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2/O除磷工艺 工艺流程 工艺特点 ■影响因素 ■工艺设让
A2/O除磷工艺 ◼ 工艺流程 ◼ 工艺特点 ◼ 影响因素 ◼ 工艺设计 返回
A2/O除磷工艺流程 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池可吸收去除一部分有机物,同时释 放出大量磷,然后混合液流入后段好氧池,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氧 同时聚磷菌将变本加厉 地摄取污水中的磷,通 放 高磷污泥而使污水中的磷得到有效丟除。污泥中磷的含量2.5%以上。 BOD5=90%;P=(70~80)%;磷的出水浓度<1mg/L ATP+H2O→ADP+H3PO2+能量ADP+H3PO4+能量→ATP+H2 (H3PO4用于合成聚磷酸盐) 发酵产酸菌将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低分子脂肪酸类有机物, 聚磷菌才能加以利角以合成PB或通过PHB的降解来过量援取磷,当 发酵产酸菌的作用受到抑制时(如NO3一存在),则P降低 PHIB-聚β羟基丁酸(PB)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将其体内 存的聚磷酸盐分解,以提供能量摄取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合成并 存PHB。 生物除磷基本原理: 在好氧状态 降解经聚磷菌所合成并储存的PIB,并放 毙暠 以使聚磷菌过量摄取磷,将磷以聚合磷酸盐形式贮存菌体内而 璘污泥
A2/O除磷工艺流程 回流污泥中的聚磷菌在厌氧池可吸收去除一部分有机物,同时释 放出大量磷,然后混合液流入后段好氧池,污水中的有机物得到氧化 分解,同时聚磷菌将变本加厉地、超量地摄取污水中的磷,通过排放 高磷污泥而使污水中的磷得到有效去除。污泥中磷的含量2.5%以上。 ηBOD5≥90%;ηP=(70~80)%;磷的出水浓度<1.0mg/L ATP+H2O→ADP+H3PO2+能量 ADP+ H3PO4+能量→ATP+H2O (H3PO4用于合成聚磷酸盐) 发酵产酸菌将废水中的大分子物质降解为低分子脂肪酸类有机物, 聚磷菌才能加以利用以合成PHB或通过PHB的降解来过量摄取磷,当 发酵产酸菌的作用受到抑制时(如NO3-存在),则ηP降低。 PHB-聚β羟基丁酸(PHB)聚磷菌在厌氧条件下,能够将其体内 储存的聚磷酸盐分解,以提供能量摄取废水中溶解性有机物,合成并 储存PHB。 生物除磷基本原理: 在好氧状态下,降解经聚磷菌所合成并储存的PHB,并放 出能量以使聚磷菌过量摄取磷,将磷以聚合磷酸盐形式贮存菌体内而 形成高磷污泥。 返回
A2/O除磷工艺特点 1.工艺流程简单,无混合液回流,其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较 低,同时厌氧池能保持良好的厌氧状态 2.在反应池内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一般为3~6h,其中厌氧池 1~2h,好氧池2~4h。 3.沉淀污泥含磷率髙,一般(2.5~4)%左右,故污泥效好 4.混合液的SⅥI<100,易沉淀,不膨胀 余污次=(70-80)%:当P/BOD5比值高,剩 5.nBOD≥90%; ,使ηP难以提高。 6.沉淀池应及时排泥和污泥回流,否则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 产生磷的释放,降低ηP 7反应池内X=2700~3000mg/
A2/O除磷工艺特点 1. 工艺流程简单,无混合液回流,其基建费用和运行费用较 低,同时厌氧池能保持良好的厌氧状态。 2. 在反应池内水力停留时间较短,一般为3~6h,其中厌氧池 1~2h,好氧池2~4h。 3. 沉淀污泥含磷率高,一般(2.5~4)%左右,故污泥 效好。 4. 混合液的SVI<100,易沉淀,不膨胀 5. ηBOD≥90%;ηP=(70~80)%;当P/BOD5比值高,剩 余污泥产量小,使ηP难以提高。 6. 沉淀池应及时排泥和污泥回流,否则聚磷菌在厌氧状态下, 产生磷的释放,降低ηP。 7. 反应池内X=2700~3000 mg/L 返回
A2/O除磷工艺影响因素 1.DO厌氧池DO(02~0.3mg/L)→0,NOx-→0,以保证严格的厌氧状 好氧池:DO≥2mg/L 2在厌氧池BOD5/TP>(20~30),否则P下降。 3.在厌氧池NOX一:,因为N 会消耗水中有机物而抑制聚磷菌对磷 的释放,继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对磷的吸收。所以NC 不会影响除磷效果 当污水中COD/TKN≥10时,则NOⅹ-一N对生物除磷影响较小 4.污泥龄ts 因为A2/O工艺主要是通过排除富磷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所以除 磷效果与排放剩余污泥量多少直接有关。 5NS:NS较高,mP较好,一般NS>0.1 KgBOD5/ KgMLSS.d,其mP较高 6.温度:5~30℃其除磷效果较好。 >13℃时,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摄取与温度无关。 7.PH=6~8,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摄取都比较稳定。 运
A2/O除磷工艺影响因素 1. DO:厌氧池DO(0.2~0.3 mg/L)→0,NOX-→0,以保证严格的厌氧状 态 好氧池:DO≥2mg/L。 2. 在厌氧池 BOD5 /T-P>(20~30),否则ηP下降。 3. 在厌氧池 NOX-: 因为NOX-会消耗水中有机物而抑制聚磷菌对磷 的释放,继而影响在好氧条件下对磷的吸收。所以NOX--N<1.5~2 mg/L,不会影响除磷效果。 当污水中COD/TKN≥10时,则NOX--N对生物除磷影响较小。 4. 污泥龄ts 因为A2/O工艺主要是通过排除富磷剩余污泥而去除磷的,所以除 磷效果与排放剩余污泥量多少直接有关。 5. NS: NS较高,ηP较好,一般NS>0.1KgBOD5/KgMLSS.d,其ηP较高。 6. 温度:5~30℃其除磷效果较好。 >13℃时,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摄取与温度无关。 7. PH=6~8,聚磷菌对磷的释放和摄取都比较稳定。 返回
A2/O除磷工艺设计 1.设计参数 水力停留时间(h):厌氧段1~2h;好氧段2~4h总的生化反应 池停留时间3~6h (2)厌氧池:DO-0(0.2~0.3mg/L);NOX-O0, 好氧池:DO:2mg/L (3)进水中S-P/S-BOD≤0.06 (4)反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X=2700~3000mg/L (5)污泥负荷率 0.18 KoBOL5/ KgMLSS.d≥NS≥0.1 KgBOL5/ KgMLSS.d (6)好氧池的IKN/MSS<005 KotKA/ KgMLSS.d (7)污泥回流比R=(50~100)% (8)二沉池沉淀污泥中磷的含量在2.5%以上。 从污水中去除的磷总量应等于排放剩余污泥所带出的磷量
A2/O除磷工艺设计 1. 设计参数 (1)t-水力停留时间(h):厌氧段1~2h;好氧段2~4h总的生化反应 池停留时间3~6h。 (2)厌氧池:DO→0(0.2~0.3 mg/L);NOX--O→0, 好氧池:DO:2mg/L (3)进水中S-P/S-BOD≤0.06 (4)反应池混合液污泥浓度X=2700~3000 mg/L (5)污泥负荷率NS: 0.18KgBOD5/KgMLSS.d≥NS≥0.1KgBOD5/KgMLSS.d (6)好氧池的TKN/MLSS < 0.05 KgTKN/KgMLSS.d (7)污泥回流比R=(50~100)% (8)二沉池沉淀污泥中磷的含量在2.5%以上。 从污水中去除的磷总量应等于排放剩余污泥所带出的磷量。 2. 设计计算 返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