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裏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 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 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 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 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 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 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泰将白起攻破 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 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 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 近的泪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名曰端午节
顷襄王继位后,继续对秦执行投降政策,屈原 又因此批评旧贵族集团误国,继续受到子兰等人的 迫害。约在顷襄王十三年左右,再次被放逐到江南 一带。他对国家前途忧心如焚,痛恨奸佞误国,但 又不肯同恶势力同流合污,继续坚持自己的高尚理 想。就在他两次被放逐的前后,写了不少忧国忧民 的诗篇。顷襄王二十一年(前278),泰将白起攻破 郢都,他觉得无力挽救楚国危亡,政治理想无法实 现,极端悲愤绝望,写了《哀郢》、《怀沙》两首 诗后,相传在旧历五月五日这一天,自沉于湘水附 近的泪罗江。从此这一天就被作为纪念屈原的节日, 名曰端午节
属原的作品,《史记屈原列传》做中提到有《离骚》 《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 原赋二十五篇”,但未指出具体篇目,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以(离 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 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为屈原作品。所列篇数与《汉书·艺文志》 相合,但未列入《招魂》。现代学者认为,《离骚》、《九歌》 篇)、《天问》、《九章》(九篇)、《招魂》等二十三篇,基本上可以 肯定为屈原所作。但对《招魂》一篇尚有异说。《卜剧》、《渔父》是根 据屈原传说敷衍而成,非屈原所自作。《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 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 斗争的精神。《九歌》原为古代乐曲名,屈原用作这一组诗的名称,包括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她君》、《湘夫人》、《大司命》 《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 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前九篇是祭神的歌曲,各 祭一自然神,并以神名为乐章的篇名。《国殇》所祭是为国捐躯的战士。 末篇《礼魂》是祭把结束时的送神曲
屈原的作品,《史记·屈原列传》做中提到有《离骚》、 《天问》、《招魂》、《哀郢》、《怀沙》五篇。《汉书·艺文志》载“屈 原赋二十五篇”,但未指出具体篇目,东汉王逸作《楚辞章句》,以(离 骚》、《九歌》(十一篇)、《天问》、《九章》(九篇)、《远游》、 《卜居》、《渔父》等二十五篇为屈原作品。所列篇数与《汉书·艺文志》 相合,但未列入《招魂》。现代学者认为,《离骚》、《九歌》(十一 篇)、《天问》、《九章》(九篇)、《招魂》等二十三篇,基本上可以 肯定为屈原所作。但对《招魂》一篇尚有异说。《卜剧》、《渔父》是根 据屈原传说敷衍而成,非屈原所自作。《离骚》是中国诗歌史上仅见的长 篇抒情诗,是屈原的代表作,通篇洋溢着爱国热情和为坚持真理、理想而 斗争的精神。《九歌》原为古代乐曲名,屈原用作这一组诗的名称,包括 《东皇太一》、《云中君》、《湘她君》、《湘夫人》、《大司命》、 《少司命》、《东君》、《河伯》、《山鬼》、《国殇》、《礼魂》,是 屈原在民间祭神乐歌的基础上加工创作而成的。前九篇是祭神的歌曲,各 祭一自然神,并以神名为乐章的篇名。《国殇》所祭是为国捐躯的战士。 末篇《礼魂》是祭把结束时的送神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