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优先权的变化规律可描述为: 优先权=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由于等待时间与服务时间之和,就是系统对该作 业的响应时间,故该优先权又相当于响应比Rp。 据此,又可表示为: R=等待时间+要求服务时间响应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要求服务时间 等待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优先权 + = 优先权的变化规律可描述为: 由于等待时间与服务时间之和,就是系统对该作 业的响应时间,故该优先权又相当于响应比RP。 据此,又可表示为: 要求服务时间 响应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等待时间 要求服务时间 RP = + =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如果等待时间相同,短作业容易得到较高优先权。 长作业等待时间足够长后,也将获得足够高的优 先级。 如果要求服务时间相同时,作业的优先权决定与 其等待时间,实现的是先来先服务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 如果等待时间相同,短作业容易得到较高优先权。 ▪ 长作业等待时间足够长后,也将获得足够高的优 先级。 ▪ 如果要求服务时间相同时,作业的优先权决定与 其等待时间,实现的是先来先服务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例如:以下四个作业先后到达系统进入调度: 作业名到达时间所需CPU时间 作业10 20 作业25 15 作业310 作业4 15 10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例如:以下四个作业先后到达系统进入调度: 作业名 到达时间 所需CPU时间 作业1 0 20 作业2 5 15 作业3 10 5 作业4 15 10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FCF调度算法 平均作业周转时间T=(20+30+30+35)/4=38.75 平均带权作业周转时间W (20/20+30/15+30/5+35/10)/4=3.13 S/F调度算法: 调度顺序为作业1、3、4、2, 平均作业周转时间T=(20+15+20+45)/4=25 平均带权作业周转时间W= (20/20+15/5+25/10+45/15)/4=2.25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 FCFS调度算法: 平均作业周转时间 T = (20+30+30+35)/4 = 38.75 平均带权作业周转时间 W = (20/20+30/15+30/5+35/10)/4 = 3.13 ▪ SJF调度算法: 调度顺序为作业1、3、4、2, 平均作业周转时间 T=(20+15+20+45)/4 =25 平均带权作业周转时间 W = (20/20+15/5+25/10+45/15)/4 = 2.25
第三章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高响应比调度算法: 1)开始只有作业1,被选中执行时间20; 2)作业1执行完毕,响应比依次为1+15/15、1+10/5、 1+5/10,作业3被选中,执行时间5 3)作业3执行完毕,响应比依次为1+20/15、 1+10/10,作业2被选中,执行时间15; 4)作业2执行完毕,作业4被选中,执行时间10; 平均作业周转时间T=(20+15+35+35)/4=26.25 平均带权作业周转时间W= (20/20+15/5+35/15+35/10)/4=2.42
第三章 处理机调度与死锁 ▪ 高响应比调度算法: 1) 开始只有作业1,被选中执行时间20; 2) 作业1执行完毕,响应比依次为1+15/15、1+10/5、 1+5/10,作业3被选中,执行时间5; 3) 作业3执行完毕,响应比依次为1+20/15、 1+10/10,作业2被选中,执行时间15; 4) 作业2执行完毕,作业4被选中,执行时间10; 平均作业周转时间T = (20+15+35+35)/4 = 26.25 平均带权作业周转时间W = (20/20+15/5+35/15+35/10)/4 = 2.4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