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旅游业内部结构图式。陈传康认为:旅游经济结构 是建立在资源结构、旅游行为层次结构、旅游市场结构 和接待服务设施结构相互关系、作用基础上的彼此关系 是一种对应转换的关系,并具有复杂的反馈关系。区域 发展战略的目的,即建立一套相应风景资源的对应转换, 为旅游管理提供战略方向和相应对策。 旅游发展战略结构 凤景资源结构一接待服务措施结构 旅游行为层次结构旅游市场产业结构 旅游经济结构
旅游经济结构 第三,旅游业内部结构图式。陈传康认为:旅游经济结构 是建立在资源结构、旅游行为层次结构、旅游市场结构 和接待服务设施结构相互关系、作用基础上的彼此关系 是一种对应转换的关系,并具有复杂的反馈关系。区域 发展战略的目的,即建立一套相应风景资源的对应转换, 为旅游管理提供战略方向和相应对策。 旅游发展战略结构 风景资源结构 接待服务措施结构 旅游行为层次结构 旅游市场产业结构
第四,旅游形象策划。 陈传康认为:旅游开发必须将形象策划放在重要 位置,使旅游区以鲜明个性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旅游形象由理念基础(MI)、行为准则(BI)和视觉 形象(ⅥI)组成。在通过客源市场大众识别、旅游形 象定位方法、大众广告媒体、市场行销渠道、社会公关 等途径,为旅游点导入CI,实现旅游CI战略,建立有知 名度、美誉度、信任度和重游期望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 力的旅游品牌和名牌 总之,在陈传康旅游开发思想和开发实践的影响 下,旅游开发研究从资源探讨转向市场,从产品硏究转 向旅游经济整体和长远发展研究,使旅游开发研究步入 产业发展轨道,他堪称中国旅游开发学的奠基者。 同时,翻译过来的《游憩地理学》、《度假地的 开发与管理》和《森林旅游》。这三本书对我国旅游开 发研究和实践起着推动作用
第四,旅游形象策划。 陈传康认为:旅游开发必须将形象策划放在重要 位置,使旅游区以鲜明个性进入市场,参与市场竞争。 旅游形象由理念基础(MI)、行为准则(BI)和视觉 形象(VI)组成。在通过客源市场大众识别、旅游形 象定位方法、大众广告媒体、市场行销渠道、社会公关 等途径,为旅游点导入CI,实现旅游CI战略,建立有知 名度、美誉度、信任度和重游期望及具有较强市场竞争 力的旅游品牌和名牌。 总之,在陈传康旅游开发思想和开发实践的影响 下,旅游开发研究从资源探讨转向市场,从产品研究转 向旅游经济整体和长远发展研究,使旅游开发研究步入 产业发展轨道,他堪称中国旅游开发学的奠基者。 同时,翻译过来的《游憩地理学》、《度假地的 开发与管理》和《森林旅游》。这三本书对我国旅游开 发研究和实践起着推动作用
2、3旅游开发学研究的新阶段 1989年首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 开,并出版了系列论文集,广大旅游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 了旅游开发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旅游开发学。 1992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 范》,指导和推动了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研究。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颁布单位】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颁布日期】2003-2-24 【实施日期】2003-5-1 【法规分类】行业标准 【法规名称】旅游资源分类、调査与评价 1997年国家旅游局又出版《旅游规划工作纲要》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一一地方旅游规划指南》,对我国旅 游开发研究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近几年,各地都在大规模进行旅游开发,大量的开 发实践也不断丰富和推动这旅游开发理论的研究,但资源 开发毕竟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创建中的学科,需要年轻的我 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
2、3 旅游开发学研究的新阶段 1989年首届全国区域旅游开发学术研讨会在青岛召 开,并出版了系列论文集,广大旅游学者从不同角度阐述 了旅游开发的见解,丰富和发展了旅游开发学。 1992年国家旅游局颁布了《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 范》,指导和推动了旅游资源和旅游开发的研究。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颁布单位】 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 【颁布日期】 2003-2-24 【实施日期】 2003-5-1 【法规分类】 行业标准 【法规名称】 旅游资源分类、调查与评价 1997年国家旅游局又出版《旅游规划工作纲要》和 《旅游业可持续发展--地方旅游规划指南》,对我国旅 游开发研究和实践具有指导意义。 近几年,各地都在大规模进行旅游开发,大量的开 发实践也不断丰富和推动这旅游开发理论的研究,但资源 开发毕竟是一个年轻的正在创建中的学科,需要年轻的我 们不断努力学习和实践
第二章旅游资源 第一节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是旅游活动的客 体。一个地区或国家旅游资源的特色、丰度和分 布状况,直接影响吸引旅游者数量的多寡,关系 到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旅游资源概念的提出 1982年王立纲: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 的目的物,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凭借条件。 1983郭来喜凡能为旅游者提供观光游览、 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 察研究、寻根访祖、宗教朝拜、商务交往以及人 民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等,并具有开发价值者, 均可称为旅游资源
第二章 旅游资源 第一节 旅游资源的概念 旅游资源是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 和旅游生产力增长的潜力所在,是旅游活动的客 体。一个地区或国家旅游资源的特色、丰度和分 布状况,直接影响吸引旅游者数量的多寡,关系 到旅游业发展的前景。 一、旅游资源概念的提出 1982年王立纲:旅游资源是旅游者参观游览 的目的物,是旅游业存在和发展的凭借条件。 1983郭来喜凡能为旅游者提供观光游览、 知识乐趣、度假疗养、娱乐休息、探险猎奇、考 察研究、寻根访祖、宗教朝拜、商务交往以及人 民友好往来的客体与劳务等,并具有开发价值者, 均可称为旅游资源
1983年邓观利: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 因素均统称为旅游资源[4]。 1990年陈传康: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 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5]。 1986年孙文昌: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 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与社 会的实在物[6。 1993保继刚: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 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 物[7。 19%3年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编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产生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 以视为旅游资源[8]
1983年邓观利:凡是足以构成吸引旅游者的自然和社会 因素均统称为旅游资源[4]。 1990年陈传康:旅游资源是在现实条件下,能够吸引人们 产生旅游动机并进行旅游活动的各种因素的总和[5]。 1986年孙文昌:凡能激发旅游者旅游动机的,能为旅游业 所利用的,并由此而产生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自然与社 会的实在物[6]。 1993保继刚:旅游资源是指对旅游者具有吸引力的自然 存在和历史文化遗产以及直接用于旅游目的的人工创造 物[7]。 1993年国家旅游局资源开发司,中科院地理研究所主编, 中国旅游资源普查规范(试行稿):自然界和人类社会 凡能对旅游者产生吸引力,可以为旅游开发利用,并可产生 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环境效益的各种事物和因素,都可 以视为旅游资源[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