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 年代末的三件大事: ①196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IMS系统。 1969年美国 CODASYL组织发布了DBTG报告,总 结了当时各式各样的数据库,提出网状模型。 81970年美国IBM公司的 E.COdd连续发表论文, 提出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n 数据管理技术进入数据库阶段的标志是20世纪60 年代末的三件大事: ① 1968年美国IBM公司推出层次模型的IMS系统 。 ② 1969年美国CODASYL组织发布了DBTG报告,总 结了当时各式各样的数据库,提出网状模型。 ③ 1970年美国IBM公司的E.F.Codd 连续发表论文, 提出关系模型,奠定了关系数据库的理论基础
数据库系统(续) ■特点 数据的管理者:DBMs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n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 逻辑独立性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a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数据库系统(续) n 特点 n 数据的管理者:DBMS n 数据面向的对象:现实世界 n 数据的共享程度:共享性高 n 数据的独立性:高度的物理独立性和一定的 逻辑独立性 n 数据的结构化:整体结构化 n 数据控制能力:由DBMS统一管理和控制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数据库系统) 应用程序1 数据库 应用程序2 DBMS
应用程序与数据的对应关系(数据库系统) DBMS 应用程序1 应用程序2 数据库 …
数据的高共享性的好处 ■降低数据的冗余度,节省存储空间 ■避免数据间的不一致性 ■使系统易于扩充
数据的高共享性的好处 n 降低数据的冗余度,节省存储空间 n 避免数据间的不一致性 n 使系统易于扩充
数据独立性 ■物理独立性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 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 序不用改变。 ■逻辑独立性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 的,数据的逻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
数据独立性 n 物理独立性 n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存储在磁盘上的数据库中数据 是相互独立的。当数据的物理存储改变了,应用程 序不用改变。 n 逻辑独立性 n 指用户的应用程序与数据库的逻辑结构是相互独立 的。数据的逻辑结构改变了,用户程序也可以不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