解释 1发色体:含有发色团的分子称为发2助色团: 色体或色原体。 能加强发色团的生色作用,并增 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少,颜色愈 浅;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多,颜色愈 加染料与被染物的结合力的各种基 深。以下情况可使颜色加深: 团 1)增加侧链内的烯基数目 主要的助色团有NH2、-NHR NR2、-OH、OR等。此外像磺酸基 2)增加羧基的数目,特别是增加彼 (-SO3H)、羧基(COOH)等为特殊助 此直接联结的羧基 色团,它们对发色团并无显著影响 3)以萘环代替偶氮染料中的苯环 但可以使染料具有水溶性和对某些 4)把一定的取代基加入分子内。 物质具有染色能力。 发色体对各种被染物质也不一定具 有染色能力(或亲和力),能够作为染 料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还应含有助 色团
解释 1.发色体:含有发色团的分子称为发 色体或色原体。 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少,颜色愈 浅;发色团被引入的愈多,颜色愈 深。以下情况可使颜色加深: 1)增加侧链内的烯基数目 2)增加羧基的数目,特别是增加彼 此直接联结的羧基 3)以萘环代替偶氮染料中的苯环 4)把一定的取代基加入分子内。 发色体对各种被染物质也不一 定具 有染色能力(或亲和力),能够作为染 料的有机化合物分子中还应含有助 色团. 2.助色团: 能加强发色团的生色作用,并增 加染料与被染物的结合力的各种基 团。 主要的助色团有-NH2、-NHR、- NR2、-OH、-OR等。此外像磺酸基 (-SO3H)、羧基(-COOH)等为特殊助 色团,它们对发色团并无显著影响, 但可以使染料具有水溶性和对某些 物质具有染色能力
(2)醌构理论 内容:染料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其分子中有醌结构存在。醌 型结构可视为分子的发色团 这个理论只能用来解释三芳基甲烷类及醌亚胺类染料,对于偶 氮苯类的有色化合物不适用
(2)醌构理论 内容:染料之所以有颜色,是因为其分子中有醌结构存在。醌 型结构可视为分子的发色团。 这个理论只能用来解释三芳基甲烷类及醌亚胺类染料,对于偶 氮苯类的有色化合物不适用
2近代发色理论 根据量子化学及休克尔( Huckel)分子轨道理论,有 机化合物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该物质吸收不同波长 的电磁波而使其内部的电子发生跃迁所致。能够作为 染料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内部电子跃迁所需的激化能 必须在可见光(400nm~760nm)范围内 物质的颜色主要是物质中的电子在可见光作用下发 生∏_理∏(或伴随有n→∏)跃迁的结果,因此研究物质 的颜色和结构的关系可归结为研究共轭体系中∏电子的 性质,即染料对可见光的吸收主要是由其分子中 的∏电子运动状态所决定的
2.近代发色理论 根据量子化学及休克尔(Huckel)分子轨道理论,有 机化合物呈现不同的颜色是由于该物质吸收不同波长 的电磁波而使其内部的电子发生跃迁所致。能够作为 染料的有机化合物,它的内部电子跃迁所需的激化能 必须在可见光(400nm~760nm)范围内。 物质的颜色主要是物质中的电子在可见光作用下发 生П→П* (或伴随有n→П* )跃迁的结果,因此研究物质 的颜色和结构的关系可归结为研究共轭体系中П电子的 性质,即染料对可见光的吸收主要是由其分子中 的П电子运动状态所决定的
3颜色的深浅和浓淡 物质的颜色的深浅是指物质吸收的光波在光谱中的位置而言, 物质吸收的光波波长愈短,则颜色愈浅。 物质颜色的浓淡,是表示同一种染料的颜色强度,即物质吸 收一定波长光线的量的多少。 人们把能增加染料吸收波长的效应称为深色效应,把増加染 料吸收强度的效应叫浓色效应。反之,把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 称为浅色效应,把降低吸收强度的效应叫减色效应
3.颜色的深浅和浓淡 物质的颜色的深浅是指物质吸收的光波在光谱中的位置而言, 物质吸收的光波波长愈短,则颜色愈浅。 物质颜色的浓淡,是表示同一种染料的颜色强度,即物质吸 收一定波长光线的量的多少。 人们把能增加染料吸收波长的效应称为深色效应,把增加染 料吸收强度的效应叫浓色效应。反之,把降低吸收波长的效应 称为浅色效应,把降低吸收强度的效应叫减色效应
4颜色的拼配 原色:红黄、蓝、红、黄 二次色 橙、绿紫、橙 三次色: 黄灰蓝灰红灰
4.颜色的拼配 三原色: 红 黄 蓝 红 黄 二次色: 橙 绿 紫 橙 三次色: 黄灰 蓝灰 红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