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地鼠易产生真性糖尿病,血糖可比正常高出2~8信,胰岛退化,细胞呈退行性变,易培育成糖尿病株, ,具有贮藏食物习性。其颊囊可充分扩张,贮藏能力极大,便于冬眠时食用。地鼠口腔内两侧各有一个很深的频囊,一般深度为3.5~4.5 厘米,直径为23厘 直延续到耳后颈部。通过颊囊将大量食物搬于巢中, 10.地鼠对皮肤 植的反应很特别,在许多情况下,非近交系的封闭群感鼠个体之间皮肤相互移植均可存活,并能长期成活下来,而不同 种群动物之间 肤相互移植,则100%不能存活,并被排斥, 山.金地鼠体温的高低与季节有关,夏天一般为38.70.3℃, 一天内也有变化,晚上9一10点体温最高,从中午到傍晚较低,上午3一5小时 和10时,其体温上升。颊囊内的温度为37士1℃,雄鼠直肠温度和颊囊温度大体一致,雌鼠直肠温度比烦囊低1~2℃, 12.金地鼠心率为400次分,呼吸频率73.6(33127)次/分,呼吸量60(33.3~82.8)ml/分,在20~21℃血液量为体重的5%,寿命为的条 件下,每小时每克体重要消耗氧2,3ml.须动脉血压,8~12周龄时为78.7-101,3mmHg,12~17月龄为64,3~88.3 mmgHg,17-24月龄为65,5 -92.5mmHg,24月龄以上为62.0-91.8mmHg,红细胞总数5.9-8.3百万/mm3,血红蛋白14.85-16202100ml血,白细胞总数7.200-8480 /mm,成年地 30年 13.中国 (黑线仓鼠)与金黄地鼠解制生理特点基本相似,但也存在 些差异,如中国地鼠的染色体少而 二倍体细胞2n-2 多数能相互签别,定位明确,尤其Y染色体在形态上是独特的,极易识别。无胆囊,大肠长度比金地鼠短一倍,但脑重。睾丸大均比金地鼠重 近一倍。 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肿瘤移植、筛选。诱发和治疗等研究:瘤组织接种于颊囊中易于生长,利用频囊观察对致癌物的反应。金黄地鼠对移植瘤接受性强,比 其它实验动物易生长。近15年来大量开展用金黄地鼠研究移植粽。因此肿密研究可能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地鼠最多的科研项目。地鼠对 可以诱发钟汽的病毒很易感也很敏感,还能成功地移植某些同源正常组织细胞或肿密组织细抱等。这些方面,甚至也能成功地反应一些非近亲 品系的地鼠。因而地慰是肿瘤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广泛应用于研究肿密的增殖、致痘、抗蕴、移植、药物筛选、X线治疗等。 2.寄生虫学的研究:如溶组织性呵米巴(Entamocba histolytica),利低晷原虫应(Lc1 shman1asis},旋毛虫病(Tr1 chinella piralis) 3.细菌。病毒研究:如小儿麻疹病毒等。由于金地鼠对病毒非常敏感,已成为病毒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材料。 4.生殖生理的研究:妊振期短,仅16天,雄鼠出生后28天即可繁殖。性周期比校准,约4.5天,适合于计划生育的研究。 5.老化、冬民、行为等生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如诱发冬民,可研究冬眠时的代谢特点。 6。内分学研究:加音上锦,脑下垂体,用状牌等。中国地恩的组丸很大,为传垫忘学研究的向好的接种器宜 7。糖尿病研究:中国地鼠是真性糖尿病的良好动物模型】 8,营养学研究:n维生素A,E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Riboflay1 n deficiency)的研究等 9。微循环和血管反应性的研究:常洗用领囊粘隙即变淋巴细的和血小板的变化及血管反应性变化 10.遇传学研究:选用近交品系地鼠进行递传学研究。中国地鼠已为细跑遇传学、辐射遇传学等学科广泛应用,它的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和紫殖特点也成为进化遗传方面烧有兴题的研究对象, 11.牙科医学研究:如龈齿的研究 12.药物学研究和心血管的研究。如毒性和改的研究 13.利用地息的眉脏作组织培苏接种声种,制造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疫苗,用量很大 14.组织移植(皮肤、胎儿心肌、胰豫等)研究和血液学(血小板减少症等)研究 15.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复制机制的研究:中国地鼠染色体大,数量少,且易于相互鉴别,在小型哺乳动物中是难能可贵的,为研究染色 体变和染色体复制机理的极好材料 细跑的体外培养中,不仅容易建立保持染色体在 三、主要品种和品系 地鼠在世界上共有4属66个变种或亚属。培育的近交品系有38个 金黄地 1,金黄色,体重150克,染色体22对,1930年自中东叙利亚写 起,各实验室饲养有所不同,但遗传上比较一致,无大变异。应用最多 主分布在东欧、南欧和亚洲的少数地区 amster,Cricetulus gviseus)或称条背地鼠和黑线仓鼠,灰色.体形小,染色体22对,体重约40克。栖住于中国 的东海岸至里海的东海岸这 地区 (European hams1er Cricetus Cricetus)):体形大,性凶猛,体重约200克,染色体22对 全世界昔递应用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多为金黄地鼠,约占使用地鼠90%,其次是中国地鼠,约占使用地鼠的10%,金黄地鼠是由野生动物驯 养后进入实验室的动物。它的起源是1930年耶骆撒冷Hebrew(黑不若)大学救授Aharoni赴叙利亚作动物学调查时带回当地的1胎8只金黄地鼠 途中逃跑4只,死亡1只,余3只(1雄2雄)遂与其同事Ab博士进行黑热病研究(由于利什曼原虫感染)繁衍而来,且前它已遍及世界各国 虽然它在实验动物中历史较短,但因地鼠成熟快,示经驯化阶段而成为实验动物,因此各国培奇的近交品系较多,目前为止,英国已有近十种 近交系,美国有若干系,日本亦有若干系,总共有38个近交品系,常用的有十几个近交品系,如APG品系(得黑色,眼红)和APA品系(白 色、眼黑)等。我国现在普遗使用的是金黄地显,其来源较复杂,比较混乱。还有一种是白化地国(白色、红眼),亦可用于医学研究,多数 用于狂犬疫苗生产。中国地鼠1948年由中国引入美国,1952年用于糖尿病研究,现已培育成4个近交品系
8.中国地鼠易产生真性糖尿病,血糖可比正常高出2~8倍,胰岛退化,β细胞呈退行性变,易培育成糖尿病株。 9.具有贮藏食物习性。其颊囊可充分扩张,贮藏能力极大,便于冬眠时食用。地鼠口腔内两侧各有一个很深的颊囊,一般深度为3.5~4.5 厘米,直径为2~3厘米,一直延续到耳后颈部。通过颊囊将大量食物搬于巢中。 10.地鼠对皮肤移植的反应很特别,在许多情况下,非近交系的封闭群豚鼠个体之间皮肤相互移植均可存活,并能长期成活下来,而不同 种群动物之间的皮肤相互移植,则100%不能存活,并被排斥。 11.金地鼠体温的高低与季节有关,夏天一般为38.7±0.3℃,一天内也有变化,晚上9~10点体温最高,从中午到傍晚较低,上午3~5小时 和10时,其体温上升。颊囊内的温度为37±1℃,雄鼠直肠温度和颊囊温度大体一致,雌鼠直肠温度比颊囊低1~2℃。 12.金地鼠心率为400次/分,呼吸频率73.6(33~127)次/分,呼吸量60(33.3~82.8)ml/分,在20~21℃血液量为体重的5%,寿命为的条 件下,每小时每克体重要消耗氧2.3ml。颈动脉血压,8~12周龄时为78.7~101.3mmHg,12~17月龄为64.3~88.3mmgHg,17~24月龄为65.5 ~92.5mmHg,24月龄以上为62.0~91.8mmHg,红细胞总数5.9~8.3百万/mm 3,血红蛋白14.85~16.20g/100ml血,白细胞总数7.200~8.480 /mm 3,成年地鼠2.5~3.0年。 13.中国地鼠(黑线仓鼠)与金黄地鼠解剖生理特点基本相似,但也存在一些差异,如中国地鼠的染色体少而大,二倍体细胞2n=22,大 多数能相互签别,定位明确,尤其Y染色体在形态上是独特的,极易识别。无胆囊,大肠长度比金地鼠短一倍,但脑重、睾丸大均比金地鼠重 近一倍。 二、在生物医学研究中的应用 1.肿瘤移植、筛选、诱发和治疗等研究:瘤组织接种于颊囊中易于生长,利用颊囊观察对致癌物的反应。金黄地鼠对移植瘤接受性强,比 其它实验动物易生长。近15年来大量开展用金黄地鼠研究移植瘤。因此肿瘤研究可能是当前生物医学研究中使用地鼠最多的科研项目。地鼠对 可以诱发肿瘤的病毒很易感也很敏感,还能成功地移植某些同源正常组织细胞或肿瘤组织细胞等。这些方面,甚至也能成功地反应一些非近亲 品系的地鼠。因而地鼠是肿瘤学研究中最常用的动物,广泛应用于研究肿瘤的增殖、致癌、抗癌、移植、药物筛选、X线治疗等。 2.寄生虫学的研究:如溶组织性阿米巴(Entamoeba histolytica),利氏曼原虫病(Leishmaniasis),旋毛虫病(Trichinella piralis) 等。 3.细菌、病毒研究:如小儿麻疹病毒等。由于金地鼠对病毒非常敏感,已成为病毒研究领域的重要实验材料。 4.生殖生理的研究:妊娠期短,仅16天,雌鼠出生后28天即可繁殖。性周期比较准,约4.5天,适合于计划生育的研究。 5.老化、冬眠、行为等生理学方面的实验研究:如诱发冬眠,可研究冬眠时的代谢特点。 6.内分泌学研究:如肾上腺,脑下垂体,甲状腺等。中国地鼠的鼠丸很大,为传染病学研究的良好的接种器官。 7.糖尿病研究:中国地鼠是真性糖尿病的良好动物模型。 8.营养学研究:如维生素A、E缺乏症,维生素B2缺乏(Riboflavin deficiency)的研究等。 9.微循环和血管反应性的研究:常选用颊囊粘膜观察淋巴细胞和血小板的变化及血管反应性变化。 10.遗传学研究:选用近交品系地鼠进行遗传学研究。中国地鼠已为细胞遗传学、辐射遗传学等学科广泛应用,它的地理分布,生活习性 和繁殖特点也成为进化遗传方面饶有兴趣的研究对象。 11.牙科医学研究:如龈齿的研究。 12.药物学研究和心血管的研究,如毒性和致畸的研究。 13.利用地鼠的肾脏作组织培养接种毒种,制造流行性乙型脑炎疫苗、狂犬疫苗,用量很大。 14.组织移植(皮肤、胎儿心肌、胰腺等)研究和血液学(血小板减少症等)研究。 15.染色体畸变和染色体复制机制的研究:中国地鼠染色体大,数量少,且易于相互鉴别,在小型哺乳动物中是难能可贵的,为研究染色 体畸变和染色体复制机理的极好材料。当前还更多地应用于组织培养的研究,在对各种组织细胞的体外培养中,不仅容易建立保持染色体在二 倍体水平的细胞株,尚在抗药性、抗病毒性、温度敏感性和营养需要的选择中,建立了许多突变型细胞株。 三、主要品种和品系 地鼠在世界上共有4属66个变种或亚属。培育的近交品系有38个。常用的有三种: 1.金黄地鼠(Golden hamster;Mesocricetus auratus)又称叙利亚地鼠,金黄色,体重150克,染色体22对,1930年自中东叙利亚引 起,各实验室饲养有所不同,但遗传上比较一致,无大变异。应用最多,主要分布在东欧、南欧和亚洲的少数地区。 2.中国地鼠(Chinese hamster,Cricetulus gviseus)或称条背地鼠和黑线仓鼠,灰色、体形小,染色体22对,体重约40克。栖住于中国 的东海岸至里海的东海岸这一地区。 3.欧洲黑腹地鼠(European hamster;Cricetus Cricetus):体形大,性凶猛,体重约200克,染色体22对。 全世界普遍应用于医学科研工作的多为金黄地鼠,约占使用地鼠90%,其次是中国地鼠,约占使用地鼠的10%。金黄地鼠是由野生动物驯 养后进入实验室的动物。它的起源是1930年耶路撒冷Hebrew(黑不若)大学教授Aharoni赴叙利亚作动物学调查时带回当地的1胎8只金黄地鼠, 途中逃跑4只,死亡1只,余3只(1雄2雌)遂与其同事Abler博士进行黑热病研究(由于利什曼原虫感染)繁衍而来,且前它已遍及世界各国, 虽然它在实验动物中历史较短,但因地鼠成熟快,示经驯化阶段而成为实验动物,因此各国培育的近交品系较多,目前为止,英国已有近十种 近交系,美国有若干系,日本亦有若干系,总共有38个近交品系。常用的有十几个近交品系,如APG品系(褐黑色,眼红)和APA品系(白 色、眼黑)等。我国现在普遍使用的是金黄地鼠,其来源较复杂,比较混乱。还有一种是白化地鼠(白色、红眼),亦可用于医学研究,多数 用于狂犬疫苗生产。中国地鼠1948年由中国引入美国,1952年用于糖尿病研究,现已培育成4个近交品系
叙利亚金黄地鼠最适合于诱发肺种瘤,它无原发性肺肿瘤,对诱发支气管性肺癌较敏感:其肺的抗感染力比大鼠和原鼠都强, 1975年《国际实验动物索引》所公布的金黄地鼠近交系有38种,突变系17种,远交群38种。部分系群金黄地鼠的特性见表22 表22部分群金黄地鼠的特性(普通饲养条件)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第五节家兔(Rabbit.Oryctolagus curiculus)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1,家免属于哺乳钢、啮齿目、免科、草食性哺乳动性 2。家兔体小力弱、胆小怕惊。怕热。怕潮,喜欢安静、清洁、干爆。凉爽的环境,不能忍受污秽的条件 3.是草类(Hcrb 5)单胃动物,饲养原则是以青相食米为主,精饲料为辅.喜欢独居,白天活动少,都处于假民或休息状态,夜 间活动大,吃食多。有嘴木扒士的习惯。 4。食C gV,喜直接从肛门口吃,有时除上也吃自己白天的粪使。因其下段肠管可吸收使中消化吸收的粗蛋白和维生 素如用免进行营养实验时,应控制其食粪习性,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乳期仔免也有吃食免粪的习性,故在断奶免类使中,可以普遍查出 胸韵内构浩与其它动物不同,胸腔中央由纵玛连于 顶壁、底及后能之间 层纵璃膜组成,肺被助和陆开 为左右两部,互不相证 包胸膜暴露心脏进 ,只要不弄玻纵隔 摸,动物不需要作人工呼吸。猫、狗等其他动物开陶后一定要作人工呼吸 才能讲行心脏损 。家免属于刺激性排卵类型 子,但这些卵子并不 ,只有经免 后隔 熟的卵子经1 国动 羊等属于自发性排卵 5 立分支 狗 、猫 并不单独行 而是行走于迷走 相细不 或送走神经之中 家免可 ,位于迷走神经和交感 经之属于传 走神经:较细,呈灰白色者为交感神经最细者为减压神 号血管 变化 分灵 ,而且发热反应典 ,恒定 大鼠和琢鼠恒温机能差 ,对发热刺激的反应低。有时 的肠非常长(约为体长8信) 肠的 力(钟摆运动)波幅较大,豚鼠肠的动波幅小,用药后 抑制反应 怎,对深发英和物反短灵欧,旗等空,皮限,未好的子宫对安体兴有药分不,是面能之 缩 的总胆管容易辨认 ,壶部明显地星现于十二指肠年 一段的表面,但组织纤细 操作时需注意狗的胆道应置较深,要求有良好 猫的总胆管相对 ,操作也较容易,但对手术的耐受性稍逊于狗, 家兔的甲状旁豫分布得比较散,位置不同天 豫周围外,有的甚至分布到胸腔内主动脉弓附近, 12.家免对射线十分敏感,照射后常发生休克样的特有反应,有部分动物在照射后立即或不久死亡,其休克的发生率动物死亡率与照射剂 量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13.家兔回肠与盲肠相接处膨大形成一厚壁的圆囊,称圆小囊,这是免特有的。圆小囊内壁呈六角形蜂窝状,里面充满着淋巴组织,其粘 膜可不断地分泌碱性液体,中和言肠中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所产生的各种有机酸。有利于消化吸收。 14。球虫病是危害家免最严重感染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寄生虫病,幼免最易感染,死亡率高达80%。有七种免球虫可引起球虫病,六种 美耳属球虫专门侵犯肠管使家免申肠球虫病 种斯狄氏属球虫专侵犯肝脏使兔丰肝球虫病,表兔肝表面的可见栗米大小的白色微黄色结节, 刺破后有白色汁流出 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中有大量的球虫卵囊。思免肝功能受到损害,选择家免作肝功测定时就特别注意这一特点。 15.家兔后肢关节的屈面圈窝都有 个比校大的呈卵图形的围淋巴结,长约5毫米左右。青紫兰免这个淋巴结更大些。在体外极易触摸和 固定,适于向淋巴结内注射药物或通电,进行雪中送炭功能研究 16.家免对许多病毒和致病苗很敏感。 7。家免耳大、血管洁晰,使于注射和取血, 18。家兔眼球基大,虹膜内有色素细跑,眼睛的颜色就是由该色素细孢所决定的。白家免跟睛的虹膜完全缺乏色素,眼内由于血管内血色 的透露,故看起来是红色的。 19.家免有特殊的血清型和唾液型。根据血细胞型凝集泰的有无,家免的血清可分为a、队、u、0四个血清型。家免的@、@p'血清型易 产生人血细胞A型抗体,而队、O血清型则易产生人血细胞B型抗体,在家免唾液中,已确认有易于获得人血细跑八型物质(称排出型)和不易 获得人血细泡八型物质(称非排出型)的两种类型。嚏液入型物质的有无与血清型、凝集素的强弱及脏器中的A型物质存在与否无一定关系,但 同A型抗体产生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欲使之产生A型抗体,应用非排出型,并选用α'、'B'血清型兔, 20.家兔正常体温39.0(38.5-39.50)℃.皮肤温度33.5-36℃,心跳频率258±2.8次/分,动脉血压110(95-130)mmHg,须环血量 592.3mlKg体重,呼吸频率51(38-60)次/分,潮气量21.0(19.324.6)ml,通气率1070(800-1140)m分.耗氧量640850mm3/g体
叙利亚金黄地鼠最适合于诱发肺肿瘤,它无原发性肺肿瘤,对诱发支气管性肺癌较敏感;其肺的抗感染力比大鼠和豚鼠都强。 1975年《国际实验动物索引》所公布的金黄地鼠近交系有38种,突变系17种,远交群38种。部分系群金黄地鼠的特性见表2-2。 表2-2 部分群金黄地鼠的特性(普通饲养条件) ■[此处缺少一些内容]■ 第五节 家兔(Rabbit,Oryctolagus curiculus) 一、生物学特性和解剖生理特点 1.家兔属于哺乳纲、啮齿目、兔科、草食性哺乳动性。 2.家兔体小力弱、胆小怕惊、怕热、怕潮,喜欢安静、清洁、干燥、凉爽的环境,不能忍受污秽的条件。 3.是食草类(Herbivorous)单胃动物。饲养原则是以青粗食米为主,精饲料为辅。喜欢独居,白天活动少,都处于假眠或休息状态,夜 间活动大,吃食多。有啃木、扒土的习惯。 4.食粪癖(Coprophagy),喜直接从肛门口吃粪,有时晚上也吃自己白天的粪便。因其下段肠管可吸收粪便中消化吸收的粗蛋白和维生 素。如用兔进行营养实验时,应控制其食粪习性,否则会影响实验结果。哺乳期仔兔也有吃食兔粪的习性,故在断奶兔粪便中,可以普遍查出 球虫卵囊。 5.胸腔内构造与其它动物不同,胸腔中央由纵膈连于顶壁、底壁及后壁之间将胸腔分为左右两部,互不相通,纵膈由膈胸膜和纵膈胸膜两 层纵膈膜组成。肺被肋胸膜和肺胸膜膈开,心脏又被心包胸膜隔开。因此,开胸后打开心包胸膜暴露心脏进行实验操作时,只要不弄破纵隔 膜,动物不需要作人工呼吸。猫、狗等其他动物开胸后一定要作人工呼吸,才能进行心脏操作。 6.家兔属于刺激性排卵类型动物。雌兔每两周发情一次,每次持续3~4天,发情期间,雌兔卵巢内一次能成熟许多卵子,但这些卵子并不 排出,只有经雄兔的交配刺激后隔10~12小时才能排出。这种现象叫刺激性排卵。如果不让雌兔交配则成熟的卵子经10~16天后全部吸收,新 的卵子又开始成熟。哺乳动物中家兔和猫都属于这种类型。因此,兔、猫均可因外来刺激诱发排卵。根据诱发时间可得知何时排卵、可确定何 时进行剖腹切开子宫取胎兔。猴、狗、猪、牛、马、羊等属于自发性排卵类型动物。排卵时间与交配无关系。不交配也按一定周期自发的排 卵。 7.家兔颈都有减压神经独立分支。而人、马、牛、猪、狗、猫,此神经并不单独行走。而是行走于迷走、交感干或迷走神经之中。家兔颈 神经血管束中有三根粗细不同的神经。最粗、白色者为迷走神经;较细,呈灰白色者为交感神经;最细者为减压神经。位于迷走神经和交感神 经之间。属于传入性神经。其神经未梢分布在主动脉弓血管壁内。 8.家兔对体温变化十分灵敏。最易产生发热反应,而且发热反应典型、恒定。小鼠、大鼠和豚鼠恒温机能差。对发热刺激的反应低。有时 热原性物质的刺激时。体温反应下降。 9.家兔的肠非常长(约为体长8倍)。肠的摆动运动(钟摆运动)波幅较大。豚鼠肠的摆动波幅小。用药后,抑制反应不易看出。兔肠壁 薄,对儿茶酚胺类药物和其他药物反应灵敏。猫、狗等肠壁厚,反应迟钝。未妊娠兔的离体子宫对α—受体兴奋药十分敏感,可使之强烈收 缩。 10.家兔的总胆管容易辨认,壶腹部明显地呈现于十二指肠第一段的表面,但组织纤细,操作时需注意。狗的胆道应置较深,要求有良好 的手术暴露。猫的总胆管相对地较粗,操作也较容易,但对手术的耐受性稍逊于狗。 11.家兔的甲状旁腺分布得比较散,位置不固定,除甲状腺周围外,有的甚至分布到胸腔内主动脉弓附近。 12.家兔对射线十分敏感,照射后常发生休克样的特有反应,有部分动物在照射后立即或不久死亡,其休克的发生率动物死亡率与照射剂 量呈一定的线性关系。 13.家兔回肠与盲肠相接处膨大形成一厚壁的圆囊,称圆小囊,这是兔特有的。圆小囊内壁呈六角形蜂窝状,里面充满着淋巴组织,其粘 膜可不断地分泌碱性液体,中和盲肠中微生物分解纤维素所产生的各种有机酸。有利于消化吸收。 14.球虫病是危害家兔最严重、感染范围最广泛的一种寄生虫病,幼兔最易感染,死亡率高达80%。有七种兔球虫可引起球虫病,六种爱 美耳属球虫专门侵犯肠管使家兔患肠球虫病,一种斯狄氏属球虫专侵犯肝脏使兔患肝球虫病,患兔肝表面的可见粟米大小的白色微黄色结节。 刺破后有白色脓汁流出,在显微镜下观察,可见其中有大量的球虫卵囊。患兔肝功能受到损害,选择家兔作肝功测定时就特别注意这一特点。 15.家兔后肢膝关节的屈面腘窝部有一个比较大的呈卵圆形的腘淋巴结,长约5毫米左右。青紫兰兔这个淋巴结更大些。在体外极易触摸和 固定,适于向淋巴结内注射药物或通电,进行雪中送炭功能研究。 16.家兔对许多病毒和致病菌很敏感。 17.家兔耳大、血管清晰,便于注射和取血。 18.家兔眼球甚大,虹膜内有色素细胞,眼睛的颜色就是由该色素细胞所决定的。白家兔眼睛的虹膜完全缺乏色素,眼内由于血管内血色 的透露,故看起来是红色的。 19.家兔有特殊的血清型和唾液型。根据血细胞型凝集素的有无,家兔的血清可分为α′、β′、α′β′、O四个血清型。家兔的α′、α′β′血清型易 产生人血细胞A型抗体,而β′、O血清型则易产生人血细胞B型抗体。在家兔唾液中,已确认有易于获得人血细胞A型物质(称排出型)和不易 获得人血细胞A型物质(称非排出型)的两种类型。唾液A型物质的有无与血清型、凝集素的强弱及脏器中的A型物质存在与否无一定关系,但 同A型抗体产生能力有着密切的关系。欲使之产生A型抗体,应用非排出型,并选用α′、α′β′血清型兔。 20.家兔正常体温39.0(38.5~39.50)℃、皮肤温度33.5~36℃,心跳频率258±2.8次/分,动脉血压110(95~130)mmHg,循环血量 59±2.3ml/Kg体重,呼吸频率51(38~60)次/分,潮气量21.0(19.3~24.6)ml,通气率1070(800~1140)ml/分,耗氧量640~850mm 3 /g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