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程地质成因演化论的要点 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是内外动力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并 随着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演化而演变着。 大地构造环境控制着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岩性 与结构。 作用于岩石圈表层的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 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受自然地理环境 的制约。外动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形地貌分异、表层沉积 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以及物理地质现象和地质条件因素 的组合。由此可见,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工程地质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综合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集成要素,它们控制着工程地质 条件的复杂程度、优劣以及与其对应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
工程地质成因演化论的要点 • 工程地质条件的形成是内外动力作用综合作用的结果,并 随着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演化而演变着。 • 大地构造环境控制着内动力地质作用的性质和强度,岩性 与结构。 • 作用于岩石圈表层的风化作用、剥蚀作用、搬运作用、沉 积作用和固结成岩作用等外动力地质作用受自然地理环境 的制约。外动力地质作用造成了地形地貌分异、表层沉积 与水文地质条件的差异以及物理地质现象和地质条件因素 的组合。由此可见,外动力地质作用在工程地质中有着举 足轻重的意义和作用。 • 综合内外动力地质作用的集成要素,它们控制着工程地质 条件的复杂程度、优劣以及与其对应的关键工程地质问题
657075808s9095100105110115120°125130135 02 20 +l-4 mmy Oic 2 15 【现代地表运动矢量图(GPs结果)( Wang et al.,2001)】
【 现代地表运动矢量图(GPS结果)(Wang Q et al.,2001)】
西部:新生代两大陆碰撞引发大规模地壳挤压縮短,岩石 围增厚和高原拾升 家部:出现地幔隆起,大规模陆内伸展。岩石團减簿,地 亮汎降,盆地充填
新生代两大陆碰撞引发大规模地壳挤压缩短,岩石 圈增厚和高原抬升 西部: 东部: 出现地幔隆起,大规模陆内伸展,岩石圈减薄,地 壳沉降,盆地充填
从工程地质成因演化论看 我国松散层分布规律 什么是工程地质成因演化论 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气候分区及其形成因素 地壳表层沉积物的变化 松散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区域性特征
一、从工程地质成因演化论看 我国松散层分布规律 • 什么是工程地质成因演化论 • 我国地貌轮廓的基本特征 • 气候分区及其形成因素 • 地壳表层沉积物的变化 • 松散层水文地质条件的区域性特征
我国地貌轮廓基本特征 缓阶梯 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 4500m。 二级阶梯:青癫高原东缘至大兴安岭一太行山 巫山一雪风山之间,高山、高原和大盆地, 海拔一般1000—200m。盆地部分低于500m。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三级阶梯:大兴安岭一太行山一巫山一雪风山 以东至滨海之间宽广的平原和丘陵。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海拔 500m以下
我国地貌轮廓基本特征 • 西高东低,三级阶梯 • 一级阶梯: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平均海拔 4500m。 • 二级阶梯:青藏高原东缘至大兴安岭-太行山 -巫山-雪风山之间,高山、高原和大盆地, 海拔一般1000-2000m。盆地部分低于500m。 塔里木盆地、准噶尔盆地、四川盆地、内蒙古 高原、黄土高原、云贵高原。 • 三级阶梯:大兴安岭-太行山-巫山-雪风山 以东至滨海之间宽广的平原和丘陵。东北平原、 华北平原、长江中下游平原、东南丘陵。海拔 500m以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