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带的基准长度L (dd-dd) L≈2a+(dan+da) 2 46 3、中心距a 2L4-n(d么+da)+√2L-z(da2+d4)2-8(d42-d) 8
2 、带的基准长度Ld a d d L a d d d d d d d 4 ( ) ( ) 2 2 2 2 1 2 1 − + + + 3 、中心距a 8 2 ( ) [2 ( )] 8( ) 2 2 d d2 d1 d d2 d1 d2 d1 L d d L d d d d a − + + − + − −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松边 2FO ∑F es 52 Fi f 主动轮 紧边千从动轮 (b)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初拉力F0 紧边拉力Fr F∈=Fl-F2 松边拉力F2 有效圆周力F F=F1-F2F1-F0=F0=F2 总摩擦力Ff F=F 2F0=F1+F2
二 、带传动的受力分析 Ff=F1-F2 F=F1-F2 Ff = F F1-F0=F0 -F2 2F0=F1+F2 初拉力F0 紧边拉力F1 松边拉力F2 有效圆周力F 总摩擦力Ff
带在带轮上即将打滑而尚未打滑的临界状态时欧拉 公式 F=Fetal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传动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 周力F max F=2E ar 1+ 影响带传动最大有效圆周力Fmx的主要因素有: 初拉力、小轮包角、摩擦系数
联立以上各式,可得传动带所能传递的最大有效圆 周力Fmax 1 1 1 1 1 1 max 2 0 f f e e F F + − = 带在带轮上即将打滑而尚未打滑的临界状态时欧拉 公式 1 1 2 f F = F e 影响带传动最大有效圆周力Fmax的主要因素有: 初拉力、小轮包角、摩擦系数
、传动带的应力分析 1、由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应力 F 紧边拉应力 松边拉应力 A F 有效拉应力
三、传动带的应力分析 1 、由紧边和松边拉力产生的应力 紧边拉应力 A F1 1 = A F2 2 = A F = 1 − 2 = 松边拉应力 有效拉应力
2、由离心力产生的应力 取微元体分析受力 dc= mdl mu aa R 2F si da2 dc= muda da Fc C f=mv F mu
2 、由离心力产生的应力 A m A F F m dc m da da F m da R mRda R dC mdl c c c c 2 2 2 2 2 2 2 2 sin = = = = = = = = 取微元体分析受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