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特点:传送效率低,有20%--30%的辅助信息(起始位、奇 偶校验位、停止位),传送速率低≤19.2Kbps(波特率) 6.波特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是衡量数据 传送速率的指标。例如数据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而每一个 字符为10位,则其传送的波特率为10×120=1200字符/秒= 1200波特(bps)。国际上规定的标准波特率为110、300、600、 1200、1800、2400、4800、9600、19200bps(位/秒)。 注:异步通信是按字符传输的,接收设备在收到起始信号之后 只要在一个字符的传输时间内能和发送设备保持同步就能正确 接收。下一个字符起始位的到来又使同步重新校准。 、同步通信 1.同步通信:以一个帧为传输单位,每个帧中包含有多个字符 在通信过程中,每个字符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而且每个字 符中各相邻位代码间的时间间隔也是固定的。同步通信的数据 格式如下页图所示
5. 特点:传送效率低,有20%----30%的辅助信息(起始位、奇 偶校验位、停止位),传送速率低≤19.2Kbps(波特率)。 6. 波特率:表示每秒钟传送的二进制数据的位数。是衡量数据 传送速率的指标。例如数据传送速率为120字符/秒,而每一个 字符为10位,则其传送的波特率为10×120=1200字符/秒= 1200波特(bps)。国际上规定的标准波特率为110、300、600、 1200、1800、2400、4800、9600、19200 bps(位/秒)。 注:异步通信是按字符传输的,接收设备在收到起始信号之后 只要在一个字符的传输时间内能和发送设备保持同步就能正确 接收。下一个字符起始位的到来又使同步重新校准。 三、 同步通信 1. 同步通信:以一个帧为传输单位,每个帧中包含有多个字符。 在通信过程中,每个字符间的时间间隔是相等的,而且每个字 符中各相邻位代码间的时间间隔也是固定的。同步通信的数据 格式如下页图所示
2.同步通信的数据格式: 同步宇符 数据块 同步宇符 数据1数据2数据校验字符1校验字符2「 3同步通信的规程:有以下两种 (1)面向比特(bi型规程:以二进制位作为信息单位。现代计算 机网络大多采用此类规程。最典型的是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通信规程。 (2)面向字符型规程:以字符作为信息单位。字符是EBCD码或 ASCI码。最典型的是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控制规程(BSC规程) 在这种控制规程下,发送端与接收端采用交互应答式进行通信
3. 同步通信的规程:有以下两种 (1)面向比特(bit)型规程:以二进制位作为信息单位。现代计算 机网络大多采用此类规程。最典型的是HDLC(高级数据链路控制) 通信规程。 (2)面向字符型规程:以字符作为信息单位。字符是EBCD码或 ASCII码。最典型的是IBM公司的二进制同步控制规程(BSC规程)。 在这种控制规程下,发送端与接收端采用交互应答式进行通信。。 2. 同步通信的数据格式:
4.特点:传送效率高,一次传送多个字符,传送速率高,可达 500Kbps以上。 5.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P32) 为了保证发送的数据和接收的数据保持一致,串行通信中 每一位二进制数的持续时间必须是固定的。因此,在发送端和 接收端必须有一个时钟来定时,它们分别称为发送时钟和接收 时钟。 (1)发送时钟:并行的数据序列被送入移位寄存器,然后通过 移位寄存器由发送时钟进行移位(变成串行数据)输出,数据 位的时间间隔可由发送时钟周期来划分 (2)接收时钟:将串行数据序列逐位移入移位寄存器而装配为 并行数据序列的过程
4. 特点:传送效率高,一次传送多个字符,传送速率高,可达 500Kbps以上。 5. 发送时钟和接收时钟(P362) 为了保证发送的数据和接收的数据保持一致,串行通信中 每一位二进制数的持续时间必须是固定的。因此,在发送端和 接收端必须有一个时钟来定时,它们分别称为发送时钟和接收 时钟。 (1)发送时钟:并行的数据序列被送入移位寄存器,然后通过 移位寄存器由发送时钟进行移位(变成串行数据)输出,数据 位的时间间隔可由发送时钟周期来划分。 (2)接收时钟:将串行数据序列逐位移入移位寄存器而装配为 并行数据序列的过程
发送器与接收器 并串变换寄存器 通信线路 串并变换寄存器 发送 接收 控制 发送 时钟 时钟 发送缓冲器 接收缓冲器 接收 控制 CP CPU 发送数据 接收数据 发送器 接收器
发送缓冲器 接收缓冲器 并串变换寄存器 串并变换寄存器 ……... ……….. …….. 通信线路 C P U 发送数据 C P U 接收数据 ………... ……….. 发送 时钟 接收 时钟 接收 控制 发送器 接收器 发送器与接收器 发送 控制
(3)异步通信中的时钟要求 异步通信一帧信息的长度为10-1位,在起始位之后,接收 时钟只要在接收这些位期间内能够和发送时钟保持同步,就可以正 确接收数据。所以:异步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可有自己独立的 时钟。 要求:发送时钟与接收时钟的频率比位时钟频率(每一位的时间长 度)高出许多倍(如:16、64),以保证准确发现起始位前沿,对 每一位数据的采样都在该位的中点。 发送时钟、接收时钟的频率与波特率的关系为: 时钟频率=n×波特率,这时n可以是1,16,64等。 例如:用16倍时钟发送一位数据,接收时钟能在一位数据周期的 l/16的时间内决定出字符的开始,全部采样是以16倍位是时钟频率 为基础的。 过程:接收器在每个时钟的上升沿采样数据输入线,发现8个“0” (起始位的一半)认为是起始位(中点),以后每隔16个时钟周期 采样一次数据(中点)
(3)异步通信中的时钟要求 异步通信一帧信息的长度为10----11位,在起始位之后,接收 时钟只要在接收这些位期间内能够和发送时钟保持同步,就可以正 确接收数据。所以:异步通信中,发送端和接收端可有自己独立的 时钟。 要求:发送时钟与接收时钟的频率比位时钟频率(每一位的时间长 度)高出许多倍(如:16、64),以保证准确发现起始位前沿,对 每一位数据的采样都在该位的中点。 发送时钟、接收时钟的频率与波特率的关系为: 时钟频率=n×波特率, 这时n可以是1,16,64等。 例如:用16倍时钟发送一位数据,接收时钟能在一位数据周期的 1/16的时间内决定出字符的开始,全部采样是以16倍位是时钟频率 为基础的。 过程:接收器在每个时钟的上升沿采样数据输入线,发现8个“0” (起始位的一半)认为是起始位(中点),以后每隔16个时钟周期 采样一次数据(中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