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自 读读写写 各揩碟捆 咳嗽调美纹肉 崭全核对草率洗杀悠然吩咐 抹杀疙瘩 深恶痛绝不以为然 介词 把书(送去) 向我(点头 往那边(走) 沿河边(跑步) 从昨天(开始) 比前几天(热) 上面的短语你可能经常在说在用,你能说出它们语言结构上的特点吗? 加点的词都是介词,它们都没有单独使用,而是跟名词或代词结合在一起组 成短语,表示对象、方向、地点、时间、比较等。以下是一些常用的介词: 自、从、以、当、为、按照,由于、对于、为了、到, 和、跟、把、比、在、关于,除了、同、对、向、往、朝……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4孙权劝学 资治通鉴 预习 你知道“吴下阿蒙”和“刮目相待”的意思吗?这两个成语就出自木 文。参考注释,大致读懂课文,了解文章所讲的故事 朗读课文,注意读出文中人物说话的语气 初,权谓吕蒙2曰:“卿3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蒙辞5以军中多务 权曰:“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士邪3!但当涉猎,见往事耳。卿言多务 孰若孤?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蒙乃始就学。及鲁肃过寻阳,与 蒙论议,大惊曰:“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蒙曰:“土别三日 即更刮目相待,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肃遂拜蒙母,结友而别 ①节选自《资治通鉴》卷六十六(中华书局19569(博士)专掌经学传授的学官。 年版)。题目是编者加的。孙权(182-252) 字仲谋,吴都富春(今浙江富阳)人,三国 00(邪(ye)语气词,后写作“耶” 时吴国的创建者。《资治通鉴》,北宋司马光 ①(但)只,只是 主持编纂的一部编年体通史,记载了从战国 12(涉猎)粗略地阅读。 到五代共1362年间的史事。司马光(1019 03(见往事)了解历史。见,了解。往事,指历史 1086),字君实,陕州夏县(今属山西)人, 00(及)到,等到 北宋政治家、史学家 15(过)经过 2)(吕蒙(178-219)字子明,汝南富陂(今安 徵阜南东南)人,东汉末孙权手下的将领 06(寻阳)古县名,治所在今湖北黄梅西南 ①D(今者)如今,现在 aing 180 间也以“卿”为爱称 代君对臣的爱称。朋友、夫 0 才略)才干和谋略 4(当涂)当道,当权。 非复)不再是 2(吴下 ⑤(辞)推托 21 阿蒙〕 指吴县,今江苏苏州 6(务)事务 ⑦(孤)古时王侯的自称 ②(更)重新 吕蒙的小名 阿,名词词头 23(刮目相待)拭目相看,用新的眼光看待 8(治经)研究儒家经典。经,指《易》《书)0(大兄)长兄,这里是对朋友辈的敬称。 诗》《礼》《春秋》等书 刮,擦拭 答(见事)知晓事情。 阅读 第 单元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思考探究 朗读课文,理解大意。说说孙权为什么要劝吕蒙学习,又是怎样说服吕蒙的 二课文是怎样表现吕蒙学识进步的?吕蒙的变化对你有什么启示? 诵读下列句子,体会加点词所表示的语气。 1.孤岂欲卿治经为博土邪! 2.但当涉猎,见往事耳。 3.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G 积累拓展 四文言文中的称谓语非常丰富,有自称,有他称(除一般他称,又有爱称、敬 称等)。说说下列句中加点的称谓语分别属于哪种情况。课外再搜集一些 1.卿今当涂掌事,不可不学! 2.孤常读书,自以为大有所益 3.卿今者才略,非复吴下阿蒙! 4.大兄何见事之晚乎! 五参考下面的提示,把课文翻译为现代汉语 翻译提示 留—一国号、年号、地名、书名、人名等可以保留,直接使用; 替—用现代汉语双音词替换古代汉语单音词; 调—一调整语序,使其符合现代汉语的表达习惯; 补—一补充省略部分,使意思完整; 删—一删去无实在意义的词,不译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6写作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写出人物的精神 我们知道写人有一些见的方法,如外貌描写、语 描写、动作描写、神态 等。通过这些描写,可以穷形尽相,尽显人物之形;还可以以形写神,使人物之神跃 然纸上。比如《说和做一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 一文,写闻一多“昂首挺胸 ,长 须飘飘”,刻画出闻先生参加游行时的外貌特点,令人感受到他的大无畏精神。可以 说,写人物的外在特点,也能写出内在的精神。 还记得上个学期我们 学过的《写人要抓住 点》吗?别忘了回顾以 前学过的知识 口头 精神品 那么,要写出人物的精神,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呢? 首先,可以抓住典型细节来表现人物的精神风貌。一个人的内在品质和精神追求 往往在细节处得以彰显。如《说和做—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钻 研学问时专注认真、锲而不舍的精神就是通过他头发凌乱、书桌上“众物腾怨”等细 节来表现的。再如《回忆鲁迅先生(节选)》一文,通过对鲁迅日常生活中一些预事 的细腻描述,展现了一个伟大人物的平凡生活,让人看到了更富人情味、更加真实的 鲁迅先生 其次,可以借助一些写作手法来加以突出、强调。如对比、衬托、正面描写与侧 面描写相结合等,都可以起到揭示和突显人物精神的作用。如《邓稼先》一文,将矿 稼先与美国“原子弹之父”奥本海默进行对比,鲜明地表现了邓稼先忠厚朴实的气质 和老无私心、甘于奉献的品格 另外,还可以借助一些抒情、议论的句子,对人物的精神品质进行点睛式的概 24 写作 第一 单元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 括。如《邓稼先》中,“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 的儿子”,“稼先为人忠诚纯正,是我最敬爱的挚友。他的无私的精神与巨大的贡献是 你的也是我的永恒的骄傲”,就深刻而准确地点出了邓稼先的精神品格。又如《说和 做—一记闻一多先生言行片段》中,“闻一多先生,是卓越的学者,热情澎湃的优秀 诗人,大勇的革命烈士”,“他,是口的巨人。他,是行的高标”,对闻一多先生的一 生做了高度的评价,也是对全文的总结。这些精彩的抒情和议论,提炼了人物的精神 品质,也对文章主旨起到了升华的作用。不妨细细揣摩,写作时尝试模仿。 写作实践 也许闭上眼睛你都能想出好朋友的样貌,写出他的外在特征也不难,但你还能写 出他的性格与气质吗?以《我的好朋友》为题,写一个200字左右的片段。 提 1.注意,这次重点是要写出人物的性格和精神气质。当然,也需要对他进 行外貌、动作、语言等的描写,这些方法运用得好,可以有效突显人物的精神 气质。 2.可以借助正面描写、侧面描写等手法,注意在细节中展现他的性格品质。 生活中,我们难免会与人发生争论。有时候,只是两个人参与;有时候,则是数人 参加。调动你的生活经验,以《争论》为题,写一篇作文,描摹争论中人们的不同 表现。不少于500字。 提示: 1.设置场景和争论点,回忆争论时人们的动作、语言、神态,抓住人们的 不同精神气质和个性展开描摹。 2.可以通过对比、衬托等手法来刻画人物,写出他们在争吵中的不同表现。 3.不妨深入人物内心,想象他的心理,尝试进行心理描写。 生活中我们会遇到各种各样的人,有的让你尊敬,有的让你佩服,有的让你感 动,有的让你叹息…以《这样的人让我 》为题,写一篇作文。不少于 500字。 提示 1.题目横线处应该填上一个能体现自己情感态度的词语。 2.“这样的人”可以是你热悉的人,比如你的同学、邻居,也可以是陌生的
微信搜索公众号:我是好教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