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次级精母细胞(secondary spermatocyte)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2m,核圆,染 色深 ·核型:23,XY(2nDNA)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DNA复制)形成2个精 子细胞
(3)次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细胞 (secondary secondary spermatocyte spermatocyte) •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12 µm ,核圆,染 色深 • 核型:23,X / Y(2n DNA) •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 经第二次减数分裂(无DNA复制)形成2个精 子细胞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像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 细胞;S精子细胞;▲支持细胞,I睾丸间质细胞)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像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像 (↓↓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 细胞 ;S 精子细胞;▲支持细胞; 精子细胞;▲支持细胞;I 睾丸间质细胞) 睾丸间质细胞)
> (4)精子细胞(spermatid)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8m,核圆, 染色质细密 ·核型:23,XIY(1nDNA)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 杂的形态变化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即 精子形成
(4)精子细胞 (spermatid spermatid) •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 形态:位于近腔侧,直径8 µm ,核圆, 染色质细密 • 核型:23,X / Y(1n DNA) •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 精子形成:精子细胞不再分裂,经过复 杂的形态变化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即 杂的形态变化转变为蝌蚪状的精子,即 精子形成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像 (↓↓精原细胞;↓初级精母细胞;△次级精母 细胞;S精子细胞;▲支持细胞,I睾丸间质细胞)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像 生精小管和睾丸间质光镜像 (↓↓ 精原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初级精母细胞 ;△次级精母 细胞 ;S 精子细胞;▲支持细胞; 精子细胞;▲支持细胞;I 睾丸间质细胞) 睾丸间质细胞)
·精子形成(spermiogenesis)的变化 ①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精子头 ②高尔基复合体→顶体(acrosome) ③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9+2微管,尾部) ④线粒体聚集→线粒体鞘 ⑤残余细胞质脱落 ⑥胞膜包在精子表面,称精子质膜
• 精子形成 (spermiogenesis spermiogenesis)的变化 ①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精子头 核染色质高度浓缩→精子头 ②高尔基复合体→顶体( ②高尔基复合体→顶体(acrosome acrosome) ③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 中心粒微管延长→轴丝( 9+2微管,尾部) ④线粒体聚集→线粒体鞘 ⑤残余细胞质脱落 ⑤残余细胞质脱落 ⑥胞膜包在精子表面 ⑥胞膜包在精子表面,称精子质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