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大气污染 1.大气组成 大气是人类及一切生物赖以生存必不可少的物质和基本的环境要素之一,是自然环境的重 要组成部分。成年人每天要吸入10~12m3空气,质量约1315kg,总计要呼吸两万多次。 般,人缺乏食物约可生存5周;断绝饮水,约可生存5天;而离开空气,则5min就会死亡。人 类生存需要的是新鲜、清洁的空气,通常认为海平面附近的空气是干燥洁净空气,其组成基本 上不变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33KB页数: 33
水体是地面水(河流、湖泊、沼泽、水库地下水和海洋的总称。它不仅仅指水,还包括 水中的溶解物、悬浮物、水生生物和底泥等,是一个完整的生态系统。在环境污染研究中, “水”和“水体”是两个不相同的概念,应当区别开来。例如,重金属污染物易于从水中转移 到底泥里,水中的重金属含量一般都不高,若着眼于水,似乎水污染并不严重,但是从整个水 体看,污染就可能很严重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11.5KB页数: 18
声音(包括噪声)的形成,必须具备三个要素,首先要有产生振动的物体,即声源,其次 要有能够传播声波的媒介,最后还要有声的接受器,如人耳、传声器等。 一、声音的基本性质 声音(sound)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而振动在弹性介质中的传播形式就是声波,处于一定 频率范围内(20~20000Hz)的声波作用于人耳就产生了声音的感觉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1MB页数: 31
一、环境的概念 环境是指与某一体系有关的周围客观事物的总和。根据研究问题的需要和某种研究目的, 人为地将研究对象从周围物体中分割出来,这种人为划定的一定范围内的研究对象称为体系, 即中心事物。相对于某一中心事物有关的周围事物,就是这个中心事物的环境。因此,不同的 中心事物具有不同的环境,即环境随着中心事物的变化而变化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73KB页数: 34
一、建设期对生态环境的影响 该项目施工所产生的生态环境问题主要包括挤占农田,改变土地利用方式, 水土流失等方面。造成施工期内地表裸露,农作物及植物破坏,沿程堆存的土方 若不及时回填,易造成两侧土壤剖面结构破坏,及遇降水造成水土流失,并影响 附近水体环境和自然环境 要解决项目可能带来的上述生态环境问题,应加快建设步伐,尽量缩短建设 施工期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41KB页数: 2
一、大气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大气环境现状调查 根据原丽水地区大气功能区划,庆元县城大气环境属二类区,庆元县环境监测站自2000年起,在县城布设了一个大气监测点,对松源镇的空气环境质量进行监测。根据监测,庆元县的空气环境质量达到或优于(GB3095-96)二级标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6.5KB页数: 4
一、声环境影响评价 (一)声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庆元县声环境现状调查 在县城噪声功能区划分以前,由于缺乏科学的规划和有效的管理,噪声污染较为严重,群众反映强烈。1999年庆元县对县城进行了噪声功能区的划分,将县城划分为9个功能区,其中1类适用区2个,2类适用区4个,3类适用区2个,4类适用区1个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91.5KB页数: 3
一、水环境质量现状评价 1、庆元县环境质量现状调查 庆元县内大小溪流纵横交错,往西流流入闽江的松源溪和竹口溪,集雨面积1022平方公里,多年平均流量37.36立方米秒,是该县最主要的两条支流。庆元县环境监测站自建站以来就对两条支流7个断面水质按国家规范开展监测,根据98至2002年监测结果,该县地表水水质均符合各类功能区标准。监测结果见附表6-1和6-2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08.5KB页数: 6
一、水系概况 庆元县境内有松源溪、安溪、竹口溪、南阳溪、左溪、西溪、八炉溪7条主要河流,除竹口溪外,均以洞宫山为分水岭向东北流入瓯江,向西流入闽江,向南流入交溪,故有“水流两省达三江”之说。境内雨量充沛,源短流急,落差较大,水利条件优越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18KB页数: 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