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LAN的网络结构 有中心一AP接入结构 AP Interne 所有移动站点通过中心站点(AP接入 般AP位置不动,实现站点的接入和到有线网的桥接 不考虑移动站点之间的直接通信 只考虑各站点与AP之间的直接通信 ■无线站点之间、无线站点到互联用户的通信都需通过AP转发 有中心的结构便于对用户的接入管理,更适合作WAN接 入网的结构 接入网技术
6 接入网技术 WLAN的网络结构 ◼ 有中心-AP接入结构 ◼ 所有移动站点通过中心站点(AP)接入 ◼ 一般AP位置不动,实现站点的接入和到有线网的桥接 ◼ 不考虑移动站点之间的直接通信 ◼ 只考虑各站点与AP之间的直接通信 ▪ 无线站点之间、无线站点到互联用户的通信都需通过AP转发 ▪ 有中心的结构便于对用户的接入管理,更适合作WLAN接 入网的结构 AP f Interne t
工作频段一中国 ■中国频谱管理 24~24835GHz,带宽:835MHz 信部无[2001]653号、信部无[2002]353号 发射功率:100/500mW 5725~5850GHz,带宽:125MHz 信部无[2002]277号 发射功率:500mW 接入网技术
7 接入网技术 工作频段 – 中国 ◼ 中国频谱管理 ◼ 2.4~2.4835GHz,带宽:83.5MHz ◼ 信部无 [2001] 653号、信部无 [2002] 353号 ◼ 发射功率:100/500 mW ◼ 5.725~5.850 GHz,带宽:125MHz ◼ 信部无[2002]277号 ◼ 发射功率:500 mW
82IEEE80211标准概要 ■标准概述 参考模型 Bss与Ess WLAN系统服务 ■STA接入过程 ■分片与重组 80211主要系列 接入网技术
8 接入网技术 8.2 IEEE802.11标准概要 ◼ 标准概述 ◼ 参考模型 ◼ BSS与ESS ◼ WLAN系统服务 ◼ STA接入过程 ◼ 分片与重组 ◼ 802.11主要系列
821IEE8021标准概述 1990年TEEE802委员会成立IEEE80211工作组 1997年6月公布标准 现行标准是IEEE80211-1999 IEEE80211标准全称 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标准包含的内容包括 基本的组网方式及结构 协议参考模型 MAC层协议、数据格式与数据传输 物理层技术 ■用户认证与信息安全 接入网技术
9 接入网技术 8.2.1 IEEE802.11标准概述 ◼ 1990年IEEE802委员会成立IEEE802.11工作组 ◼ 1997年6月公布标准 ◼ 现行标准是IEEE802.11-1999 ◼ IEEE802.11标准全称 ◼ 无线局域网介质访问控制和物理层规范 ◼ Wireless LAN Medium Access Control and Physical Layer Specifications ◼ 标准包含的内容包括 ◼ 基本的组网方式及结构 ◼ 协议参考模型 ◼ MAC层协议、数据格式与数据传输 ◼ 物理层技术 ◼ 用户认证与信息安全
822IEEE80211的参考模型佛 MAC SAP MAC Sublayer MAC Sublayer Management Entity PHY SAP 点旨 PLCP Sublayer PHY Sublayer Management PMD SAP Entity PMD Sublayer ■MAC子层 物理层,进一步分为两个子层 PLCP: 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tEE 层汇聚子层 PMD: Physica| Medium Dependent物理介质相关子 层 接入网技术
10 接入网技术 8.2.2 IEEE802.11的参考模型 ◼ MAC子层 ◼ 物理层,进一步分为两个子层 ◼ PLCP:Physical Layer Convergence Procedure 物理 层汇聚子层 ◼ PMD :Physical Medium Dependent 物理介质相关子 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