相对渗透率是指岩石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 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之比值 通常用Ko/K、Kg/K、Kw/K分别表示油、气、水相的相 对渗透率。 由于岩石中有多相流体渗流时,必然会相互影响 和干扰,因此,岩石的有效渗透率总是小于绝对渗透 率。故其相对渗透率总是变化在0-1之间。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不仅与岩石的结构有关,而 且还与流体的性质和饱和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地说, 每一相流体发生渗流时都有一个临界饱和度值,当其 饱和度低于其临界饱和度时,不发生渗流,有效渗透 率和相对渗透率为零;当其饱和度达到临界值时,才 能渗流,而且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其有效渗透率和相 对渗透率也增加,直到全部被它饱和时,其有效渗透 率等于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于1为止
相对渗透率是指岩石中多相流体共存时,岩石对 某一相流体的有效渗透率与岩石绝对渗透率之比值。 通常用Ko/K、Kg/K、Kw/K分别表示油、气、水相的相 对渗透率。 由于岩石中有多相流体渗流时,必然会相互影响 和干扰,因此,岩石的有效渗透率总是小于绝对渗透 率。故其相对渗透率总是变化在0-1之间。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不仅与岩石的结构有关,而 且还与流体的性质和饱和度有密切关系。一般地说, 每一相流体发生渗流时都有一个临界饱和度值,当其 饱和度低于其临界饱和度时,不发生渗流,有效渗透 率和相对渗透率为零;当其饱和度达到临界值时,才 能渗流,而且随着饱和度的增加,其有效渗透率和相 对渗透率也增加,直到全部被它饱和时,其有效渗透 率等于绝对渗透率,相对渗透率等于1为止
右图是在实验室里用 松散砂子测得的油 相对渗透率 0.8 KK∏ Ko/K 水的相对渗透率与它们的 透06 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图中 0.4 表明某一单相流体的有效 0.2 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与其 102030405060708090100 饱和度(某一单相流体体 含油饱和度% 积与岩石孔隙体积之比值 油气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曲线 )成正相关关系。随着该 相流体饱和度的增加,其 0.8 Ko/K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Kw/K 相 均增加,直到全部被某 对 渗04 单相流体所饱和,其有效 透 渗透率等于绝对渗透率, 率 相对渗透率等于1为止 102030405060708090100 含水饱和度% 油水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曲线
右图是在实验室里用 松散砂子测得的油、气、 水的相对渗透率与它们的 饱和度的关系曲线。图中 表明某一单相流体的有效 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与其 饱和度(某一单相流体体 积与岩石孔隙体积之比值 )成正相关关系。随着该 相流体饱和度的增加,其 有效渗透率和相对渗透率 均增加,直到全部被某一 单相流体所饱和,其有效 渗透率等于绝对渗透率, 相对渗透率等于1为止。 图 油气饱和度与 油气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曲线 气 油 相 对 渗 透 率 Kg/K Ko/K 0 0.2 0.4 0.6 0.8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含油饱和度% 油 水 油水饱和度与相对渗透率的关系曲线 相 对 渗 透 率 Ko/K Kw/K 0 0.2 0.4 0.6 0.8 1.0 10 20 30 40 50 60 70 80 90 100 含水饱和度%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通常没有严格的函数 关系,因为影响它们的因素很多。岩石的渗透率除受孔 隙度的影响外,还受孔道截面大小、形状、连通性以及 流体性能的影响。例如,粘土岩的绝对孔隙度可以很大 (30-40%),但其渗透率却可以很低;裂缝发育的致密 灰岩虽然其绝对孔隙度较低,但它却可以有很高的渗透 率,以致常成为高产油气层。 尽管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没有严格的函数关 系,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岩石的孔 隙度和渗透率一般皆取决于岩石本身的结构与组成。凡 具有渗透性的岩石均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大量实际资料 也表明:岩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图),特别是有效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更为密切
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 储集层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通常没有严格的函数 关系,因为影响它们的因素很多。岩石的渗透率除受孔 隙度的影响外,还受孔道截面大小、形状、连通性以及 流体性能的影响。例如,粘土岩的绝对孔隙度可以很大 (30-40%),但其渗透率却可以很低;裂缝发育的致密 灰岩虽然其绝对孔隙度较低,但它却可以有很高的渗透 率,以致常成为高产油气层。 尽管岩石的孔隙度和渗透率之间没有严格的函数关 系,但它们之间还是有一定的内在联系,因为岩石的孔 隙度和渗透率一般皆取决于岩石本身的结构与组成。凡 具有渗透性的岩石均具有一定的孔隙度。大量实际资料 也表明:岩石的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有一定的相关关系 (图),特别是有效孔隙度与渗透率的关系更为密切
1000 5d00 道格统 上石炭统砂岩 β砂岩 10d 1b0 5 且 5 0.5 0.05 0.0 051015202530 051015202530 (%) 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曲线 (据 Fijchtbauer,1967,转引自潘钟祥,1986)
0.1 0.5 1 1 0.5 0.1 0.01 0.05 10 100 1000 5 5 50 500 孔隙度与渗透率关系曲线 (据Fijchtbauer,1967,转引自潘钟祥,1986) φ(%) 50 5000 500 100 1000 10000 0 5 10 15 20 25 30 0 5 10 15 20 25 30 道格统 上石炭统砂岩 β砂岩 10 10 100 1000 1 0.01 0.1 0.05 5 0.5 0.5 5 0.1 1
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 越大,其渗透率越高,渗透率随有效孔隙 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大多可以用指 数形式表示。对于碳酸盐岩来说,特别是 裂缝性灰岩其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很不明显,在使用碳酸盐岩的孔-渗关系时 ,必须十分慎重 总之,孔隙性和渗透性是储集层的 大基本特性。也是决定储集层储集性能好 坏的两个基本因素,它们都与岩石的孔隙 结构有关
对于碎屑岩储层,一般是有效孔隙度 越大,其渗透率越高,渗透率随有效孔隙 度的增加而有规律地增加,大多可以用指 数形式表示。对于碳酸盐岩来说,特别是 裂缝性灰岩其孔隙度与渗透率之间的关系 很不明显,在使用碳酸盐岩的孔-渗关系时 ,必须十分慎重。 总之,孔隙性和渗透性是储集层的两 大基本特性。也是决定储集层储集性能好 坏的两个基本因素,它们都与岩石的孔隙 结构有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