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1AN的体系结 LAN的物理层 LAN的物理层没有采用DTC/DCE模型,它定义的是数据终端 设备和链路传输媒介的接口。这是因为LAN采用多种传输媒 体,所以物理层要求更复杂,一般分为两个子层( sublayer), 个与传输媒体有关,一个与传输媒体无关 如以太网物理层分为以下两层: S(物理信令, physical signaling)子层 负责比特流的曼彻斯特编码、解码、载波监听 数据编码改变了计算机使用的0、1简单数字信号模式,能更 好地适应物理介质的特性,有助于位与帧的同步。 PMA(物理媒体连接件, 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子层 负责冲突检测、超长控制、发送和接收串行比特流。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2.LAN的物理层 LAN的物理层没有采用DTC/DCE模型,它定义的是数据终端 设备和链路传输媒介的接口。这是因为LAN采用多种传输媒 体,所以物理层要求更复杂,一般分为两个子层(sublayer ) , 一个与传输媒体有关,一个与传输媒体无关。 如以太网物理层分为以下两层: PLS(物理信令,physical signaling)子层 负责比特流的曼彻斯特编码、解码、载波监听。 数据编码改变了计算机使用的0、1简单数字信号模式,能更 好地适应物理介质的特性,有助于位与帧的同步。 PMA(物理媒体连接件,physical medium attachment)子层 负责冲突检测、超长控制、发送和接收串行比特流。 3.2 LAN的体系结构
3.2LAN的体系结 数据链路层 问题的提出 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传输基础。但物理层只负 责信号传送,并不能完成通信。如果传送的信 号不能被第二个设备准确无误地接收,那么线 路上传送的只是众多无用的电平—“通电”而 非“通信”。仅有物理层,我们可以将信号送 到一条线路上,但无法控制将由该线路上连接 的若干设备中的哪一个来接收信号,无法知道 要接收方的设备是否做好了接收准备并具备了 接收条件,也没有办法阻止线路上的其他设备 在此同时发送信号以避免“信号碰撞”发生。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问题的提出 物理层是网络通信的传输基础。但物理层只负 责信号传送,并不能完成通信。如果传送的信 号不能被第二个设备准确无误地接收,那么线 路上传送的只是众多无用的电平——“通电”而 非“通信”。仅有物理层,我们可以将信号送 到一条线路上,但无法控制将由该线路上连接 的若干设备中的哪一个来接收信号,无法知道 要接收方的设备是否做好了接收准备并具备了 接收条件,也没有办法阻止线路上的其他设备 在此同时发送信号以避免“信号碰撞”发生。 3.2 LAN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链路层
32LAN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链路层 网络通信至少要求两个设 备一起工作,一个发送, 个接收。为此,需要进 数据链路控制 行大量的协调工作。例如 在半双工传送方式下,必 流量 须保证任一时刻只有一个 Who should send How much data How can error 设备在传送数据。这类传 now? may be sent? be corrected? 输协调功能称为“线路规 则”( line discipline),除 数据链路控制中的“差错控 了线路规则,数据链路层制”是指允许接收方通知发 最重要的功能还有流量控送方传送过程中是否有帧丢 制和差错控制。这三种功失或损坏了,以及重发的协 能总称为“数据链路控 调。 制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网络通信至少要求两个设 备一起工作,一个发送, 一个接收。为此,需要进 行大量的协调工作。例如, 在半双工传送方式下,必 须保证任一时刻只有一个 设备在传送数据。这类传 输协调功能称为“线路规 则”(line discipline),除 了线路规则,数据链路层 最重要的功能还有流量控 制和差错控制。这三种功 能总称为“数据链路控 制”。 3.2 LAN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链路层 数据链路控制中的“差错控 制”是指允许接收方通知发 送方传送过程中是否有帧丢 失或损坏了,以及重发的协 调
3.2LAN的体系结 数据链路层 〖作用】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通过数据链路层协议(链路控 制规程)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1.OS的数据链路层 主要功能: 链路管理通过交换信息建立、维持和釋放数据链路 帧同步发方打包成帧,收方能正确识别帧的起止 流量控制发送速率控制 差错控制检错重发(重传8~16次仍失败,将作为不可恢复 的故障报告上层用户) 信息分离区分同一信道或同一帧中数据和和控制信息 透明传输使收方不致于将与控制信息相同的数据当成控制 信息接收 寻址多点连接时,帧能正确送达,且收方知道发方站 址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1.OSI的数据链路层 主要功能: 链路管理 通过交换信息建立、维持和释放数据链路 帧 同 步 发方打包成帧,收方能正确识别帧的起止 流量控制 发送速率控制 差错控制 检错重发(重传8~16次仍失败,将作为不可恢复 的故障报告上层用户) 信息分离 区分同一信道或同一帧中数据和和控制信息 透明传输 使收方不致于将与控制信息相同的数据当成控制 信息接收 寻 址 多点连接时,帧能正确送达,且收方知道发方站 址。 3.2 LAN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链路层 【作用】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通过数据链路层协议(链路控 制规程)实现可靠的数据传输
3:21AN的体系 二,数据链路层 1.OS的数据链路层P113 OS的数据链路层采用所谓”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HDLC, 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 HDLC以“帧”( frame)为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帧格式 如图所示,由F、A、C、、FCS、F六个字段组成。 比特流一 1101100011111100110010101000111110101101011001……0111010100101011111101101 帧 8 16 8 111111地址字段控制字段 信息字段工 帧校验字段|0111110 F(标志) A C 要传送的数据,任意长度 F(标志) FCS-- Frame Check sequence HLC的帧格式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1.OSI的数据链路层 P113 OSI的数据链路层采用所谓”高级数据链路控制协议” (HDLC,high level data link control)。 HDLC以“帧”(frame)为信息传输的基本单位。帧格式 如 图所示,由F、A、C、I、FCS、F六个字段组成。 3.2 LAN的体系结构 二、数据链路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