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TU=1500 MTU =512 RI D=121 ID=121/R2L MTU=256 ID=121 D=121 4 M=1 OS=0 OS=0 OS=00S=96 TL=1500 TL=512 TL=256TL=512 ID=121 ID=121 ID=121 4 拆分示意图 M=1 OS=64 OS=32 OS=128 TL=512 =256 512 ID=121 ID=121I=121 4 M=0 OS=128 OS=64 OS=0 TL=512 TL=256T=160
拆分示意图 ID=121 4 M=0 OS=0 TL=1500 ID=121 4 M=1 OS=0 TL=512 ID=121 4 M=1 OS=64 TL=512 ID=121 4 M=0 OS=128 TL=512 ID=121 4 M=1 OS=0 TL=256 ID=121 4 M=1 OS=32 TL=256 ID=121 4 M=1 OS=64 TL=256 ID=121 4 M=1 OS=96 TL=512 ID=121 4 M=1 OS=128 TL=512 ID=121 4 M=0 OS=0 TL=160 MTU=1500 R1 MTU=512 R2 MTU=256
4,2IP协议 说明 1)如果有一个或多个分段没有到达,IP不 能恢复,它只简单的放弃 2)应避免分段,可考虑让主机执行一个避 免分段的进程“路径MTU发现”,先找到 发送方到接收路径上MTU最小的链路,然后 发方发送足够小的分组,使其能够在沿途 不必分段
4.2 IP协议 说明: 1)如果有一个或多个分段没有到达,IP不 能恢复,它只简单的放弃. 2)应避免分段,可考虑让主机执行一个避 免分段的进程“路径MTU发现”,先找到 发送方到接收路径上MTU最小的链路,然后 发方发送足够小的分组,使其能够在沿途 不必分段
附:常见MTU值表 协议 MTU 超级通道( Hyperchannel1) 65536 令牌环(16Mbps) 17914 令牌环(4Mbps) 4464 FDDI 4352 以太网 1500 X.25 576 PPP 296 注:MTU的值可以取默认值,也可由用户配置,但配 置的值不能超过物理网络规定的最大值
附:常见MTU值表 协议 MTU 超级通道(Hyperchannel) 65536 令牌环(16Mbps) 17914 令牌环(4Mbps) 4464 FDDI 4352 以太网 1500 X.25 576 PPP 296 注:MTU 的值可以取默认值,也可由用户配置,但配 置的值不能超过物理网络规定的最大值
42IP协议 问题:在链路上传送的是否是IP格式的数据帧? 不是,因为既然I协议是网络层的协议, 而链路上传送的只能是以某种数据链路层协议 格式封装的帧,因此不可能是IP格式的数据 这就导致一个新的问题出现: 假设在以太网上,网络以载波侦听方式工 作,网络中的每台主机都在监听链路上数据中 的MAC地址,那么某主机A如何将数据发送到 IP地址为 XXX。XXX。 XXX. XXX 的某主机B呢? 换句话说,地址是如何转换的呢?
4.2 IP协议 问题:在链路上传送的是否是IP格式的数据帧? 不是,因为既然IP协议是网络层的协议, 而链路上传送的只能是以某种数据链路层协议 格式封装的帧,因此不可能是IP格式的数据。 这就导致一个新的问题出现: 假设在以太网上,网络以载波侦听方式工 作,网络中的每台主机都在监听链路上数据中 的MAC地址,那么某主机A如何将数据发送到 IP地址为xxx.xxx.xxx.xxx的某主机B呢? 换句话说,地址是如何转换的呢?
43地址转换(arp) 1.地址转换发生的位置 当I层的数据向下传到数据链路层时,必须 按数据链路层协议格式进行封装,在数据链路 层的帧格式中应当封装的是数据目的地的数据 链路层地址。这就要求IP与数据链路层之间发 生一个地址转换过程。 主机AP地址:1012510 MAC地址:8:0:2b:e4:b1:2 主机BP地址 10.1.25.17 MAC地址:8:0:2b:e4:b1:3
4.3 地址转换(arp) 1. 地址转换发生的位置 当IP层的数据向下传到数据链路层时,必须 按数据链路层协议格式进行封装,在数据链路 层的帧格式中应当封装的是数据目的地的数据 链路层地址。这就要求IP与数据链路层之间发 生一个地址转换过程。 主机A IP地址:10.1.25.110 MAC地址:8:0:2b:e4:b1:2 主机B IP地址:10.1.25.17 MAC地址:8:0:2b:e4:b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