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信息商品概述 2.1.1信息商品的定义 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信息 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信息商品起源—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即专 利法); 信息商品化—19世纪20年代美国咨询业发展 信息商品形成规模—20世纪60-80年代计算机、卫星 通讯出现。 应用信息经济学 吉林大学精品课程
2.1.1 信息商品的定义 信息商品是指用来交换,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信息 产品。它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 信息商品起源——1624年英国颁布《垄断法》(即专 利法); 信息商品化——19世纪20年代美国咨询业发展; 信息商品形成规模——20世纪60-80年代计算机、卫星 通讯出现
21信息商品概述 2.1.2信息商品的特征 1非物质性与信息性:无论信息存在于何种物质载 体,都表现为非物质的信息状态。 信息商品分两类:第一类信息商品能独立于原物质 载体而独立转移,信息产品可以交换,而其原来的物质 载体不需随其移动;第二类信息商品与物质载体融为一 体,必须随其原有的物质载体转移 应用信息经济学 吉林大学精品课程
2.1.2 信息商品的特征 1.非物质性与信息性:无论信息存在于何种物质载 体,都表现为非物质的信息状态。 信息商品分两类:第一类信息商品能独立于原物质 载体而独立转移,信息产品可以交换,而其原来的物质 载体不需随其移动;第二类信息商品与物质载体融为一 体,必须随其原有的物质载体转移
21信息商品概述 2.消费无损耗性: 第一类信息商品无论怎样转移和使用,都不会失 去使用价值和效用。第二类信息商品由于必须随其原 有的物质载体转移,所以当物质载体损害时,信息商 品本身也不存在了,但由实体表现的思想却保留下来, 作为再创造的源泉。 3.共享性与占有性: 物质产品具有占有性和转让性,占有是实现转手 的前提。第一类信息商品具有共享性;第二类信息商 品具有占有性。 应用信息经济学 吉林大学精品课程
2. 消费无损耗性: 第一类信息商品无论怎样转移和使用,都不会失 去使用价值和效用。第二类信息商品由于必须随其原 有的物质载体转移,所以当物质载体损害时,信息商 品本身也不存在了,但由实体表现的思想却保留下来, 作为再创造的源泉。 3. 共享性与占有性: 物质产品具有占有性和转让性,占有是实现转手 的前提。第一类信息商品具有共享性;第二类信息商 品具有占有性
21信息商品概述 4.累积性与再生性: 第一类信息商品可以保存、积累、传递,达到时 间点上的延续,满足后代人们的需要。信息商品在满 足人们需要和利用的同时,必然会生产出新的信息产 品,信息商品利用越多越广,效用发挥越充分,创造 出的新信息商品就越多。第二类信息商品所包含和体 现的思想或传统可能被继承、积累和发展,而且在继 承和发展中再生。但累积性和再生性不很鲜明和强烈。 应用信息经济学 吉林大学精品课程
4. 累积性与再生性: 第一类信息商品可以保存、积累、传递,达到时 间点上的延续,满足后代人们的需要。信息商品在满 足人们需要和利用的同时,必然会生产出新的信息产 品,信息商品利用越多越广,效用发挥越充分,创造 出的新信息商品就越多。第二类信息商品所包含和体 现的思想或传统可能被继承、积累和发展,而且在继 承和发展中再生。但累积性和再生性不很鲜明和强烈
21信息商品概述 2.1.3信息商品的转化条件和生产过程 1.信息、信息产品转化为信息商品的条件 (1)劳动产品 (2)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3)可以用来交换 问题: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 经济信息、市场信息、企业内部经济信息、公共信 息、个人文摘卡片是不是信息商品? 应用信息经济学 吉林大学精品课程
1. 信息、信息产品转化为信息商品的条件 2.1.3 信息商品的转化条件和生产过程 (1)劳动产品 (2)能够满足人们的某种需要 (3)可以用来交换 问题:政治信息、军事信息、文化信息、科技信息、 经济信息、市场信息、企业内部经济信息、公共信 息、个人文摘卡片是不是信息商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