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8bIeMaBRlrthChinapub.com 下载 管理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单点管理位于设备间里面的交换设备或互联设备附近 通过线路不进行跳线管理,直接连至用户工作区或配线间里面的第二个接线交接区。如果没有 配线间,第二个交连可放在用户间的墙壁上,如图6-9所示 用于构造交接场的硬件所处的地点、结构和类型决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方式。交接场的 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规模和 选用的硬件 3.双点管理双连接 水平电缆 当低矮而又宽阔的建筑物管理规专用小交换机 干线电缆 模较大、复杂(如机场、大型商场) 多采用二级交接间,设置双点管理双 交接。双点管理除了在设备间里有 设备间 个管理点之外,在配线间仍为一级管 图6-9单点管理,双交连,第二个交连在 理交接(跳线)。在二级交接间或用户 配线间用硬接线实现 房间的墙壁上还有第二个可管理的交 接。双交接要经过二级交接设备。第 个交连可能是一个连接块,它对 个接线块或多个终端块(其配线场与专用小交换机 干线电缆 水平电缆 站场各自独立)的配线和站场进行组 合,如图6-10所示 为了充分发挥水平干线的灵活性 设备间 干线接线间 便于语音点与数据点互换,作者建议 图6-10双点管理,双交连,第二个交连用做配线 对110的使用作如图6-11所示。 蓝色的一对蓝色的一对 用于端接 力 对双绞线使用区 工作区信息点 25对大对数线使用区 用于语音点双绞 线蓝色的一对 大对数线 大对数线的跳线 用于与电信管理部门连接 图6-11110接线场的安排 644管理间子系统在干线接线间和卫星接线间中的应用 首先选择110型硬件,再确定其规模 110A和110使用的接线块均是每行端接25对线。它们都使用3或4或5对线的连接块,具体 取决于每条线路所需的线对数目。一条含3对线的线路(线路模块化系数为3对线)需要使用3 对线的连接块:一条4对线的线路需要使用4对线的连接块;一条2对线的线路也可以使用4对线
管理子系统宜采用单点管理双交接。单点管理位于设备间里面的交换设备或互联设备附近, 通过线路不进行跳线管理,直接连至用户工作区或配线间里面的第二个接线交接区。如果没有 配线间,第二个交连可放在用户间的墙壁上,如图 6 - 9所示。 用于构造交接场的硬件所处的地点、结构和类型决定综合布线系统的管理方式。交接场的 结构取决于工作区、综合布线规模和 选用的硬件。 3. 双点管理双连接 当低矮而又宽阔的建筑物管理规 模较大、复杂(如机场、大型商场) 多采用二级交接间,设置双点管理双 交接。双点管理除了在设备间里有一 个管理点之外,在配线间仍为一级管 理交接(跳线)。在二级交接间或用户 房间的墙壁上还有第二个可管理的交 接。双交接要经过二级交接设备。第 二个交连可能是一个连接块,它对一 个接线块或多个终端块(其配线场与 站场各自独立)的配线和站场进行组 合,如图6 - 1 0所示。 为了充分发挥水平干线的灵活性, 便于语音点与数据点互换,作者建议 对11 0的使用作如图6 - 11所示。 图6 - 11 11 0接线场的安排 6.4.4 管理间子系统在干线接线间和卫星接线间中的应用 首先选择11 0型硬件,再确定其规模。 11 0 A和11 0 P使用的接线块均是每行端接2 5对线。它们都使用3或4或5对线的连接块,具体 取决于每条线路所需的线对数目。一条含 3对线的线路(线路模块化系数为 3对线)需要使用3 对线的连接块;一条4对线的线路需要使用4对线的连接块;一条2对线的线路也可以使用4对线 128计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 下载 紫 设备间 白 白 蓝 水平电缆 专用小交换机 干线电缆 图6-9 单点管理,双交连,第二个交连在 配线间用硬接线实现 紫 白 白 蓝 专用小交换机 干线电缆 水平电缆 图6-10 双点管理,双交连,第二个交连用做配线 设备间 干线接线间 蓝色的一对 蓝色的一对 4对双绞线使用区 25对大对数线使用区 用于与电信管理部门连接 大 对 数 线 用于端接 工作区信息点 用于语音点双绞 线蓝色的一对与 大对数线的跳线
Chinapub.com的乙。129 的连接块,因为4是2的整倍数。5对线的连接块用于其他场合 对于站的端接和连接电缆来说,确定场的规模或确定所需要的接线块数目意味着要确定线 路(或O)数目、每条线路所含的线对数目(模块化系数),并确定合适规模的110A或10P接 线块。110A交连硬件备有100对线和300对线的接线块。110接线块有300对线和900对线两种 规模。 对于干线电缆,应根据端接电缆所需要的接线块数目来决定场的规模。 下面详细叙述110型设计步骤。 1)决定卫星接线间/线接线间要使用的硬件类型。 110A——如果客户不想对楼层上的线路进行修改、移位或重组 l10P——如果客户今后需要重组线路 2)决定待端接线路的模块化系数。 这与系统有关,例如 System85采用的模块化系数是3对线的线路,应查明其他厂家的端接 参数。PDS推荐标准的规定如下: ·连接电缆端采用3对线 基本PDS设计的干线电缆端接采用2对线 综合或增强型PDS设计中的干线电缆端接采用3对线 工作端接采用4对线 3)决定端接工作站所需的卫星接线数目 工作站端接必须选用4对线模块化系数。 例1计算含300对线的一个接线块可以端接多少个4对线线路? 个接线块每行可端接25对线。合100对线的接线有4行,300对线的接线块每块有12行。 计算公式如下 25(线对最大数目/行) =线路数行 线路的模块化系数 最后的线路需用一个100C-5来连接多余的线对 若线路模块化系数选取4个线对,且选用含100对线的接线块 线路数/行 4对 一个100对线的接线有4行,所以一个接线块有4×6=24条线路,每条线路含4对线 4)决定所需线块的规格和数量。 =300对线的接线块数目 线路数/块 取整为2,即需要2个含300对线的接线块 5)决定目前在卫星接线间/干线间端接电子设备所需的300对线接线块的块数,等于用于端 接干线所需的300对线接线块的块数 6)卫星接线间和干线接线间端接干线电缆取决于工作区的数量而不是信息插座的数量。根 据干线的设计结果,就可以知道卫星接线间或干线接线间应选择什么规格的电缆来进行端接。 例3已知条件如下
的连接块,因为4是2的整倍数。5对线的连接块用于其他场合。 对于站的端接和连接电缆来说,确定场的规模或确定所需要的接线块数目意味着要确定线 路(或I / O)数目、每条线路所含的线对数目(模块化系数),并确定合适规模的11 0 A或11 0 P接 线块。11 0 A交连硬件备有1 0 0对线和3 0 0对线的接线块。11 0 P接线块有3 0 0对线和9 0 0对线两种 规模。 对于干线电缆,应根据端接电缆所需要的接线块数目来决定场的规模。 下面详细叙述11 0型设计步骤。 1) 决定卫星接线间/干线接线间要使用的硬件类型。 11 0 A—如果客户不想对楼层上的线路进行修改、移位或重组。 11 0 P—如果客户今后需要重组线路。 2) 决定待端接线路的模块化系数。 这与系统有关,例如S y s t e m 8 5采用的模块化系数是3对线的线路,应查明其他厂家的端接 参数。P D S推荐标准的规定如下: • 连接电缆端采用3对线; • 基本P D S设计的干线电缆端接采用2对线; • 综合或增强型P D S设计中的干线电缆端接采用3对线; • 工作端接采用4对线。 3) 决定端接工作站所需的卫星接线数目。 工作站端接必须选用4对线模块化系数。 例1 计算含3 0 0对线的一个接线块可以端接多少个4对线线路? 一个接线块每行可端接2 5对线。合1 0 0对线的接线有4行,3 0 0对线的接线块每块有1 2行。 计算公式如下: 2 5(线对最大数目/行) =线路数/行 线路的模块化系数 最后的线路需用一个1 0 0 C - 5来连接多余的线对。 若线路模块化系数选取4个线对,且选用含1 0 0对线的接线块: 2 5对 =线路数/行 4对 一个1 0 0对线的接线有4行,所以一个接线块有4×6=2 4条线路,每条线路含4对线。 4) 决定所需线块的规格和数量。 例2 I / O数 = 3 0 0对线的接线块数目 线路数/块 取整为2,即需要2个含3 0 0对线的接线块。 5) 决定目前在卫星接线间/干线间端接电子设备所需的3 0 0对线接线块的块数,等于用于端 接干线所需的3 0 0对线接线块的块数。 6) 卫星接线间和干线接线间端接干线电缆取决于工作区的数量而不是信息插座的数量。根 据干线的设计结果,就可以知道卫星接线间或干线接线间应选择什么规格的电缆来进行端接。 例3 已知条件如下 : 第6章计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计计129 下载
130c水Chp 下载 增强型设计,采用3对线的线路模块化系数 卫星拉接线间需要服务的IO数=192 干线电缆规格(增强型)为每个工作区配3对线,工作区总数=96 计算公式: 工作区数 线路模块化系数 288 所需的干线电缆所含线对的数目 取实际可购得的较大电缆规格=300对线。 这就是说,用一个300对线的接线块就可端接96条3对线的线路。 歌→决定卫星接线间连接电缆进行端接所需的接线块数目。计算时模块化系数应为每条线路 8)决定在干线接线间端接电缆所需的接线数目 9)写出墙场的全部材料清单,并画出详细的墙场结构图。 10)利用每个接线间地点的墙场尺寸,画出每个接线间的等比例图,其中包括以下信息 干线电缆孔 电缆和电缆孔的配置 电缆布线的空间 房间进出管道和电缆孔的位置 ·根据电缆直径确定的干线接线间和卫星接线间的馈线管道: ·管道内要安装的电缆 硬件安装细节; 110型硬件空间 ·其他设备(如多路复用器、集线器或供电设备等)的安装空间。 l1)画出详细施工图之前,利用为每个配线场和接线间准备的等比例图,从最上楼层和最 远卫星接线区位置开始核查以下项目: 主设备间、干线接线间和卫星接线间的底板区实际尺寸能否容纳线场硬件,为此,应对 比一下连接块的总面积和可用墙板的总面积 电缆孔的数目和电缆井的大小是否足以让那么多的电缆穿过干线接线间,如果现成电缆 孔数目不够,应安排楼板钻孔工作, 645管理间子系统在设备间中的应用 本节重点讨论管理子系统在设备间中的端接。这包括设计间布线系统,该系统把诸如PBX 或数据交换机等公用系统设备连接到建筑布线系统。公用系统设备的布局取决于 话音或 数据系统。 设备间用于安放建筑内部的话音和数据交换机,有时还包括主计算机,里面还有电缆和连 接硬件,用以把公用系统设备连接到整个建筑布线系统。 该设计过程分为3个阶段 Ⅰ)选择和确定主布线场交连硬件规模 ②)选择和确定中继线(辅助场的交连硬件规模 3)确定设备间交连硬件的安置地点 主布线交连场把公用系统电缆设备的线路连接到来自干线和建筑群子系统的输入线对。典
增强型设计,采用3对线的线路模块化系数; 卫星拉接线间需要服务的I / O数=1 9 2; 干线电缆规格(增强型)为每个工作区配3对线,工作区总数=9 6。 计算公式: 96 ……工作区数 × 3 ……线路模块化系数 2 8 8 ……所需的干线电缆所含线对的数目 取实际可购得的较大电缆规格=3 0 0对线。 这就是说,用一个3 0 0对线的接线块就可端接9 6条3对线的线路。 7) 决定卫星接线间连接电缆进行端接所需的接线块数目。计算时模块化系数应为每条线路 含3对线。 8) 决定在干线接线间端接电缆所需的接线数目。 9) 写出墙场的全部材料清单,并画出详细的墙场结构图。 10) 利用每个接线间地点的墙场尺寸,画出每个接线间的等比例图,其中包括以下信息: • 干线电缆孔; • 电缆和电缆孔的配置; • 电缆布线的空间; • 房间进出管道和电缆孔的位置; • 根据电缆直径确定的干线接线间和卫星接线间的馈线管道; • 管道内要安装的电缆; • 硬件安装细节; • 11 0型硬件空间; • 其他设备(如多路复用器、集线器或供电设备等)的安装空间。 11) 画出详细施工图之前,利用为每个配线场和接线间准备的等比例图,从最上楼层和最 远卫星接线区位置开始核查以下项目: • 主设备间、干线接线间和卫星接线间的底板区实际尺寸能否容纳线场硬件,为此,应对 比一下连接块的总面积和可用墙板的总面积。 • 电缆孔的数目和电缆井的大小是否足以让那么多的电缆穿过干线接线间,如果现成电缆 孔数目不够,应安排楼板钻孔工作。 6.4.5 管理间子系统在设备间中的应用 本节重点讨论管理子系统在设备间中的端接。这包括设计间布线系统,该系统把诸如 P B X 或数据交换机等公用系统设备连接到建筑布线系统。公用系统设备的布局取决于具体的话音或 数据系统。 设备间用于安放建筑内部的话音和数据交换机,有时还包括主计算机,里面还有电缆和连 接硬件,用以把公用系统设备连接到整个建筑布线系统。 该设计过程分为3个阶段: 1) 选择和确定主布线场交连硬件规模; 2) 选择和确定中继线/辅助场的交连硬件规模; 3) 确定设备间交连硬件的安置地点。 主布线交连场把公用系统电缆设备的线路连接到来自干线和建筑群子系统的输入线对。典 130计计网络综合布线系统与施工技术 下载
CMp0 d的乙a13 型的主布线交连场包括两个色场:白场和紫场。白场实现干线和建筑群线对的端接;紫场实 现公用系统设备线对的端接,这些线对服务于干线和建筑布线系统。主布线交连场有时还可 能增加一个黄场,以实现辅助交换设备的端接。该设计过程决定了主布线交连场的接线总数 和类型 在理想情况下,交连场的组织结构应使插入线或跨接线可以连接该场的任何两点。在小的 交连场安装中,只要把不同颜色的场一个挨着一个安装在一起,就很容易达到上述的目标。在 大的交连场安装中,这样的场组织结构使得线路变得很困难。这是因为,插入线长度有限, 个较大交连场不得不一分为三,放在另一个交连场的两边,有时两个交连场都必须一分为二。 上述是语音点的应用管理,对于不同的应用应选择不同的介质。 6.46管理间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设计管理间管理子系统时,一般采用下述步骤: 确认线路模块化系数是2对线还是3对线。每个线路模玦当做一条线路处理,线路模块化」 系数视具体系统而定。例如, System85的线路模块化系数是3对线。 2)确定话音和数据线路要端接的电缆对总数,并分配好话音或数据数线路所需的墙场或终 端条带。 3)决定采用何种110交连硬件 如果线对总数超过6000(即2000条线路),则使用110A交连硬件 如果线对总数少于6000,则可使用110A或110P交连硬件 110A交连硬件点用较少的墙空间或框架空间,但需要一名技术人员负责线路管理 ·决定每个接线块可供使用的线对总数,主布线交连硬件的白场接线数目取决于3个因素 硬件类型,每个接线块可供使用的线对总数和需要端接的线对总数。 ·由于每个接线块端接行的第25对线通常不用,故一个接线块极少能容纳全部线对 ·决定白场的接线块数目。为此,首先把每种应用(话音或数据)所需的输入线对总数除 以每个接线块的可用线对总数,然后取更高的整数作为白场接线块数目 ·选择和确定交连硬件的规模—一中继线辅助场 确定设备间交连硬件的位置 ·绘制整个布线系统即所有子系统的详细施工图。 4)管理间的信息点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的连接要尽可能简单,主要工作是跳线 5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651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简述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服务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设 备间,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今后的发展 干线子系统包括 1)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道 2)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电缆。 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 2)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
型的主布线交连场包括两个色场:白场和紫场。白场实现干线和建筑群线对的端接;紫场实 现公用系统设备线对的端接,这些线对服务于干线和建筑布线系统。主布线交连场有时还可 能增加一个黄场,以实现辅助交换设备的端接。该设计过程决定了主布线交连场的接线总数 和类型。 在理想情况下,交连场的组织结构应使插入线或跨接线可以连接该场的任何两点。在小的 交连场安装中,只要把不同颜色的场一个挨着一个安装在一起,就很容易达到上述的目标。在 大的交连场安装中,这样的场组织结构使得线路变得很困难。这是因为,插入线长度有限,一 个较大交连场不得不一分为三,放在另一个交连场的两边,有时两个交连场都必须一分为二。 上述是语音点的应用管理,对于不同的应用应选择不同的介质。 6.4.6 管理间管理子系统的设计步骤 设计管理间管理子系统时,一般采用下述步骤: 1) 确认线路模块化系数是2对线还是3对线。每个线路模块当做一条线路处理,线路模块化 系数视具体系统而定。例如,S y s t e m 8 5的线路模块化系数是3对线。 2) 确定话音和数据线路要端接的电缆对总数,并分配好话音或数据数线路所需的墙场或终 端条带。 3) 决定采用何种11 0交连硬件: • 如果线对总数超过6 0 0 0(即2 0 0 0条线路),则使用11 0 A交连硬件; • 如果线对总数少于6 0 0 0,则可使用11 0 A或11 0 P交连硬件; • 11 0 A交连硬件点用较少的墙空间或框架空间,但需要一名技术人员负责线路管理; • 决定每个接线块可供使用的线对总数,主布线交连硬件的白场接线数目取决于 3个因素: 硬件类型,每个接线块可供使用的线对总数和需要端接的线对总数。 • 由于每个接线块端接行的第2 5对线通常不用,故一个接线块极少能容纳全部线对; • 决定白场的接线块数目。为此,首先把每种应用(话音或数据)所需的输入线对总数除 以每个接线块的可用线对总数,然后取更高的整数作为白场接线块数目; • 选择和确定交连硬件的规模—中继线/辅助场; • 确定设备间交连硬件的位置; • 绘制整个布线系统即所有子系统的详细施工图。 4) 管理间的信息点连接是非常重要的工作,它的连接要尽可能简单,主要工作是跳线。 6.5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设计 6.5.1 垂直干线子系统设计简述 垂直干线子系统的任务是通过建筑物内部的传输电缆,把各个服务接线间的信号传送到设 备间,直到传送到最终接口,再通往外部网络。它必须满足当前的需要,又要适应今后的发展。 干线子系统包括: 1) 供各条干线接线间之间的电缆走线用的竖向或横向通道; 2) 主设备间与计算机中心间的电缆。 设计时要考虑以下几点: 1) 确定每层楼的干线要求; 2) 确定整座楼的干线要求; 第6章计综合布线的工程设计技术计计131 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