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民事上诉状的概念 指民事诉讼当事人或其法定代理人不服人民法院的一审判决或裁定,在法定期限 内,向上一级法院要求撤销、变更原裁判所提交的文书。 上诉是当事人的一项重要诉讼权利,当事人通过行使上诉权,达到保护自己合法权 益的目的。享有上诉权利的人有:第一审程序中的原告和被告;第一审程序中有独立请 求权的第三人和判决其承担实体法责任的无独立请求权的第三人。无行为能力人、限制 行为能力人的法定代理人虽可以代理当事人提起上诉,但仍是以被代理人的名义进行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4.5KB页数: 5
一、概念 人民法院在民事诉讼中,为解决具体的民事权利义务的争议,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依 法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第一审法院对受理的民事、经济纠纷案件,经按法定程 序审理终结后,根据已经查明的事实、证据和有关的法律规定,就案件的实体问题作出 处理决定时使用的民事判决书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9.5KB页数: 7
一、概念 人民法院依法开庭审理各类案件,由书记员当庭记下法庭全部审判活动的文字记 录,即为法庭审理笔录。又称庭审笔录、开庭笔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167 条规定,“法庭审判的全部活动,应当由书记员写成笔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7.5KB页数: 3
一、概念和特点 诉讼代理人为了维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在法庭辩论阶段,根据事实和法律,当 庭发表的综合性演说词。 代理词不是法定的法律文书。有的案件代理人发表代理词,有的则并不发表代理词。 从写作特点上来看,代理词是一种说明性或辩驳性的文书。要求代理人在代理权限内维 护被代理人的合法权益,所提要求、意见应合情合理合法,注意以理服人,不能侵害对 方当事人的合法权益,并结合案情宣传法律,增强公民的法制观念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7.5KB页数: 7
一、概念 人民法院通过调解方式处理民事案件,双方当事人就争议事项自愿、合法地达成协 议后制作的具有法律效力的文书。 根据民事诉讼法第 89 条的规定,调解达成协议的,一般应制作调解书。但有些案 件,如调解和好的离婚案件,也可以不制作调解书,只需记入笔录,由审判人员、书记 员、双方当事人签名或盖章即可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8.5KB页数: 6
一、概念 人民法院在审理民事案件和民事判决执行过程中,为解决程序问题作出的书面决 定。 民事裁定不同于民事判决,它只解决程序问题,不解决实体问题。而且裁定可以书 面形式作出,也可以口头形式表达,民事诉讼法第 140 条第 3 款中规定“口头裁定的, 记入笔录”。在民事案件的审理和民事判决执行过程中,以至在审判监督程序中,均可 作出裁定;一个案件可以作出若干个裁定,从不同的方面解决不同的问题,从某种意义 上来说,裁定书比判决书具有更强的时间性。内容上比判决书要简单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9.5KB页数: 6
一、概念 公安机关、检察机关和人民法院的案件承办人员依法向知情人等进行调查询问时 所制作的具有法律证据效力的书面记录。 根据刑事诉讼法第 43 条规定,“审判人员、检察人员、侦查人员必须依照法定程 序,收集能够证实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罪或者无罪、犯罪情节轻重的各种证据。……必 须保证一切与案件有关或者了解案情的公民,有客观地充分地提供证据的条件,除特殊 情况外,并且可以吸收他们协助调查。”民事诉讼法第 64 条第 1 款规定,“人民法院认 为审理案件需要的证据,人民法院应当调查收集
文件格式: DOC大小: 27.5KB页数: 3
一、概念 民事诉讼(含经济)中的被告或刑事自诉案件的被告人,在第一审诉讼程序进行之 中,为抵销、排斥或吞并原告或者自诉人的诉讼请求,维护自身的合法权益,以原告为 被告或以自诉人为被告,向人民法院提出独立的诉讼请求时所用的书状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3KB页数: 4
一、概念 答辩状,是指民事或行政诉讼的被告(或被上诉人、被申诉人)针对起诉(或上诉、 申诉)作出回答和辩驳时所使用的书状。 根据案件的性质可分为民事答辩状和行政答辩状。民事答辩状又因答辩人不同而分 为公民对民事起诉提出的答辩状和法人或其他组织对民事起诉提出的答辩状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2.5KB页数: 5
民事起诉状,指民事案件原告为维护自身的民事权益就有关民事权利和义务的争执 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的书状。 法人、其他经济组织、个体工商户、农村承包经营户之间的经济纠纷与民事纠纷适 用同一程序即我国的民事诉讼法,因而因经济纠纷提起的起诉状,通常叫经济起诉状, 也可统称民事起诉状,其制作方法是相同的
文件格式: DOC大小: 37KB页数: 6
©2025 mall.hezhiquan.com 和泉文库
帮助反馈侵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