x i h u a U niversity 2、 Stress and strain弯曲的应力应变 (1)外侧长度 外区, tensile stress and tensile strain,长度方 向爱拉应力而伸长变形。 可能产生开裂(弯曲的主要失效形式)。 (2)内侧长度 AE, compressive stress and compressive strain, 长度受压应力而收缩变形。 导致起皱
2、Stress and strain 弯曲的应力应变 (1)外侧长度 外区, tensile stress and tensile strain, 长度方 向受拉应力而伸长变形。 可能产生开裂(弯曲的主要失效形式)。 (2)内侧长度 内区, compressive stress and compressive strain, 长度受压应力而收缩变形。 导致起皱
a 0+ ■■■■■■■■■■■■■■■■■■■■ 弯曲前后坐标网目的变化 b b
x i h u a U niversity (3)宽度方向宽板仍为矩形,窄板成为扇形。 (4)厚度方向外层受拉减薄,内层曼压增厚。总体稍 有微簿 内层 6<3t 外层 a一窄板(<3)b-宽板(>3)
(3)宽度方向 宽板仍为矩形,窄板成为扇形。 (4)厚度方向 外层受拉减薄,内层受压增厚。总体稍 有减薄
x i h u a U niversity (5)strain neutral axis 应变中性层 内、外层之间,长度不变 的纤维层。 其半径:p=r+xt (x:中性层位移系数0.3-0.5) 可见:中性层偏向内侧。 0.2 0.3 0.4 0.6 0.8 1.2 x0.21 0.22 0.23 0.240.25 0.26 0.28 0.3 0.320.33 1:1:2;+:4:75 x0.34 0.36 380.390.40.420.40.460.480.5
(5)strain neutral axis 应变中性层 内、外层之间,长度不变 的纤维层。 其半径:ρ= r + x t (x:中性层位移系数0.3~0.5) 可见:中性层偏向内侧
x i h u a U niversity 3、 Minimum bending radius最小弯曲半径 (1) Concept概念 Bending ratio弯曲系数k: k=r/t r越小,t越大,k越小。 板料外侧伸长率δ与k关系 6=1/(2k+1) k越小,δ越大,板料外侧变形量越大。 弯曲系数褒征弯曲变形程度:r越小,t越大,k越小 变形程度越大
3、Minimum bending radius最小弯曲半径 (1)Concept 概念 Bending ratio 弯曲系数k: k = r/t r越小,t越大,k越小。 板料外侧伸长率δ与k关系: δ=1/(2k+1) k越小, δ越大,板料外侧变形量越大。 弯曲系数表征弯曲变形程度: r越小,t越大,k越小, 变形程度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