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2.1.4粒级分类表 粒级 粒级范围 名称 直径(mm) φ值 分数式 小数式 砾石 >1.00 粗砂 1~1/2 1~0.5 0~1 中砂 1/2~1/4 0.5~0.25 1~2 细砂1/4~1/10 0.5~0.1 2~3.32 粗粉1/10~1/20 0.1~0.05 3.32~4.32 细粉|1/20-1/1000.05~0.014.32~6.64 泥质 <1/100 <0.01 >6.64
16 表 2.1.4 粒级分类表 粒级范围 直径(mm) 粒级 名称 分数式 小数式 φ值 砾石 >1 >1.00 <0 粗砂 1~1/2 1~0.5 0~1 中砂 1/2~1/4 0.5~0.25 1~2 细砂 1/4~1/10 0.5~0.1 2~3.32 粗粉 1/10~1/20 0.1~0.05 3.32~4.32 细粉 1/20~1/100 0.05~0.01 4.32~6.64 泥质 <1/100 <0.01 >6.64
二、岩石的比面 岩石的比表面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总表面 积,m2/m3。或指单位体积岩石内所有孔隙的内 表面积。 当所有岩石骨架颗粒间是点接触时即为所有颗粒的 总表面积。 式中S—岩石的比面,m2/m3 A 岩石颗粒的总表面积,m2; V—岩石的体积,m3 外表体积 “岩石体积” 骨架体积 孔隙体积 17
17 二、岩石的比面 岩石的比表面积:指单位体积岩石的总表面 积,m2/m3 。或指单位体积岩石内所有孔隙的内 表面积。 当所有岩石骨架颗粒间是点接触时,即为所有颗粒的 总表面积。 V A S = 式中 S—— 岩石的比面,m2/m3; A—— 岩石颗粒的总表面积,m2; V—— 岩石的体积,m3 。 “岩石体积” 外 表 体 积 骨 架 体 积 孔 隙 体 积
设岩石模型边长为L,沿任 边长排列n个球,模型中共有 n3个球; 球直径为D; 单个球表面积为πD2; 所有球的表面积为n3mD2 岩石的外表体积为n3D3 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数的 比面表达式: 图21.5等径球颗粒岩石骨架模型 A nID n'D
18 设岩石模型边长为L,沿任 一边长排列n个球,模型中共有 n3个球; 球直径为D; 单个球表面积为πD2; 所有球的表面积为n3πD2; 岩石的外表体积为n3D3 。 以岩石外表体积为基数的 比面表达式: n D D n D V A SV = = = 3 3 3 2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A nTD 6 b InD D 以岩石孔隙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元D D an'D 三个不同基数的比面的关系 S=c=(-)S 如=1-z
19 以岩石骨架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D n D n D V A Sb 6 6 1 3 3 3 2 = = = 以岩石孔隙体积为基数的比面表达式: D n D n D D n D V A S = = = = 6 1 6 3 3 1 3 3 3 2 - - ( ) SV = S = 1− Sb 三个不同基数的比面的关系: 6 1 =-
岩石比面的影响因素 ①颗粒直径颗粒直径变小,比面值变大。 主要粒级分布mm)砂岩的比面(cm2/cm3) 普通砂岩 1~0.25 500~950 细砂岩 0.25~0.1 950~2300 泥砂岩 0.1~0.01 >2300 比面越大说明其骨架的分散程度越大,构成骨架的颗粒越细。 ②泥质含量泥质含量越多,岩石比面越大。 ③颗粒形状颗粒越不规则,岩石比面越大。 岩石比面的大小影响化学方法采油的药剂消耗
20 岩石比面的影响因素 岩石比面的大小影响化学方法采油的药剂消耗 ①颗粒直径 颗粒直径变小,比面值变大。 主要粒级分布(mm) 砂岩的比面(cm2/cm3) 1~0.25 500~950 0.25~0.1 950~2300 0.1~0.01 >2300 普通砂岩 细砂岩 泥砂岩 比面越大,说明其骨架的分散程度越大,构成骨架的颗粒越细。 ②泥质含量 泥质含量越多,岩石比面越大。 ③颗粒形状 颗粒越不规则,岩石比面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