计算方 解 法 (2)理解统计指数的概念、作用与种类 (3)掌 握 加 权 综 合 指 数 、 加 权 平 均 指 数 、平均指标指数 、 的 编 制 原 则 和 方 法 (4)了解指数体系的含义和因素分析法 (5)了解现实中一些重要经济指数的含义和编制方法 8 6 第 5 章 时间 序列分析 (1)了解时间序列的概念、作用、种类和编制原则 (2)掌握时间序列各种水平分析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 用条件 (3)掌握时间序列各种速度分析指标的含义、计算方法和应 用条件 (4)掌握时间序列变动的长期趋势、季节变动、循环变动的 分析意义与测定方法 7 6 第 6 章 抽样 分布与参数估 计 (1)理解抽样估计的概念、特点、作用以及几个基本概念 (2)掌握抽样误差、抽样平均误差、抽样极限误差的计算 (3)掌握总体均值和总体成数的区间估计方法 (4)掌握必要抽样数目的确定方法 8 6 第 7 章 统计 假设检验 (1)了解假设检验的基本思想和基本步骤 (2)理解假设检验的两类错误及其关系 (3)掌握总体平均数、总体成数和总体方差的各种假设检验 方法 (4)利用 P - 值进行假设检验 7 5 第 8 章 列联 分析 (1) 了解列联分析适用的数据类型和 2 c 检验所能解决的问题 (2) 掌握列联表期望值的计算和 2 c 统计量的定义和计算过程 (3)掌握品质相关系数的测量 (4)理解 2 c 分布的期望值准则 5 4
第9章方差(1)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分 (2)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3)掌握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第10章相关(1)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及种类 6 5 与回归分析 (2)掌握相关系数的含义、取值范围和计算方法 (3)掌捏一元线性回归直线方程的建立、显著性检验和预测 方法 第11章统计 (1)了解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一般程序 5 综合评价 (2)掌握选择评价指标以及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的方 学 (3)掌握评价指标权重的集中计算方法 (4)掌握评价项目的几种综合方法 第12章Excel (I)了解Excel的基本功能与基本操作 6 在统计中的应 (2)用Excel做频数分布表和图形 用幸 (3)用Excel计算描述统计指标 (4)用Excel进行统计指数分析 讨论与案例:建议至少进行两次以上课堂讨论或案例分析 社会实践:结合实际,设计一个统计调查方案和一份调查问卷 课时总计 76 60 注:1、上表中的第12章Excl在统计中的应用可以作为选择性内容,供同学自学。 2、在课时安排上,对于统计学本科专业可以是76或70个学时:对于非统计学专业本科生是根据 60或55个学时,标注课时的内容必须要讲,其他内容可灵活选择。 3、讨论与案例、社会实践等时间己经包括在总教学时间中,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14
14 第 9 章 方差 分析 (1)了解方差分析的基本思想 (2)掌握单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3)掌握双因素方差分析的基本原理及其实际应用 5 4 第 10 章 相关 与回归分析 (1)了解相关关系的概念及种类 (2)掌握相关系数的含义、取值范围和计算方法 (3)掌握一元线性回归直线方程的建立、显著性检验和预测 方法 6 5 第 11 章 统计 综合评价 (1)了解综合评价的基本概念、特点及一般程序 (2)掌握选择评价指标以及对评价指标进行无量纲处理的方 法 (3)掌握评价指标权重的集中计算方法 (4)掌握评价项目的几种综合方法 5 4 第 12 章 Excel 在统计中的应 用﹡ (1)了解 Excel 的基本功能与基本操作 (2)用 Excel 做频数分布表和图形 (3)用 Excel 计算描述统计指标 (4)用 Excel 进行统计指数分析 6 5 讨论与案例:建议至少进行两次以上课堂讨论或案例分析 —— —— 社会实践:结合实际,设计一个统计调查方案和一份调查问卷 —— —— 课时总计 76 60 注:1、上表中的第 12 章 Excel 在统计中的应用可以作为选择性内容,供同学自学。 2、在课时安排上,对于统计学本科专业可以是 76 或 70 个学时;对于非统计学专业本科生是根据 60 或 55 个学时,标注课时的内容必须要讲,其他内容可灵活选择。 3、讨论与案例、社会实践等时间已经包括在总教学时间中,不占用课堂教学时间
第1章统计学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2、理解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 3、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4、理解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5、熟练掌据统计学中常用的几对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统计工作统计资料统计学统计总体总体单位统计标志统计指标变量统计指标体 系 1.1统计学概述 1.1.1统计无时不有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适应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统计活动的国家之一。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就 出现了社会经济统计的萌芽。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21世纪夏禹立国开始,我国就有“四极”调查点的 选择和年、季、月、“二分二至”与365日的划分:就有“九州”的地理区划、“九山九水”的治理方案 和“上中下三等九极”的页赋标准。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国家也有人口、居民财产、世 袭领地、农业生产和军队等的统计。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统计也只是一些原始的登记和简单的 汇总计算。 封建社会我国的统计已略具规模。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统计。例如,早在春秋时期的 政治家管仲就曾指出:“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举事必成,不知计数不可”,。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也指出:“欲强国,不知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这些都说明 了我国古代的光辉的统计思想。秦汉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和国家管理的加强,统计也有了进一步 发展。例如,秦汉有地方田亩和户口资料的记载:唐宋有计口授田和田亩鱼鳞册土地调查制度:明清则 15
15 第 1 章 统计学绪论 学习目标 1、了解统计学的产生与发展; 2、理解统计一词的三种不同涵义; 3、了解统计学的研究对象及其特点; 4、理解统计的工作过程、统计学的研究方法; 5、熟练掌握统计学中常用的几对基本概念。 基本概念 统计工作 统计资料 统计学 统计总体 总体单位 统计标志 统计指标 变量 统计指标体 系 1.1 统计学概述 1.1.1 统计无时不有 统计作为一种社会实践活动,它是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和适应国家管理的需要而产生和发展起 来的,距今已有四五千年的历史。 我国是世界上最早开始统计活动的国家之一。我国早在原始社会末期,奴隶社会的形成过程中,就 出现了社会经济统计的萌芽。据历史记载,从公元前 21 世纪夏禹立国开始,我国就有“四极”调查点的 选择和年、季、月、 “二分二至”与 365 日的划分;就有“九州”的地理区划、 “九山九水”的治理方案 和“上中下三等九极”的贡赋标准。在古埃及、古希腊、古罗马的奴隶制国家也有人口、居民财产、世 袭领地、农业生产和军队等的统计。但由于当时生产力水平很低,统计也只是一些原始的登记和简单的 汇总计算。 封建社会我国的统计已略具规模。在中国,历代封建王朝都十分重视统计。例如,早在春秋时期的 政治家管仲就曾指出: “不明于计数而欲举大事, 犹无舟楫而欲经于水险也。 ”“举事必成, 不知计数不可” 。 战国时期的政治家商鞅也指出: “欲强国,不知十三数,地虽利,民虽众,国愈弱,至削。 ”这些都说明 了我国古代的光辉的统计思想。秦汉以后,随着封建制度的完善和国家管理的加强,统计也有了进一步 发展。例如,秦汉有地方田亩和户口资料的记载;唐宋有计口授田和田亩鱼鳞册土地调查制度;明清则
有经常的人口登记和保甲制度等等。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的落后、宗教思想的阻挠 思维方式的局限和计算技术的笨拙,统计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应用,统计发展极其缓慢。 统计的广泛发展开始于资本主义社会。17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商业、航运、海关、外贸、交 通、工业、农业等都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统计也有了很大的发 展,从国家管理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产生了工业、农业、商业、外贸、银行、保险、 交通、邮电、海关、文教卫生等专业统计,积累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从18世纪起 许多国家先后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搜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统计资料,公开出版统计刊 物,成立国际统计组织,召开国际性的统计会议,交流统计经验。统计在规模、内容、形式、方法等方 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统计工作的广泛发展,不仅提出了创立统计科学的要求,而且也为统计科学的 创立准备了社会条件。 1.1.2统计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信息化,如何测度社会经济活动以及人们内心世界的各种潜在活动的量化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共同了解、科学分析、活动规划、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在对自然科学广泛 深入的研究中,也越来越依赖科学、系统的信息测量以及运用科学的量化分析方法,获取最前沿的科学 成就,如生物技术、基因研究等等。而这些都需要统计科学的支持。统计学已经成为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经济规律以及认识各门科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在美国,人们一般认为统计学是一个最负挑战的朝阳职业。美国统计学家通常运用定量分析手段和 通讯技术来处理各种难题。例如:(1)运用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并科学地估计国 内生产总值(GD)、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投资、总储蓄、总消费、进出口、金融总资产和负债、国民总 财富等统计指标以及产业结构的一些变量特征。(2)运用统计方法测度经济周期、度量经济运行的景气 状况,并对此做出科学分析和预测。(3)运用统计方法编制经济活动的各种指数、如价格指数、生产指 数以及社会发展指数等以综合测度和反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或变动水平。(4)运用统计方法科学地估计 美国的失业率。(5)科学地设计调查和分析政治民意、并运用统计方法科学地估计一名竞选的候选人在 一次竞选中的获胜机会或可能性。(6)运用统计方法评价核能工厂的安全性或者研究环境污染的有效方 法。(7)科学地设计分析研究项目以判新新药品和医疗设备,如尿液管和激光器是否安全、有效的治疗 疾病。(8)运用统计方法调查分析一种治疗爱滋病(ADS)新药的效果。(9)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顾客对 产品的需求和公司为商业顾客提供的服务。(10)科学地设计并提出准确计算人口数量的统计方法。(11) 运用统计方法设计分析从农业实验中得来的数据,以探索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12)协助很多刻 域的科学家收集和分析信息,开发新的统计方法论。 统计学至少可以在以下领域应用:(1)化学:(2)物理学:(3)天文学:(4)健康科学:(5)教有 16
16 有经常的人口登记和保甲制度等等。但是,在前资本主义社会,由于社会经济的落后、宗教思想的阻挠、 思维方式的局限和计算技术的笨拙,统计只在有限的范围内应用,统计发展极其缓慢。 统计的广泛发展开始于资本主义社会。17 世纪,欧洲资本主义发展,商业、航运、海关、外贸、交 通、工业、农业等都进入了一个空前发展的阶段。为了适应社会生产发展的需要,统计也有了很大的发 展,从国家管理领域扩展到社会经济活动的许多领域,产生了工业、农业、商业、外贸、银行、保险、 交通、邮电、海关、文教卫生等专业统计,积累了大量的统计资料和丰富的统计实践经验。从 18 世纪起, 许多国家先后设立了专门的统计机构,搜集政治、经济、军事等各个方面的统计资料,公开出版统计刊 物,成立国际统计组织,召开国际性的统计会议,交流统计经验。统计在规模、内容、形式、方法等方 面都得到了很大的发展。统计工作的广泛发展,不仅提出了创立统计科学的要求,而且也为统计科学的 创立准备了社会条件。 1.1.2 统计无处不在﹡ 随着人类社会发展的不断信息化,如何测度社会经济活动以及人们内心世界的各种潜在活动的量化 信息,已经成为社会发展共同了解、科学分析、活动规划、科学决策的重要基础。在对自然科学广泛、 深入的研究中,也越来越依赖科学、系统的信息测量以及运用科学的量化分析方法,获取最前沿的科学 成就,如生物技术、基因研究等等。而这些都需要统计科学的支持。统计学已经成为认识社会发展规律、 经济规律以及认识各门科学的重要工具和手段。 在美国,人们一般认为统计学是一个最负挑战的朝阳职业。美国统计学家通常运用定量分析手段和 通讯技术来处理各种难题。例如:(1)运用统计方法对国民经济活动进行全面的核算,并科学地估计国 内生产总值(GDP)、国民可支配收入、总投资、总储蓄、总消费、进出口、金融总资产和负债、国民总 财富等统计指标以及产业结构的一些变量特征。(2)运用统计方法测度经济周期、度量经济运行的景气 状况,并对此做出科学分析和预测。(3)运用统计方法编制经济活动的各种指数、如价格指数、生产指 数以及社会发展指数等以综合测度和反映各方面的发展水平或变动水平。(4)运用统计方法科学地估计 美国的失业率。(5)科学地设计调查和分析政治民意、并运用统计方法科学地估计一名竞选的候选人在 一次竞选中的获胜机会或可能性。(6)运用统计方法评价核能工厂的安全性或者研究环境污染的有效方 法。(7)科学地设计分析研究项目以判断新药品和医疗设备,如尿液管和激光器是否安全、有效的治疗 疾病。(8)运用统计方法调查分析一种治疗爱滋病(AIDS)新药的效果。(9)运用统计方法分析顾客对 产品的需求和公司为商业顾客提供的服务。(10)科学地设计并提出准确计算人口数量的统计方法。(11) 运用统计方法设计分析从农业实验中得来的数据,以探索提高劳动生产率的有效途径。(12)协助很多领 域的科学家收集和分析信息,开发新的统计方法论。 统计学至少可以在以下领域应用:(1)化学;(2)物理学;(3)天文学;(4)健康科学;(5)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