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1958年组装调试成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1959年 研制成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104机),1960年研制成通用电 子管计算机(107机),1964年推出第一批晶体管计算机,1971 年研制成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74年后DJS-130晶体管计算 机形成了小批量生产,1982年采用大、中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16 位的DJS-150机。1983年推出运算速度达一亿次的“银河I”巨型 计算机。1992年向量运算达到十亿次的“银河-Ⅱ”投入运行。 1997年“银河Ⅲ”投入运行。2001年2月17日,研制出“曙光 3000超级计算机,成为我国迄今性能最高的国产超级计算机, 其最高运算速度达每秒4032亿次、内存容量达168GB。 理真理理理有理丰主 上一页 下一页 回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 一 章:计 算 机 基 础 知 识 (5)我国计算机的发展概况 1958年组装调试成第一台电子管计算机(103机),1959年 研制成大型通用电子管计算机(104机),1960年研制成通用电 子管计算机(107机),1964年推出第一批晶体管计算机,1971 年研制成第三代集成电路计算机,1974年后DJS-130晶体管计算 机形成了小批量生产,1982年采用大、中规模集成电路研制成16 位的DJS-150机。1983年推出运算速度达一亿次的“银河-I”巨型 计算机。1992年向量运算达到十亿次的“银河-Ⅱ”投入运行。 1997年“银河-Ⅲ”投入运行。2001年2月17日,研制出“曙光 3000”超级计算机,成为我国迄今性能最高的国产超级计算机, 其最高运算速度达每秒4032亿次、内存容量达168GB
3.计算机发展趋势 目前计算机正朝着并行处理与人工智能两大方 向发展,但这除了要靠计算机技术本身的进步外, 还受到其他相关学科研究进展的制约,因此预计未 来第五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还有较长时间。 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鲜明特点是:体积缩小、重 量减轻、成本降低、可靠性能提高。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概括为四化:巨型化、 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理真理理理有理丰主 上一页 下一页 回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 一 章:计 算 机 基 础 知 识 3.计算机发展趋势 目前计算机正朝着并行处理与人工智能两大方 向发展,但这除了要靠计算机技术本身的进步外, 还受到其他相关学科研究进展的制约,因此预计未 来第五代计算机的实际应用还有较长时间。 计算机更新换代的鲜明特点是:体积缩小、重 量减轻、成本降低、可靠性能提高。 当前计算机的发展趋势概括为四化:巨型化、 微型化、网络化和智能化
113计算机的分类 (1)巨型机:运算速度快,每秒可达1亿次以上。 (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字长 32~64位,主存容量在几十兆字节左右。 (3)中型机:性能和规模处于大型机和小型机之间。 (4)小型机:结构简单、规模较小、操作简单、成本 较低 (5)微型机:简称微机或PC机。体积小、价格低 功能全、操作方便。 (6)工作站:就是一台高档微机。独特之处在于:易 于联网、有大量内存、配置大屏幕显示器和较强的网 络通信功能。 理真理理理有理丰主 上一页 下一页 回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 一 章:计 算 机 基 础 知 识 (1)巨型机:运算速度快,每秒可达1亿次以上。 (2)大型机:运算速度在100万~几千万次/秒,字长 32~64位,主存容量在几十兆字节左右。 (3)中型机:性能和规模处于大型机和小型机之间。 (4)小型机:结构简单、规模较小、操作简单、成本 较低 (5)微型机:简称微机或PC机。体积小、价格低、 功能全、操作方便。 (6)工作站:就是一台高档微机。独特之处在于:易 于联网、有大量内存、配置大屏幕显示器和较强的网 络通信功能。 1.1.3 计算机的分类
114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1.科学计算 46.娱乐与文化教育 +2.自动控制 7.产品艺术造型设计 3.信息处理 8.计算机通信 44.人工智能 49.电子商务 +5.计算机辅助设计 理真理理理有理丰主 上一页 下一页 回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 一 章:计 算 机 基 础 知 识 1.科学计算 2.自动控制 3.信息处理 4.人工智能 5.计算机辅助设计 1.1.4 计算机的应用领域 6.娱乐与文化教育 7.产品艺术造型设计 8.计算机通信 9.电子商务
12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 ⊕1.2.1微处理器CPU 中1.2.2总线结构 中1.2.3内部存储器 1.2.4主板 1.2.5外部存储器 1.2.6输入设备 +1.2.7输出设备 +1.2.8电源与机箱 1 理真理理理有理丰主 上一页 下一页 回本章首页
上一页 下一页 返回本章首页 第 一 章:计 算 机 基 础 知 识 1.2.1 微处理器——CPU 1.2.2 总线结构 1.2.3 内部存储器 1.2.4 主板 1.2.5 外部存储器 1.2.6 输入设备 1.2.7 输出设备 1.2.8 电源与机箱 1.2.9 微机硬件发展展望 1.2.10 软件系统 1.2 微型计算机系统的基本组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