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1化学反应平衡基础化学反应可以表示成下述的通式。为化学计量系数(stoichiometric coefficient) u为化学计量数(stoichiometric number) 反应物的取负值,生成物的取正值考虑下列化学反应 N2+3H22NH3 vn2=-1,2=-3,3=2 反应进行时,各物质量的变化dv与v的比值都相等
文件格式: DOC大小: 96KB页数: 3
7.1相平衡的判据与相律 7.1.1相平衡的判据 含有π个相和N个组分的体系达到相平衡时 。 由逸度的定义dG,=du= RTd Inf(等温)和上式可得系统达到相平衡时,除各相的温度、压力相同外每个组分在各相中的逸度应相等
文件格式: DOC大小: 446.5KB页数: 14
6.1蒸汽动力循环 蒸汽动力循环是以水蒸汽为工质,将热能连续不断地转换成机楲能的热力循环。现代化的大型化工厂,蒸汽动力循环为全厂供给动力、供热及供应工艺用蒸汽。分析动力循环的目的是研究循环中热、功转换的效果及其影响因素提高能量转换效果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39KB页数: 6
5化工过程的能量分析 5.1能量平衡方程 5.1.1能量守恒与转换 一切物质都具有能量,能量是物质固有的特性。通常,能量可分为两大类,一类是系统蓄积的能量,如动能、势能和热力学能,它们都是系统状态的函数。另一类是过程中系统和环境传递的能量,常见有功和热量,它们就不是状态函数,而与过程有关。热量是因为温度差别引起的能量传递,而做功是由势差引起的能量传递。因此,热和功是两种本质不同且与过程传递方式有关的能量形式。 能量的形式不同,但是可以相互转化或传递,在转化或传递的过程中,能量的数量是守桓的,这就是热力学第一定律,即能量转化和守恒原理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36.5KB页数: 8
4.1变组成体系热力学性质间的关系 (nU)=Td (nS)-Pd()+ u,dn d(nH)=Td(nS)+nvdP+ u dn, d(nA)=-nSdT-Pd(nv)+u,dn, d(nG)=-nSdT++ u,dn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63.5KB页数: 9
3.1概述 学习化工热力学的目的在于应用,最根本的应用就是热力学性质的推算。具体地说, 就是从容易测量的性质推算难测量的性质,从有限的基础物性获得更多有用的信息,从纯物质的性质获得混合物的性质等。热力学性质的计算是依据热力学基本关系式,结合反映系统特征的模型实现的。第2章介绍的状态方程就是重要的模型之一,第4章还将讨论活度系数模型
文件格式: DOC大小: 886KB页数: 10
在临界点附近,流体的许多性质有突变的趋势,如密度、溶解其它物质的能力等:通 过A、B的直线是三个两相平衡区的交界线,称为三相线:通过A、B的直线是三个两相平 衡区的交界线,称为三相线。若将p-V7曲面投影到平面上,则可以得到二维相图,如图 2-3和图2-4分别是pT图和pV图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27MB页数: 9
热力学的发展 热力学是一门研究能量、能量传递和转换以及能量与物质物性之间普遍关系的科学, 热力学( thermodynamics)一词的意思是热( thermo)和动力( dynamics),既由热产生动力, 反映了热力学起源于对热机的研究。从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初开始,随着蒸汽机在生产 中的广泛使用,如何充分利用热能来推动机器作功成为重要的研究课题 798年,英国物理学家和政治家 Ben jamin Thompson(1753-1814)通过炮膛钻孔实验开始对功转换为热进行研究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0KB页数: 3
第四章 液- 液萃取 第五章 蒸发(略) 第六章 精馏 第七章 吸收 第八章 气液传质设备 第五章 干燥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26KB页数: 26
第一章 流体流动及输送 第三章 非均相物系的分离 第四章 传热
文件格式: DOC大小: 1.22MB页数: 23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