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3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高速化、综合化、智能化 和易用性四个方面。 ◆1.网络高速化 网络高速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线路通信速率呈数量级增 高、协议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和高性能交换机/路由器不断推出 ◆2.网络综合化 网络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应用的综合上,从现有的多种业 务网络并存,向统一网络平台的方向过渡。各类业务网提供的 业务互相渗透、融合,进而为信息应用提供统一的业务平台 3.网络智能化 4·所谓网络智能化,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提高网络运行管理和维 护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部分研究工作引进了人工智能(AI) 技术。 ◆4.网络的易用性 网络的易用性主要体现在用户界面和操作方法上。 返回
4.1.3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 计算机网络的发展趋势主要表现在高速化、综合化、智能化 和易用性四个方面。 1.网络高速化 网络高速化主要反映在三个方面:线路通信速率呈数量级增 高、协议向高速化方向发展和高性能交换机/路由器不断推出。 2.网络综合化 网络的综合化主要表现在应用的综合上,从现有的多种业 务网络并存,向统一网络平台的方向过渡。各类业务网提供的 业务互相渗透、融合,进而为信息应用提供统一的业务平台。 3.网络智能化 所谓网络智能化,现阶段主要表现为提高网络运行管理和维 护的效率和自动化程度,部分研究工作引进了人工智能(AI) 技术。 4.网络的易用性 网络的易用性主要体现在用户界面和操作方法上。 返 回
4.1.4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网络通信系统:它提供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 功能 网络操作系统:它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管 理。 多A网络应用系统它是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 返回
4.1.4 计算机网络的构成 – 一个计算机网络系统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 ➢ 网络通信系统:它提供节点之间的数据通信 功能。 ➢ 网络操作系统:它对网络资源进行有效的管 理。 ➢ 网络应用系统:它是根据应用要求而开发的 基于网络环境的应用系统 。 返 回
4.1.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和拓扑结构 1按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局域网 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按采用的交换技术划分,可以分为:电路交换 网;分组交换网;信元交换网(ATM网) 3按用途划分,可分为专用网,例如金融网、教 育网、税务网;公用网,帧中继网、DDN r、r 网络拓扑结构用来描述网络的连接形状和组成形 式,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型、 树型等。]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最常用的 为双绞线和光纤,无线传输介质有微波、红外线和激 光
4.1.5计算机网络的分类 和拓扑结构 1.按所覆盖的地域范围分类,可以分为:局域网 LAN;城域网MAN;广域网WAN。 2.按采用的交换技术划分,可以分为:电路交换 网;分组交换网;信元交换网(ATM网)。 3.按用途划分,可分为专用网,例如金融网、教 育网、税务网;公用网,帧中继网、DDN网。 网络拓扑结构用来描述网络的连接形状和组成形 式,网络拓扑结构有总线型、环型、星型、网状型、 树型等。] 计算机网络的传输介质分为有线和无线两大类。 有线传输介质有双绞线、同轴电缆、光纤,最常用的 为双绞线和光纤,无线传输介质有微波、红外线和激 光。 返 回
4.1.6计算机网络协议 1.协议定义:为了能成功地传输数据,发送者 扣接收者必须遵循一套交换信息的通信规则,这个在 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规则称为协议( protocol) 协议定义了确保通信成功的方方面面因素,例如在微 型计算机之间通信,协议应该定义通信的速度和传输 模式。 2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定义了 套通信协议,称为开放系统互连( 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简记为OSⅠ)。OSI参考模型的目的是 定义网络功能,为了便于实现网络的复杂功能,OSI 把网络的功能分成7层协议,对应的层次能进行数据 的交换
4.1.6 计算机网络协议 1. 协议定义:为了能成功地传输数据,发送者 扣接收者必须遵循一套交换信息的通信规则,这个在 计算机之间交换数据的规则称为协议(protocol)。 协议定义了确保通信成功的方方面面因素,例如在微 型计算机之间通信,协议应该定义通信的速度和传输 模式。 2.开放系统互连OSI:国际标准化组织已经定义了 一套通信协议,称为开放系统互连(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简记为OSI)。OSI参考模型的目的是 定义网络功能,为了便于实现网络的复杂功能,OSI 把网络的功能分成7层协议,对应的层次能进行数据 的交换。 返 回
4.1.7ISO/OSI参考模型 ◆1.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最著名的开放系统互 连基本参考模型OSI标准。OSI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 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 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 interconnection)、互操 作性( Interoperation)和应用的可移植性( portability)。 2.OS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 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 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 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 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
4.1.7 ISO/OSI参考模型 1.OSI参考模型的基本概念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发布的最著名的开放系统互 连基本参考模型OSI标准。OSI体系结构标准定义了网 络互连的七层框架,即OSI开放系统互连参考模型。 在这一框架下进一步详细规定了每一层的功能,以实 现开放系统环境中的互连性(interconnection)、互操 作性(interoperation)和应用的可移植性(portability)。 2. OSI各层的主要功能 物理层:物理层的主要功能是利用物理传输介质 为数据链路层提供物理连接,以便透明地传送比特流。 数据链路层:在物理层提供比特流传输服务的基 础上,在通信的实体之间建立数据链路连接,传送以 帧为单位的数据,采用差错控制、流量控制方法,使 有差错的物理线路变成无差错的数据链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