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LANEOATHASR 物理层 作用在一条物理传输媒体上,实现数据链 路实体之间透明地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 作用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通过数据 链路层协议(链路控制规程)实现可靠的数据 传输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3.2 LAN的体系结构 物理层 作用 在一条物理传输媒体上,实现数据链 路实体之间透明地传输各种数据的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 作用 在不太可靠的物理链路上,通过数据 链路层协议(链路控制规程)实现可靠的数据 传输
3.2LAN的体系结 物理层 1.OS的物理层 主要解决接口设备的四个特性: 机械特性连接器形状、引脚数等 电气特性信号的电气参数等(如电压量值) 功能特性接口引脚的分配等(某一引脚处出 现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的意义) 过程特性传输数据顺序、通信方式(双工/ 半双工)等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1.OSI的物理层 主要解决接口设备的四个特性: 机械特性 连接器形状、引脚数等 电气特性 信号的电气参数等(如电压量值) 功能特性 接口引脚的分配等(某一引脚处出 现某一电平的电压表示的意义) 过程特性 传输数据顺序、通信方式(双工/ 半双工)等 3.2 LAN的体系结构 一、物理层
321AN的体系结 1.OS的物理 ①机械特性 25.12 规定了物理连接时对 24.87 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 寸、插针或插孔芯数 O8eee◎ 自自③ 及排列方式、锁定装 置形式等。 图3.1常用连接机械特性 各类已被|SO标准化了的DCE 连接器的几何尺寸及插孔芯数 和排列方式。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1.OSI的物理层 ①机械特性 规定了物理连接时对 插头和插座的几何尺 寸、插针或插孔芯数 及排列方式、锁定装 置形式等。 3.2 LAN的体系结构 各类已被ISO标准化了的DCE 连接器的几何尺寸及插孔芯数 和排列方式
321AN的体系结 ②电气特性 1.OS的物理 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的电咱路的特 性,一般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表示信 号状态的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最大传输速率的说明、以 及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等。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还规定了 DTE-DCE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 送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器参数。 ()非平衡发送器接收器()非平衡发送器差动接收器()平衡发送器差动接收器 图3.2电器连接方式 DTE与DCE接口的各根导线(也称电路)的电气连接 方式有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和 平衡方式三种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②电气特性 1.OSI的物理层 规定了在物理连接上导线的电气连接及有关的电咱路的特 性,一般包括:接收器和发送器电路特性的说明、表示信 号状态的电压/电流电平的识别、最大传输速率的说明、以 及与互连电缆相关的规则等。 物理层的电气特性还规定了DTE-DCE接口线的信号电平、发 送器的输出阻抗、接收器的输入阻抗等电器参数。 3.2 LAN的体系结构 DTE与DCE接口的各根导线(也称电路)的电气连接 方式有非平衡方式、采用差动接收器的非平衡方式和 平衡方式三种
321AN的体系结 1.OS的物理 ③功能特性 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其它信号之 间的关系 ④过程特性 规定了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控制步骤, 这些控制步骤的应用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莆田学院计算机教研室2003年3月 1.OSI的物理层 ③功能特性 规定了接口信号的来源、作用以及其它信号之 间的关系。 ④过程特性 规定了使用交换电路进行数据交换的控制步骤, 这些控制步骤的应用使得比特流传输得以完成。 3.2 LAN的体系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