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章数据存储的管理 5.1.1数据备份 (2)考虑备份窗口恢复窗口的时间差别,如果恢复窗 口较备份窗口长得多,需要采用整体备份一差量备份;否则, 可以采用整体备—增量备份策略; (3)确定磁带所需保留的周期; (4)计算对比设备性能表,选择合适的备份设备; (5)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备份软件及选件。 9数据复制和同步技术 目前存储市场主要有三种技术:DAS( 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存储)、NAS( 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 附加存储)、SAN( Storage Area Network存储区域网 1)NAS:简单灵活 NAS网络附加存储,即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 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 遍嘴顶
第5章 数据存储的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5.1.1数据备份 (2)考虑备份窗口/恢复窗口的时间差别,如果恢复窗 口较备份窗口长得多,需要采用整体备份—差量备份;否则, 可以采用整体备—增量备份策略; (3)确定磁带所需保留的周期; (4)计算对比设备性能表,选择合适的备份设备; (5)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合适的备份软件及选件。 9. 数据复制和同步技术 目前存储市场主要有三种技术:DAS(Direct Attached Storage,直接存储)、NAS(Network Attached Storage,网络 附加存储)、SAN(Storage Area Network 存储区域网)。 (1)NAS:简单灵活 NAS—网络附加存储,即将存储设备连接到现有的网络 上,提供数据和文件服务
第5章数据存储的管理 5.1.1数据备份 (2)SAN:高效可扩展 SAN存储区域网络,即通过特定的互连方式 连接的若干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单独的数据网络, 提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服务。 (3)SAN与NAS区别 区分SAN与NAS最简单的方法是二者在技术上 是如何实施的。NAS通常是一个服务器群:应用服 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等,存储设备易于附加在这个 系统上。SAN多部署于电子商务应用中,大量的数 据备份和其它业务需要在网上频繁地存储和传输; SAN可以从主网上卸掉大量的数据流量,可以使以 太网从数据拥塞中解脱出来。 遍嘴顶
第5章 数据存储的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5.1.1数据备份 (2)SAN:高效可扩展 SAN—存储区域网络,即通过特定的互连方式 连接的若干台存储服务器组成一个单独的数据网络, 提供企业级的数据存储服务。 (3)SAN与NAS区别 区分SAN与NAS最简单的方法是二者在技术上 是如何实施的。NAS通常是一个服务器群:应用服 务器、邮件服务器等等,存储设备易于附加在这个 系统上。SAN多部署于电子商务应用中,大量的数 据备份和其它业务需要在网上频繁地存储和传输; SAN可以从主网上卸掉大量的数据流量,可以使以 太网从数据拥塞中解脱出来
第5章数据存储的管理 5.1.2数据恢复 所谓数据灾难恢复技术就是计算机系统遭受误操作、病 毒侵袭、硬件故障、黑客攻击等事件以后,将数据从各种无 法读取的存储设备中拯救出来,从而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因此,它又被称为“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恢复原理上来说,数据恢复工具有两大类:一类在灾 难发生之前必须预装在系统之中,对硬盘操作进行记录,建 立索引或镜像,灾难发生之后可以根据索引或镜像恢复数据 由于恢复工具将硬盘数据信息保存起来,所以数据在遭到破 坏后可以得到快速完全的恢复。另一类工具则是利用了操作 系统执行分区、格式化、删除等操作的“伪操作性”,通过 磁盘智能扫描方式重建硬盘数据索引,达到替代手工操作 恢复损坏数据的目的。根据操作系统和磁盘存储技术的原理, 当发生数据灾难后,大部分的数据仍保留在硬盘上 遍嘴顶
第5章 数据存储的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5.1.2数据恢复 所谓数据灾难恢复技术就是计算机系统遭受误操作、病 毒侵袭、硬件故障、黑客攻击等事件以后,将数据从各种无 法读取的存储设备中拯救出来,从而将损失降低到最小程度。 因此,它又被称为“数据安全的最后一道防线。” 从恢复原理上来说,数据恢复工具有两大类:一类在灾 难发生之前必须预装在系统之中,对硬盘操作进行记录,建 立索引或镜像,灾难发生之后可以根据索引或镜像恢复数据。 由于恢复工具将硬盘数据信息保存起来,所以数据在遭到破 坏后可以得到快速完全的恢复。另一类工具则是利用了操作 系统执行分区、格式化、删除等操作的“伪操作性”,通过 磁盘智能扫描方式重建硬盘数据索引,达到替代手工操作, 恢复损坏数据的目的。根据操作系统和磁盘存储技术的原理, 当发生数据灾难后,大部分的数据仍保留在硬盘上
第5章数据存储的管理 5.1.2数据恢复 数据失效的类型 数据失效就是数据发生了错误不能被正确使用。数据失 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失效后的数据彻底无法使用,这种失 效称为物理损坏( Physical Damage);另一种是失效的数据仍 可以部分使用,但从整体上看,数据之间的关系是错误的, 这种失效称为逻辑损坏( Logical Damage) (1)常见的几种物理损坏包括: ①电源故障:由于电源故障造成设备无法使用 ②存储设备故障:安装时的无意磕碰、掉电、电流突然 波动、机械自然老化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存储设备故障。 ③网络设备故障:传输距离过长、设备添加与移动、传 输介质的质量问题和老化都有可能造成故障。 ④自然灾害:由水灾、火灾、地震等造成设备损坏,无 法使用。 遍嘴顶
第5章 数据存储的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5.1.2数据恢复 1. 数据失效的类型 数据失效就是数据发生了错误不能被正确使用。数据失 效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失效后的数据彻底无法使用,这种失 效称为物理损坏(Physical Damage);另一种是失效的数据仍 可以部分使用,但从整体上看,数据之间的关系是错误的, 这种失效称为逻辑损坏(Logical Damage)。 (1)常见的几种物理损坏包括: ①电源故障:由于电源故障造成设备无法使用。 ②存储设备故障:安装时的无意磕碰、掉电、电流突然 波动、机械自然老化等原因都有可能造成存储设备故障。 ③网络设备故障:传输距离过长、设备添加与移动、传 输介质的质量问题和老化都有可能造成故障。 ④自然灾害:由水灾、火灾、地震等造成设备损坏,无 法使用
第5章数据存储的管理 5.1.2数据恢复 ⑤操作系统故障:非法指令造成的系统崩溃,系统文件被 破坏导致无法启动操作系统等 ⑥数据丢失缺少文件或程序本身不完善导致程序无法运 (2)常见的几种逻辑损坏包括 ①数据不完整:系统缺少完成业务所必须的数据 ②数据不一致:系统数据是完全的,但不符合逻辑关 系 ③数据错误:系统数据是完全的,也符合逻辑关系,但 数据是错误的,与实际不符 2.数据失效的原因 造成数据失效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4类:自然灾害 硬件故障、软件故障(计算机病毒即属于软件故障)、人为原 因(包括误操作和恶意破坏)。其中软件故障和人为原因是数 据失效的主要原因。 遍嘴顶
第5章 数据存储的管理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5.1.2数据恢复 ⑤操作系统故障:非法指令造成的系统崩溃,系统文件被 破坏导致无法启动操作系统等。 ⑥数据丢失:缺少文件或程序本身不完善导致程序无法运 行。 (2)常见的几种逻辑损坏包括: ①数据不完整:系统缺少完成业务所必须的数据。 ②数据不一致:系统数据是完全的,但不符合逻辑关 系。 ③数据错误:系统数据是完全的,也符合逻辑关系,但 数据是错误的,与实际不符。 2. 数据失效的原因 造成数据失效的原因大致可以分为4类:自然灾害、 硬件故障、软件故障(计算机病毒即属于软件故障)、人为原 因(包括误操作和恶意破坏)。其中软件故障和人为原因是数 据失效的主要原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