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土地、土地资源及土地利用 (一)土地、土地资源的概念与特性 1.土地的概念与特性 目前,我国多数学者对土地的一般理解是:土地地 球特定的地域表面,是由气候、水文、地质、地貌、 土壤和植被等要素所组成的自然综合体。有其发生和发 展的过程。土地是一个垂直系统,它可以分为地上层、 地表层和地下层,它应包括地形、土壤、植被的全部 以及直接影响它的地表水、浅层地下水、地表层岩石和 作用于地表的气候条件
文件格式: PPT大小: 720KB页数: 20
环境规划的目的在于调控人类自身的活动, 减少污染,防止资源破坏,从而保护人类生存 经济和社会持续稳定发展所依赖的基础一环 境。环境规划是实行环境目标管理的基本依据 和准绳,是环境保护战略和政策的具体体现, 也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体系的重要组成 部分。编制和实施环境规划对于协调人与环境 人经济与环境的关系以及保证国家长治久安少 持续发展具有深远的意义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19KB页数: 29
第一章绪论 第一节环境规划概述 一、环境规划的涵 二、环境规划的作用 三、环境规划与其他规划的关系 第二节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和原则 一、环境规划的基本特征· 二、环境规划的原则· 第三节环境规划的基本任务和类型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92.5KB页数: 9
一、环境污染防治的法律 从1979年制定出第一部环境法以后,到目前我国已经 颁布实施的环境污染防治方面的法律主要有: 1、《环境保护法》 颁布于1989年12月26日,自公布之日起施行。该法是对 197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试行)》的修订而重 新颁布的,共分6章47条。作为一部环境保护综合性的基本 法,它对环境保护的重要问题作出了较为全面的规定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38KB页数: 23
一、生态破坏 二、环境污染及其防治 三、环境污染与人体健康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29.5KB页数: 30
资源概述 1.资源及资源分类 1.1资源:被人类获取并用于人类生活和生产的资料来源. 1.2资源分类: 自然资源:自然环境中与人类社会发展有关的、能被利用来 产生使用价值并影响劳动生产率的自然诸要素,通常称为自然 资源可分为 (如土地、水体、动植物、矿产等) 和 源(如光资源、热资源等) 非自然资源:如人力、文化、信息资源等 自然资源具有可用性、整体性、变化 性、空间分布不均勻性和区域性等特点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16MB页数: 81
主要内容 一、环境基本知识 二、世界环境保护的历程 三、环境问题现状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45KB页数: 21
5.1气团和锋 5.2锋面类型和天气 5.3气旋和天气
文件格式: PPT大小: 17.31MB页数: 101
大气圈内的多种气体、水汽和固体等物质构成了人类和生物生存的自然空间。紧贴地表的对流层大气的物理现象变化尤其 重要,是人类研究环境的重要对象。大气的功能使人类受到保护
文件格式: PPT大小: 25MB页数: 78
16.1应用生态学的概念和范围 16.2应用生态学理论框架 16.3应用生态学的研究方法 16.4应用生态学涉及的学科
文件格式: PPT大小: 3.5MB页数: 45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