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2.2接触传热量和蒸发传热量 dHa=a(tf-e)dF dQu=阝n(P-P)dF dQu=阝x(x-x)dF 阝n:以分压差为基准的传质系数。βx:以含湿量为基准为传质系数。 P。-P:分压差 (x-x):含湿量差 P O.622+x P 0.622+6 ∑X=X1+X2+x1+X2 X1——进塔水温t1水面饱和气层含湿量 X2一一出塔水温t2水面饱和气层含湿量 Ⅹ1——进塔空气含湿量 X2——出塔空气含湿量
15.2.2 接触传热量和蒸发传热量 dQ (x x)dF dQ (P P )dF dH (t )dF " u x q " u p q f = − = − = − p : 以分压差为基准的传质系数。 x : 以含湿量为基准为传质系数。 Pq " − Pq : 分压差 (x - x): 含湿量差 P 0.622 P P 0.622 P g g + = + = X X1 X2 X1 X2 = + + + X1 — —进塔水温 t1水面饱和气层含湿量 X 2 — —出塔水温t 2水面饱和气层含湿量 X1——进塔空气含湿量 X2——出塔空气含湿量
dHB=yodQu=YoB.(Pq-PadF=YoBx(x"-x )dF (y:水的汽化热) dh=dHa +dHb=a(tr-e)dF+roB(x-x)dF 在冷却塔中,淋水填料邻接触表面积F的总传热量H为 h= dH= a(te-0dF ro Bx(x"x F=a(tr-0) F+roBx (x-x)m F (tr-0)→塔内水面温度与空气温度差的平均值 (x"-x)m→含湿量的平均值。 x"→与水温t:相对应的饱和空气的含湿量。 ⅹ→>温度为θ的空气含湿量。 H fmf=aF tr-6)Ⅴ Qy=阝p(Pq"-Pq) 9 B, X一X F β. βnF 阝 H=a、(te-0),V eu=阝x(Pq”-Pq)mV=阝x(x"-x) →dH=dHa+dHB=a√(tr-0)mdⅤ+0阝x(x"-x)dV
• 在冷却塔中,淋水填料邻接触表面积F的总传热量H为 dH dH dH (t )dF (x" x)dF dH dQ (Pq" Pq)dF (x" x)dF ( ) f 0 x 0 u 0 p 0 x = + = − + − = = − = − :水的汽化热 温度为 的空气含湿量。 与水温 相对应的饱和空气的含湿量。 含湿量的平均值。 塔内水面温度与空气 温度差的平均值。 → → − → − → = = − + − = − + − x x" t (x" x) (t ) H dH (t )dF (x" x)dF (t ) F (x" x) F f m f f m 0 x m F 0 0 x F 0 f H 0 dH dH dH (t ) dV (x" x)dV (Pq" Pq) V (x" x) V H (t ) V V F , V F , V F (x" x) F V F (Pq" Pq) V F Q (Pq" Pq) F (t )V V F H (t ) F v f m 0 xv u xv m xv m v f m p p v x v xv m p x y p m f m f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令
153冷却塔的工艺与设计 理论公式计算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两种: 1.三变量分析法(t,0,Pq)t一水温—空气干球温度Pq一水蒸气分压 ①热水有接触散热传给空气的热量dHa将使空气干球温度θ升高。 接触传热: d d(t-0) ②空气通过dz段所增加的含湿量等于该段内水的蒸发量dQu会 引起空气中水蒸气分压Pq的增大 蒸发量P b(Pq -pq) ③dz段中,水放出了热量次引起水温t的下降。 水气热量平衡 A(t-0)+B(Pq -pq)
15.3冷却塔的工艺与设计 理论公式计算法目前国内外常用的有两种: 1. 三变量分析法(t,θ,Pq) ① 热水有接触散热传给空气的热量dHa将使空气干球温度θ升高。 ②空气通过dz段所增加的含湿量等于该段内水的蒸发量dQu,会 引起空气中水蒸气分压Pq的增大。 ③ dz段中,水放出了热量必然引起水温t的下降。 t — 水温 — 空气干球温度 Pq — 水蒸气分压 (t ) dV d : = − 接触传热 b(Pq Pq) dV dPq " 蒸发量 = − A(t ) B(Pq Pq) dV dt " 水气热量平衡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