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师资队伍情况 (1)卫红春,男,1956年6月生,陕西蓝田人,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石油 大学首届教学名师,软件工程本科专业负责人,计算机科学技术陕西省教学团队成 员,中国计算机学会高级会员,西安市计算机学会软件学会委员。1983年毕业西北 大学计算机科学专业,在航夭工业部771研究所从事军用计算机系统、管理信息系 统和办公信息系统的研究与开发工作。1994年调入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主要 研究方向为信息系统工程、软件工程和软件理论,对信息系统学科有较深入研究 主讲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软件工程,软件建模技术,操作系统,程序设计语言等 本科课程。负责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精品课程建设,软件工程专业培养方案的修订, 作为主研人员参加“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研究”,“以就业为导向,提高软件工程专 业综合能力”等教改项目。主编“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第二版)、《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高职)、《软件工程概论》、《PC微机系统与BIOS》 等教材六部。主编的《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本科教材获陕西省优秀教材二等奖 西安石油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获得西安石油大学第一届教学质量二等奖。主 持“面向移动支付运营商模式的移动支付安全关键技术研究”,“航夭部通用报表软 件”,“通用汉化软件工具”,“新疆克拉玛依炼油厂管理信息系统”,“陕西红十字血 液中心血务系统”,“石油信息标准化研究”等课题的研究和开发工作。参与了“航 夭军用实时操作系统研究”,“骊山微电子公司综合信息系统”,“珠峰32位机汊字操 作系统移植”,“东风31玊星地面计算机汉字输入软件”,“沧州炼油厂集散控制系 统”,“档案数字化加工系统”,“安捷支付系统”等软件的开发工作。制定中国石油 天然气集团公司企业标准《石油信息网页系统建设与运行管理规定》。发表学术论文 30余篇。主持的“航天部通用报表软件”获航天部科技进步三等奖,“陕西红十字 血液中心血务系统”获西安市科技进步三等奖,“新疆克拉玛依炼油厂管理信息系统” 获得新疆石油局科技成果三等奖,独立硏制的“通用汊化软件工具”获航夭部771 所科技成果一等奖 (2)刘天时,男,1960年生,陕西渭南人,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西安石 油大学教学名师。西安石油大学计算机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技术陕西省教学团队 成员。中国计算数学学会陕西分会理事,《计算机工程》杂志理事,陕西省计算机教 育学会理事,陕西省人工智能学会理事。曾主持和参与“石油信息标准研究”,“石 油信息标准化若干标准研究与制定”,“高校公安管理信息系统”,“试油图文数据库 管理系统”,“点对点模式的多数据库系统研究与实现”,“西安市天然气总公司报修 管理系统”,“面向对象的软件质量度量体系和应用工具”,“塔西南职工医院计费系 统”,“嵌入式系统开发与应用教学体系的建设”,“机场安检X光机非标准图像采集 信号探测器研制”,“餐饮管理系统”,“软件可靠性评估硏究”,“混合刚度有限元研 究”,“震动环境分析系统”,“Pear数据库用户界面设计与实现”,“涡轮后机匣应
力分析计算”,“航空发动机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系统一一执行控制”,“航空发动机 计算机辅助设计集成系统一数据交换程序包”等20余项省部级和地方项目。获航空 部科技进步三等奖1项,西安石油大学优秀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编写的教材获中 国石油夭然气总公司教学三等奖。发表“一种分层式2PC协议通信算法研究” 种通用数据库数据整理方法”等学术论文30余篇,其中核心刊物10余篇。制定中 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企业标准“办公自动化信息分类与代码”,出版专著《P2P 数据库系统》,主编《软件案例分析》教材,参编《软件工程概论》、《数据结构一使 用C语言》和《信息化基础知识》三部教材。主讲“分布式数据库系统”,“数据库 原理与应用”,“软件工程”,吣C语言程序设计”等研究生和本科课程 3)黄放明,男,1958年生,副教授。198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计算数学专 业。1983年至1997年在西安机电信息研究所工作,1997年至1998年分别在西安高 新技术开发区以及烟合高新技术开发区软件公司工作,199年调入西安石油大学计算 机学院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1990年以前主要从事非线性规划、数据拟合等数值计算 软件以及工控软件的开发,19911999主要从事信息系统数据库系统方面的软件开 发及工程实践。先后参加过“国防科工委-近场识别坦克目标以及引信机构优化设计” 95公关项目,“济南裘革厂自动化生产线建设”,“洛阳石化总厂罐区自动化系统”,“洛 阳石化总厂化纤工程建设指挥部信息系统”,“西安航通集团公司进销存信息系统” “陕西省旬邑县苹果产存销信息系统”,“陕西省咸阳地区各邮电局多媒体查询系统”, “电表自动抄表系统”,“窘街矿务局信息系统”等项目的研制工作。讲授过数据库系 统原理,数据库系统设计实战,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SQL Server管理与开发,0racl 管理与开发, Delphi,C语言,XM,以及计算机专业英语等课程。参与《信息系统分 析与设计》一书的编写,获得校教学成果特定奖一项,陕西省高校优秀教材二等奖一 项 (4)王魁生,男,博士,教授,硕士生导师,计算机科学技术陕西省教学团队成 员,现任计算机学院副院长。2001年5月毕业西安交通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获 工学博士学位,202年9月至2005年9月在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与信息工程学院博士 后站进行合作科研。1988年毕业后进入西安石油大学以来,一直从事教学与科研活动, 199年7月晋升为副教授,2003年12月晋升为教授,主要研究方向为计算机网络环 境下石油应用软件的开发、计算机支持的协同工作(CSw.新一代ER系统的开发 等。主持或参加过国家863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石油天然气总公司重点项 目、各油田的科研项目十多项;合作出版教材六部、发表论文二十多篇。获省教委科 技进步二等奖一项,省教委科技进步三等奖一项,石油学院科技进步壹等奖二项,石 油学院科技进步二等奖四项。 (5)胡宏涛,男,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计算机在石油工业中的应用技 术研究,在办公自动化信息系统、企业信息门户、管理信息系统、信息分布式共享、 ww技术应用等方面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和成果转化工作,研究成果在大庆、辽河、新
疆、青海等10多个油气田得到推广,取得了显著的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在科研实 践中,紧跟信息技术的发展潮流,结合石油工业的特点,力争做到技术先进性与实用 性相结合,圆满完成了多项科研工作任务,曾获西安石油大学科研先进个人称号。196 年至今,主持完成了10多项科研项目,其中“中国石油天然气总公司办公自动化系 统”项目获石油天然气集团公司科技进步二等奖。参加的“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 公司电子邮件系统建设”项目获得了石油天然气股份公司科技进步一等奖,负责完成 的“油田开发信息系统的建立与应用”、“基于WB技术的、交互的生产信息跟踪 与管理系统”项目获西安石油大学科技进步一等奖 (6)王义海,男1958年生,高级工程师,西安市宝葫芦档案数字化服务有限公 司董事长,陕西西部数通资讯有限公司技术总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行业专家 毕业于国防科技大学计算机系,计算机专业.1989至191期间在机械部第一勘察硏 究院研究所任工程师,主持开发“无损测桩仪并负责工程图纸数字化及自动成图系统 的设计和开发;1992年1月-1992年10月期间任西安市微测电脑技术开发公司技术 部经理,主持开发“电弧炼钢炉电极控制系统”;1993至20.4期间任西安交大 山脉科技有限公司开发部经理兼总工办主任,主持开发“多媒体呼叫中心系统 Icenter200°,组织“ Teleplace2000M电信增值业务系统”升级开发;2002.12至 2002.10期间任西安交大博通股份公司行业部工程技术总监,SEPG小组成员,负责“中 国电信宁夏分公司程控交换机网管系统设计”,参与“宁夏分公司电信97营业系统及 资源管理系统开发”:20.12至200306间任杨凌秦众电子信息有限公司技术总 监,负责主持“银行专用柜员机”的开发项目。2004至今任西安市宝葫芦档案数字化 服务有限公司总经理及董事长,主持开发了“全文数字化档案加工系统BHL-IABS ( Imaged Archives building System)”,“宝葫芦全文数字化档案公估公司随行软 1(BHL-0IAS/TE Online Imaged Archives System for Third-Evaluation on Insurance)”,“全文数字化档案服务系统(BHL- IAQES Imaged Archives Query& Explore System。 (7)黄全舟,男,1964年生,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计算机教学和科 研,研究方向为软件工程。近年来所讲授的主要课程有:编译原理、软件工程、软 件工程导论、系统分析与设计等。主持校级教改项目“软件工程专业建设与研究” “软件工程精品课程”等建设工作,参加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精品课程建设项目 近三年来在计算机工程及应用、计算机工程与研究、微电子学与计算机等核心刊物 上发表学术论文3篇,EI检索1篇;在普通刊物是发表论文10篇,并发表教学法 与教改研究论文3篇。参加科研项目3项 (8)王宏,男,1968年生,副教授。讲授java语言与网络、多煤体技术、C语 言程序设计等课程。主持陕西省科技厅“交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关键技术研究和软件开 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于核向量机的油藏历史拟合代理模型研 究”和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的“勘探生产信息网站维护及门户建立项目
参与的“勘探与生产信息系统完善与维护”项目获得西安石油大学优秀科技成果 等奖 (9)王潇潇,女,1975年生,硕士,在读博士,副教授。1997年毕业于西安石 油大学计算机学院,并留校在网络信息中心担任网络维护工作。2000年考入西北工业 大学计算机学院,从事软件理论的研究,同年进入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系担任助教。曾 先后担任过C语言,数据结构,面向对象技术,操作系统,多煤体技术,专业英语等课程 的主讲教师,并参与系统分析与设计教学大纲的修订。主持了西安石油大学青年创新 基金项目“基于 Intranet虚拟专用网组安全模型研究"项目,参与陕西省科技厅“交 互式电子技术手册关键技术研究和软件开发”项目,参与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基 于核向量机的油藏历史拟合代理模型研究”等项目。发表了“基于免疫克隆选择的机 器人动态路径规划”、“一种复合故障预测动态建模方法”、“基于 IPSec VPN的 Intranεt 组安全模型研究”等论文 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我校计算机科学与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 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专业的一门专业核心课,在人才知识结构和工程能力培养中起着 十分重要作用。十多年来,我校始终重视该课程的建设,在专业建设中,把该课程 放置到重要位置。多年来我们在课程建设上做了大量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获得 了多项教学成果奖,并被评为2009年陕西省精品课程 )教学研究与改革 教学改革的指导思想 遵循高等教育规律,更新教学观念、突破传统教学模式,以课程队伍建设为基础 以提高能力和素质为目标,以改革教学模式和教学方法为重点,通过系列化教材建 设、精细的课程设计、完善的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方案和丰富的教学资源,培养能够 革与研满尺信息化建设和较件产业需要的工程应用型高级专门人才 究 2.学科研究与教学研究 信息系统工程是信息科学技术学科的重要分支学科。该学科从20世纪70年代创 立以来,发展极为迅速,但学科的理论体系和学科内容仍处在硏究和发展过程中 该学科具有广阔的应用背景和社会需求,在信息化建设过程,大量的信息系统工程 项目的开发和应用,要求学科理论研究的深化和学科体系的形成。信息系统工程是我 校计算机学院的三个学科方向之一,经过多年积累,在这个方向形成了显著的学科 特色。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作为本科课程,要集中反映这个学科的核心内容和发展 动态,并承担着培养学生信息系统工程素养,掌握信息系统开发、管理、维护和应 用能力的任务。多年来,我们把学科研究和课程建设有机统一起来,及时把学科研 究的成果反映到课程内容之中,同时又把课程教学过程提出的冋題作为学科硏究的
问题。先后发表“信息系统结构研究”,“信息系统体系结构探讨”、“信息系统业务 模型硏究”、“信息系统欻据迁移方法硏究与应用”等40多篇硏究论文,我们把对学 科研究的成果有及时反映到课程教学内容中。例如,信息系统体系结构、信息系统 业务对象模型、信息系统类型、信息系统功能逻辑设计等教学内容中就有着我们自 己的研究成果和学术见解。课程组承担了“网络化钻井企业资料计划系统的研究” “点对点模式分布式数据库系统体系结构硏究”,“航天科硏事业单位财务软件”,“陕 西红十字血液中心血务系统”,“克拉玛依炼油厂综合信息系统”等40多项信息系统 项目的研究和开发,其中一部分研究和开发成果被我们作为教学案例引入到教学过 程之中,极大地促进了课程建设。 3.系列化教材建设 课程改革的核心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教材是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的集中 体现,信息系统工程学科具有交叉学科多、体系复杂、发展迅速等特点,在本世纪初 国内缺乏能够全面反映学科内容最新发展,又精到、简明的好教材。根据这种现状, 课程组确定了对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进行深入硏究,教材建设既作为课程建设的一项 紧迫任务,又作为带动课程体系和课程内容改革的关键,在教材中充分体现课程体系 和内容改革的成果。经过多年努力,我们在教村建设方面取得了显著成绩,编写并出 版了以“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村《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为代表的面向计算机科学 技术、软件工程、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不同专业,本科、三本、专升本 和高职等不同层次的系列化教材 4.教学模式的研究与创新 本课程有学科发展快、综合知识多、工程实践性强等特点,以课堂教学为主的传 统教学模式不能满足课程目标要求。根据课程特点,我们在教学模式上进行了大胆探 索和创新,采用了课堂讲授、案例引导和项目实做的一体化教学模式。教师在课堂上 主要传授课程的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对信息系统规划、需求分析、系统 设计等工程性和方法性较强的教学内容将引用必要的工程项目作为案例来讲解,增强 学生对信息系统项目开发过程和开发技术的理解;课程又安排学生组成项目组跟踪课 程教学过程,完成信息系统项目的开发模拟 教学方法创新 信息系统工程实践能力培养是本门课程的重点,经过多年的研究和实践,我们逐 步设计出一套包括项目实践法、案例教学法、项目报告法等方法的一体化、全景式工 程实践综合教学方法。项目实践法围绕着一个信息系统工程项目展开,但它又通过课 程的四个实验来完成。利用案例教学来指导项目实践,通过这些案例的教学,使学生 直接学习到信息系统项目的具体开发方法,反过来指导自已的项目实践。项目报告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