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禽流感的定义 ■禽流感通常是指由高致病性5和H7亚型流感 病毒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烈性传染病; ■也可发生在哺乳类动物; ■流行特点是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来源不明; ■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 ■被我国农业部列为一类监测传染病;
(一)禽流感的定义 ◼ 禽流感通常是指由高致病性H5和H7亚型流感 病毒引起的鸡、鸭、鹅等禽类烈性传染病; ◼ 也可发生在哺乳类动物; ◼ 流行特点是突然暴发,发病率高,病死率高, 来源不明; ◼ 被世界动物卫生组织定为A类传染病; ◼ 被我国农业部列为一类监测传染病;
二)禽流感的发现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是意大利1878年发生大量鸡只死亡, 当时被称为“鸡瘟”;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 为H7亚型流感病毒; 1959年,科硏人员在苏格兰分离到了H5N禽流感病毒; ■此后H5和H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断引起禽流感疫情: ■同时发现在禽中还有一种相似的疾病,1926年首发于印 度 为区别两者,称前者为禽流感或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后者称为新城疫或伪鸡瘟或亚洲鸡瘟
(二)禽流感的发现 ◼ 最早的禽流感记录是意大利1878年发生大量鸡只死亡, 当时被称为“鸡瘟” ;1955年,科学家证实其致病病毒 为H7亚型流感病毒 ; ◼ 1959年,科研人员在苏格兰分离到了H5N1禽流感病毒; ◼ 此后H5和H7等高致病性禽流感病毒不断引起禽流感疫情; ◼ 同时发现在禽中还有一种相似的疾病,1926年首发于印 度; ◼ 为区别两者,称前者为禽流感或真性鸡瘟或欧洲鸡瘟; 后者称为新城疫或伪鸡瘟或亚洲鸡瘟
(三)临床表现 ■潜伏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 往往突然爆发,无任何临床症状而死亡; ■病程稍长的可见精神萎顿、不食、衰弱、羽 毛松乱,头、翅下垂,鸡冠和肉髯呈暗紫色, 头部水肿,结膜肿胀发炎,鼻腔内有粘性分 泌物,病鸡常摇头,呼吸困难
(三)临床表现 ◼ 潜伏期:潜伏期从几小时到几天不等; ◼ 发病率和病死率可达100%; ◼ 往往突然爆发,无任何临床症状而死亡; ◼ 病程稍长的可见精神萎顿、不食、衰弱、羽 毛松乱,头、翅下垂,鸡冠和肉髯呈暗紫色, 头部水肿,结膜肿胀发炎,鼻腔内有粘性分 泌物,病鸡常摇头,呼吸困难
临床症状(一) ■1.最急性:无先兆症状或稍沉郁,2~3 天内死亡率达100% 2.急性型: 肿头 流泪 冠有出血斑块 脚鳞片下出血 呼吸罗音,呼吸困难 图下痢
临床症状(一) ◼ 1.最急性:无先兆症状或稍沉郁,2~3 天内死亡率达100% ◼ 2.急性型: 肿头 流泪 冠有出血斑块 脚鳞片下出血 呼吸罗音,呼吸困难 下痢
临床症状(二) 3.慢性型: 神经症状 呼吸症状 恶病质 88
临床症状(二) ◼ 3.慢性型: 神经症状 呼吸症状 恶病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