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结构 >无细胞壁 细胞膜 外层:蛋白质及糖类; 中层:脂质(磷脂为主,胆固醇占36%);凡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 如皂素、毛地黄甙、二性霉素B等均能破坏细胞膜致其死亡。 内层:蛋白质及糖类。 核质:基因组小,合成代谢有限
(二)结构 ➢无细胞壁 ➢细胞膜 外层:蛋白质及糖类; 中层:脂质(磷脂为主,胆固醇占36%);凡作用于胆固醇的物质, 如皂素、毛地黄甙、二性霉素B等均能破坏细胞膜致其死亡。 内层:蛋白质及糖类。 ➢核质:基因组小,合成代谢有限
荚膜或微荚膜ε抗吞噬作用。 特殊的顶端结构:黏附宿主上皮细胞表面,与支原 体致病有关
荚膜或微荚膜:抗吞噬作用。 特殊的顶端结构:黏附宿主上皮细胞表面,与支原 体致病有关
(三)培养特性 >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10%~20%人或动物血清以提供胆固醇与其他长 链脂肪酸,多数还需添加酵母浸液、组织浸液等。 ph: 适宜76~8.0,但解脲脲原体最适pH为55~6.5。 >兼性厌氧,在含5%CO2和90%N2中生长最佳。 繁殖方式多样,约3~4h繁殖一代
(三)培养特性 ➢营养丰富的培养基: 10%~20%人或动物血清以提供胆固醇与其他长 链脂肪酸,多数还需添加酵母浸液、组织浸液等。 ➢pH: 适宜7.6~8.0,但解脲脲原体最适pH为 5.5~6.5。 ➢兼性厌氧,在含5%CO2和 90%N2中生长最佳。 ➢繁殖方式多样,约3~4 h繁殖一代
>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固体培养基: 2~7天长出直径约10~600m的“荷包蛋样”菌落。 支原体菌落(×100倍) 支原体菌落(×100倍) Diene染色
➢在培养基中的生长现象: 固体培养基: 2~7天长出直径约10~600μm的“荷包蛋样”菌落。 支原体菌落(×100倍) 支原体菌落(×100倍) Diense染色
液体培养基: 清亮,用颜色变化单位(CCU)表示 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 1.培养基对照;2-5.肺炎支原体培养第2~5天
液体培养基: 清亮,用颜色变化单位(CCU)表示。 肺炎支原体培养结果 1. 培养基对照;2~5. 肺炎支原体培养第2~5天 1 2 3 4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