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直接写出抛物线y=-x2+1的勾股点的坐标 (2)如图2,已知抛物线C:y=ax2+bx(a≠0)与x轴交于A,B两点,点P(1 3)是抛物线C的勾股点,求抛物线C的函数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点Q在抛物线C上,求满足条件S△ABQ=S△ABP的Q点(异 于点P)的坐标 23.(10分)问题背景 如图1,在正方形ABCD的内部,作∠DAE=∠ABF=∠BCG=∠CDH,根据三角形全 等的条件,易得△DAE≌△ABF≌△BCG≌△CDH,从而得到四边形EGH是正方 形 类比探究 如图2,在正△ABC的内部,作∠BAD=∠CBE=∠ACF,AD,BE,CF两两相交于D E,F三点(D,E,F三点不重合) 图1 备用囹 (1)△ABD,△BCE,△CAF是否全等?如果是,请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2)△DEF是否为正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3)进一步探究发现,△ABD的三边存在一定的等量关系,设BD=a,AD=b, AB=c,请探索a,b,c满足的等量关系. 24.(12分)在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O及点A(8,0),C(0,6)作矩形OABC 连结OB,点D为OB的中点,点E是线段AB上的动点,连结DE,作DF⊥DE 交OA于点F,连结EF.已知点E从A点出发,以每秒1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
(1)直接写出抛物线 y=﹣x 2+1 的勾股点的坐标. (2)如图 2,已知抛物线 C:y=ax2+bx(a≠0)与 x 轴交于 A,B 两点,点 P(1, )是抛物线 C 的勾股点,求抛物线 C 的函数表达式. (3)在(2)的条件下,点 Q 在抛物线 C 上,求满足条件 S△ABQ=S△ABP 的 Q 点(异 于点 P)的坐标. 23.(10 分)问题背景 如图 1,在正方形 ABCD 的内部,作∠DAE=∠ABF=∠BCG=∠CDH,根据三角形全 等的条件,易得△DAE≌△ABF≌△BCG≌△CDH,从而得到四边形 EFGH 是正方 形. 类比探究 如图 2,在正△ABC 的内部,作∠BAD=∠CBE=∠ACF,AD,BE,CF 两两相交于 D, E,F 三点(D,E,F 三点不重合) (1)△ABD,△BCE,△CAF 是否全等?如果是,请选择其中一对进行证明. (2)△DEF 是否为正三角形?请说明理由. (3)进一步探究发现,△ABD 的三边存在一定的等量关系,设 BD=a,AD=b, AB=c,请探索 a,b,c 满足的等量关系. 24.(12 分)在直角坐标系中,过原点 O 及点 A(8,0),C(0,6)作矩形 OABC、 连结 OB,点 D 为 OB 的中点,点 E 是线段 AB 上的动点,连结 DE,作 DF⊥DE, 交 OA 于点 F,连结 EF.已知点 E 从 A 点出发,以每秒 1 个单位长度的速度在线
段AB上移动,设移动时间为t秒 B E 图1 (1)如图1,当t=3时,求DF的长 (2)如图2,当点E在线段AB上移动的过程中,∠DEF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tan∠DEF的值 (3)连结AD,当AD将△DE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1:2时,求相应的t 的值
段 AB 上移动,设移动时间为 t 秒. (1)如图 1,当 t=3 时,求 DF 的长. (2)如图 2,当点 E 在线段 AB 上移动的过程中,∠DEF 的大小是否发生变化? 如果变化,请说明理由;如果不变,请求出 tan∠DEF 的值. (3)连结 AD,当 AD 将△DEF 分成的两部分的面积之比为 1:2 时,求相应的 t 的值.
2017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选择题(本题共10小题,每小题3分,满分30分) 1.(3分)(2017德州)-2的倒数是() C.-2D.2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2的倒数是-1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1,我们 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3分)(2017·衢州)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 图是() 主视方向 日, D 【分析】主视图是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往右分2列,正方形的个数分别 是:2,1: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主视图是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由图中小立方体的搭法可得主视 图是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査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关键是掌握三种视图所看的位置
2017 年浙江省衢州市中考数学试卷 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3 分,满分 30 分) 1.(3 分)(2017•德州)﹣2 的倒数是( ) A.﹣ B. C.﹣2 D.2 【分析】根据倒数的定义即可求解. 【解答】解:﹣2 的倒数是﹣ . 故选:A. 【点评】主要考查倒数的概念及性质.倒数的定义:若两个数的乘积是 1,我们 就称这两个数互为倒数. 2.(3 分)(2017•衢州)如图是由四个相同的小立方体搭成的几何体,它的主视 图是( ) A. B. C. D. 【分析】主视图是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从左往右分 2 列,正方形的个数分别 是:2,1;依此即可求解. 【解答】解:主视图是从正面看所得到的图形,由图中小立方体的搭法可得主视 图是 . 故选:D. 【点评】此题主要考查了简单组合体的三视图,关键是掌握三种视图所看的位置.
3.(3分)(2017·衢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A. 2a+b=2ab B.(-a) 2=a2 C. a6a2=a D. a.a2=a5 【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A)2a与b不是同类项,故不能合并,故A不正确 (C)原式=a4,故C不正确; (D)原式=a5,故D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査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 于基础题型. 4.(3分)(2017衢州)据调查,某班20位女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如表所示, 则鞋子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尺码(码)34 人数 5 A.35码,35码B.35码,36码C.36码,35码D.36码,36码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 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为中位数 【解答】解:数据36出现了10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36 一共有20个数据,位置处于中间的数是:36,36,所以中位数是(36+36)÷2=36. 故选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 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 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 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5.(3分)(2017·衢州)如图,直线AB∥CD,∠A=70°,∠C=40°,则∠E等于()
3.(3 分)(2017•衢州)下列计算正确的是( ) A.2a+b=2ab B.(﹣a)2=a2 C.a 6÷a 2=a3 D.a 3•a2=a6 【分析】根据整式的运算法则即可求出答案. 【解答】解:(A)2a 与 b 不是同类项,故不能合并,故 A 不正确; (C)原式=a4,故 C 不正确; (D)原式=a5,故 D 不正确;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查整式的运算,解题的关键是熟练运用整式的运算法则,本题属 于基础题型. 4.(3 分)(2017•衢州)据调查,某班 20 位女同学所穿鞋子的尺码如表所示, 则鞋子尺码的众数和中位数分别是( ) 尺码(码) 34 35 36 37 38 人数 2 5 10 2 1 A.35 码,35 码 B.35 码,36 码 C.36 码,35 码 D.36 码,36 码 【分析】众数是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注意众数可以不止一个;找中 位数要把数据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位于最中间的一个数(或两个数的平均数) 为中位数. 【解答】解:数据 36 出现了 10 次,次数最多,所以众数为 36, 一共有 20 个数据,位置处于中间的数是:36,36,所以中位数是(36+36)÷2=36. 故选 D. 【点评】本题属于基础题,考查了确定一组数据的中位数和众数的能力.一些学 生往往对这个概念掌握不清楚,计算方法不明确而误选其它选项,注意找中位数 的时候一定要先排好顺序,然后再根据奇数和偶数个来确定中位数,如果数据有 奇数个,则正中间的数字即为所求,如果是偶数个则找中间两位数的平均数. 5.(3 分)(2017•衢州)如图,直线 AB∥CD,∠A=70°,∠C=40°,则∠E 等于( )
B.40°C.60°D.70° 【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1,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 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E的度数 【解答】解:如图,∵AB∥CD,∠A=70° ∴∠1=∠A=70 ∵∠1=∠C+∠E,∠C=40°, ∴∠E=∠1-∠C=70°-40°=3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 位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3分)(2017·衢州)二元一次方程组/x+y=6的解是() x-3y=-2 y=2 【分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解答】解:①-②得到y=2,把y=2代入①得到x=4, 故选B 【点评】本题考査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或代入 消元法解方程组,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7.(3分)(2017衢州)下列四种基本尺规作图分别表示: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 角;②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③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④过直线外一点P作已
A.30° B.40° C.60° D.70° 【分析】先根据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求出∠1,再利用三角形的外角等于和 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即可求出∠E 的度数. 【解答】解:如图,∵AB∥CD,∠A=70°, ∴∠1=∠A=70°, ∵∠1=∠C+∠E,∠C=40°, ∴∠E=∠1﹣∠C=70°﹣40°=30°. 故选:A. 【点评】本题考查的是平行线的性质及三角形外角的性质,熟知两直线平行,同 位角相等是解答此题的关键. 6.(3 分)(2017•衢州)二元一次方程组 的解是( ) A. B. C. D. 【分析】用加减消元法解方程组即可. 【解答】解:①﹣②得到 y=2,把 y=2 代入①得到 x=4, ∴ , 故选 B. 【点评】本题考查解二元一次方程组,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加减消元法或代入 消元法解方程组,属于中考常考题型. 7.(3 分)(2017•衢州)下列四种基本尺规作图分别表示:①作一个角等于已知 角;②作一个角的平分线;③作一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④过直线外一点 P 作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