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0版。2. Caldera OpenLinuxCalderaOpenLinux是最早关注简易安装方法的Linux正式版本之一,同时,它还在正式版本中集成了办公软件。现有最新版本是CalderaOpenLinux2.2。3.TurboLinuxTurboLinux公司是以推出高性能服务器而著称的Linux厂商,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它在亚洲是占市场最大的商业版本,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较流行的版本是TurboLinux6.0,它是基于Linux2.2内核。4.红旗Linux国内最出名的Linux发行版本要数红旗了,红旗Linux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简洁实用的菜单结构,类似Windows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最新的红旗Linux桌面版4.0加快了系统开机和启动的速度,为用户集成了包括上网、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应用,以及娱乐游戏等进行操作(例如中文编辑和打印等)。1.4.RedHat9.0的安装Linux可以直接在裸机上安装,也可以在硬盘上与其他操作系统,如MS-DOS、Windows、OS/2等共存。安装前首先将硬盘分区,然后将Linux和Windows等不同的操作系统分别装到各自的分区。如果在裸机上安装,或者只安装Linux系统,大概需要20分钟-60分钟,安装时间取决于具体计算机的运行速度、Linux的版本等条件。如果要在计算机上同时保留两个或多个操作系统,则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个硬盘上最多只能有4个主分区,所以最多只能安装4个不同的操作系统。1.4.1.安装前的准备在安装之前,要整理并记录待安装计算机的硬件情况。具体地说,需要了解如下硬件数据。·CPU:对Linux来说,要求CPU至少为386。●内存:对RedHat来说,内存是多多益善(至少要有8MB)。·硬盘:硬盘的个数、每个硬盘的接口类型和大小,如果有多个硬盘,哪个是主盘等信息。·显示卡:显存为多少,厂商名称及型号。·显示器:厂商及型号,显示器所允许的水平和垂直扫描频率的范围等。·鼠标:类型是什么?如果使用的是串口鼠标,则它接在哪个COM端口?·网络:如果需要网络功能,则需要知道主机所用的IP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域名服务器的1P地址、主机所处域的名称、主机所用的名称以及网络类型等参数。那么如何收集硬件资源的信息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搜集主板、显示卡、显示器、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各种硬件设备的手册。?如果使用MS-DOS5.0以上的版本,可运行诊断工具MSD.EXE来收集硬件数据。如果是在Windows98/2000或WindowsNT中,可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系统”图标,从出现的对话框中收集硬件数据。这些收集到的系统硬件信息可以为接下来的安装工作提供参考。如果不知道上述信息4
4 9.0 版。 2.Caldera OpenLinux Caldera OpenLinux 是最早关注简易安装方法的 Linux 正式版本之一,同时,它还在正 式版本中集成了办公软件。现有最新版本是 Caldera Open Linux 2.2。 3.TurboLinux TurboLinux 公司是以推出高性能服务器而著称的 Linux 厂商,在美国有很大的影响。 它在亚洲是占市场最大的商业版本,在中国、日本和韩国都取得了巨大的成功。现在较流 行的版本是 Turbo Linux 6.0,它是基于 Linux 2.2 内核。 4.红旗 Linux 国内最出名的 Linux 发行版本要数红旗了,红旗 Linux 采用图形用户界面,简洁实用 的菜单结构,类似 Windows 的界面和操作方式。最新的红旗 Linux 桌面版 4.0 加快了系统 开机和启动的速度,为用户集成了包括上网、图形图像处理、多媒体应用,以及娱乐游戏 等进行操作(例如中文编辑和打印等)。 1.4.RedHat 9.0 的安装 Linux 可以直接在裸机上安装,也可以在硬盘上与其他操作系统,如 MS-DOS、 Windows、0S/2 等共存。安装前首先将硬盘分区,然后将 Linux 和 Windows 等不同的操作 系统分别装到各自的分区。 如果在裸机上安装,或者只安装 Linux 系统,大概需要 20 分钟-60 分钟,安装时间取 决于具体计算机的运行速度、Linux 的版本等条件。如果要在计算机上同时保留两个或多 个操作系统,则可能要花费更多的时间。一个硬盘上最多只能有 4 个主分区,所以最多只 能安装 4 个不同的操作系统。 1.4.1.安装前的准备 在安装之前,要整理并记录待安装计算机的硬件情况。具体地说,需要了解如下硬件 数据。 ● CPU:对 Linux 来说,要求 CPU 至少为 386。 ● 内存:对 RedHat 来说,内存是多多益善(至少要有 8MB)。 ● 硬盘:硬盘的个数、每个硬盘的接口类型和大小,如果有多个硬盘,哪个是主盘 等信息。 ● 显示卡:显存为多少,厂商名称及型号。 ● 显示器:厂商及型号,显示器所允许的水平和垂直扫描频率的范围等。 ● 鼠标:类型是什么?如果使用的是串口鼠标,则它接在哪个 COM 端口? ● 网络:如果需要网络功能,则需要知道主机所用的 IP 地址、子网掩码、网关地址、 域名服务器的 1P 地址、主机所处域的名称、主机所用的名称以及网络类型等参数。 那么如何收集硬件资源的信息呢?可以从如下几个方面着手: ● 搜集主板、显示卡、显示器、调制解调器等计算机各种硬件设备的手册。 ● 如果使用 MS-DOS5.0 以上的版本,可运行诊断工具 MSD.EXE 来收集硬件数据。 ● 如果是在 Windows98/2000 或 WindowsNT 中,可双击“控制面板”中的“系统” 图标,从出现的对话框中收集硬件数据。 这些收集到的系统硬件信息可以为接下来的安装工作提供参考。如果不知道上述信息
也没关系,现在流行的Linux安装盘都可以进行自动监测,你只要按照提示往下一步一步地进行就可以了。1.4.2.建立硬盘分区Linux需要自己的分区,因此在安装之前,需要为此建立相应的分区。对硬盘重新分区,意味着将要删除硬盘上原有的一切数据,所以在重新分区前,切记要备份系统。在硬盘上建立的分区有三种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一个硬盘上最多能建立四个主分区,扩展分区本身不存储数据,而是用来建立多个逻辑分区。由于在Linux中文件系统和交换空间(用做虚拟内存RAM)都需要各自占据硬盘上的一个独立分区,所以一般都要为Linux提供不止一个分区。独立的操作系统必须安放在主分区,所以一个磁盘系统最多可以有4个不同的操作系统。下面针对分区时通常会遇到的几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1.硬盘上还有未分区的空间(包括没有进行分区的硬盘)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为Linux建立一个分区就可以了(如在自定义类型安装时,用Linux的fdisk命令来完成)。新建分区可以是主分区(primarypartition),也可以是扩展分区(extendedpartition)上的分区(类似DOs上的逻辑分区)。启动安装光盘后,按照其上的安装指示步骤即可完成安装。2.硬盘上有一个未使用的分区这种情况意味着我们要使用一个未使用的分区来安装Linux。因此首先要删除现已不用的分区,然后再建一个Linux分区。这些可以在自定义类型安装时,用Linux的fdisk来完成。在目前推出的Linux安装光盘中有对这种情况处理的选择项,所以可直接按照其指示步骤完成安装。3.所使用的分区上还有未使用的空间(重新分区)这种情况是最普通的,但也是最为复杂的。对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方法:破坏性重新分区和非破坏性重新分区。1)破坏性重新分区破坏性重新分区较为简单,主要是删除原来的大分区,再创建几个小分区以供不同的系统使用,如图1-1所示。DOSDOSLinux(a)重新分区之前(b)重新分区之后图1-1破坏性重新分区具体步骤如下:(1)备份原有分区上的数据(因为重新分区后,原来的数据将会丢失)。5
5 也没关系,现在流行的 Linux 安装盘都可以进行自动监测,你只要按照提示往下一步一步 地进行就可以了。 1.4.2.建立硬盘分区 Linux 需要自己的分区,因此在安装之前,需要为此建立相应的分区。对硬盘重新分 区,意味着将要删除硬盘上原有的一切数据,所以在重新分区前,切记要备份系统。 在硬盘上建立的分区有三种类型:主分区、扩展分区和逻辑分区。一个硬盘上最多能 建立四个主分区,扩展分区本身不存储数据,而是用来建立多个逻辑分区。由于在 Linux 中文件系统和交换空间(用做虚拟内存 RAM)都需要各自占据硬盘上的一个独立分区,所以 一般都要为 Linux 提供不止一个分区。独立的操作系统必须安放在主分区,所以一个磁盘 系统最多可以有 4 个不同的操作系统。 下面针对分区时通常会遇到的几种情况分别进行讨论。 1.硬盘上还有未分区的空间(包括没有进行分区的硬盘) 这种情况下只需要为 Linux 建立一个分区就可以了(如在自定义类型安装时,用 Linux 的fdisk命令来完成)。新建分区可以是主分区(primary partition),也可以是扩展分区(extended partition)上的分区(类似 DOS 上的逻辑分区)。启动安装光盘后,按照其上的安装指示步骤 即可完成安装。 2.硬盘上有一个未使用的分区 这种情况意味着我们要使用一个未使用的分区来安装 Linux。因此首先要删除现已不 用的分区,然后再建一个 Linux 分区。这些可以在自定义类型安装时,用 Linux 的 fdisk 来 完成。在目前推出的 Linux 安装光盘中有对这种情况处理的选择项,所以可直接按照其指 示步骤完成安装。 3.所使用的分区上还有未使用的空间(重新分区) 这种情况是最普通的,但也是最为复杂的。对这种情况,主要有两种方法:破坏性重 新分区和非破坏性重新分区。 1)破坏性重新分区 破坏性重新分区较为简单,主要是删除原来的大分区,再创建几个小分区以供不同的 系统使用,如图 1-1 所示。 图 1-1 破坏性重新分区 具体步骤如下: (1)备份原有分区上的数据(因为重新分区后,原来的数据将会丢失)
(2)删除大分区。(3)为原来所用的操作系统(如果还想用的话)和Linux创建不同的分区。2)非破坏性重新分区非破坏性重新分区较为复杂,但是保存了原来的数据且增加了新分区。这需要使用专门的分区工具来完成,如PartitionMagic。这种方法一般包括如下三个步骤,图1-2所示为数据压缩前后状况。DOSDOSDOSLruxinux(a)原有分区(b)压缩原有数据(c)建立新分区图1-2非破坏性重新分区(1)压缩现有数据。这可以使自由空间尽可能地大。这一步很重要,如果做不好,则可能会限制重新分区的大小。(2)改变分区大小。这会产生两个分区,一个分区为原来的含有数据的分区,另一个分区则是空白的。(3)创建新分区。最简单的做法是删除新生成的分区,再创建Linux分区。上述这些步骤若利用分区工具PartitionMagic,则可以很方便地完成。1.4.3安装类型RedHat提供了三种类型的安装:客户机类型的安装。·服务器类型的安装。自定义类型的安装。1.客户机类型的安装客户机类型的安装最为简单,只需要回答几个安装问题就可以完成安装。这对Linux新手尤其适合。该类型的安装首先删除硬盘上所有Linux分区,然后再创建Linux分区,并安装Linux。如果硬盘上已经有了其他操作系统,那么本方法也可利用程序LILO(theLinuxLoader或者Grub做成双启动。2.服务器类型的安装如果需要一个基于Linux的服务器,而又不愿意去做很多配置工作,那么这个方法是比较适合的。该类型的安装首先删除硬盘上所有的分区(不管它是不是Linux分区),然后再创建几个Linux分区,并安装Linux。该方法需要1.6GB左右的空间。3.自定义类型的安装自定义类型的安装最为灵活,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分区,要安装哪些软件包,是否要用LILO或者grub来启动等。Red Hat Linux6.0之前的版本都是使用自定义类型的安装。6
6 (2)删除大分区。 (3)为原来所用的操作系统(如果还想用的话)和 Linux 创建不同的分区。 2)非破坏性重新分区 非破坏性重新分区较为复杂,但是保存了原来的数据且增加了新分区。这需要使用专 门的分区工具来完成,如 PartitionMagic。这种方法一般包括如下三个步骤,图 1-2 所示为 数据压缩前后状况。 图 1-2 非破坏性重新分区 (1)压缩现有数据。这可以使自由空间尽可能地大。这一步很重要,如果做不好, 则可能会限制重新分区的大小。 (2)改变分区大小。这会产生两个分区,一个分区为原来的含有数据的分区,另一 个分区则是空白的。 (3)创建新分区。最简单的做法是删除新生成的分区,再创建 Linux 分区。上述这 些步骤若利用分区工具 PartitionMagic,则可以很方便地完成。 1.4.3 安装类型 RedHat 提供了三种类型的安装: ● 客户机类型的安装。 ● 服务器类型的安装。 ● 自定义类型的安装。 1.客户机类型的安装 客户机类型的安装最为简单,只需要回答几个安装问题就可以完成安装。这对 Linux 新手尤其适合。该类型的安装首先删除硬盘上所有 Linux 分区,然后再创建 Linux 分区, 并安装 Linux。如果硬盘上已经有了其他操作系统,那么本方法也可利用程序 LILO(the Linux Loader 或者 Grub 做成双启动。 2.服务器类型的安装 如果需要一个基于 Linux 的服务器,而又不愿意去做很多配置工作,那么这个方法是 比较适合的。该类型的安装首先删除硬盘上所有的分区(不管它是不是 Linux 分区),然后 再创建几个 Linux 分区,并安装 Linux。该方法需要 1.6GB 左右的空间。 3.自定义类型的安装 自定义类型的安装最为灵活,可以自己决定如何分区,要安装哪些软件包,是否要用 LILO 或者 grub 来启动等。Red Hat Linux 6.0 之前的版本都是使用自定义类型的安装
1.4.4安装过程在完成以上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安装Linux的具体工作了。RedHat是一个比较成熟的Linux套件,提供了良好的安装界面,只要根据安装程序给出的提示,就能顺利地完成安装工作。目前,Linux的发行方式都是以光盘的方式提供,所以在安装时一定要有光驱。RedHat是目前最流行的Linux操作系统,也是我们的实验系统的平台,因此将以RedHatLinux7.2为例介绍其安装过程。RedHatLinux的安装方法很多,我们采用的是从CD-ROM安装。其安装光盘共有两张,第一张可直接从光盘启动,包含大部分的软件包和一些安装工具,第二张光盘则包含许多附加的软件包。下面是安装过程和注意事项:(1)启动安装程序。用Linux的第一张光盘,从光驱引导启动系统。进入一个启动界面,显示“boot:”提示符,直接回车(按Enter键),选择图形模式进行安装。(2)选择安装界面使用的语言。(3)选择默认的键盘设置。(4)选择默认的鼠标设置。(5)设置安装类型。RedHatLinux提供了个人桌面、工作站、服务器和定制等多种安装类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个人桌面或定制方式。(6)进行硬盘分区。对硬盘进行分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若没有必要或没有十分把握,最好先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不测。对于IDE硬盘,RedHatLinux的驱动器标识符为“hdx-”,其中hd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IDE硬盘。x为盘号(a为基本盘,b为基本从属盘,c为辅助主盘,d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4个分区用数字1一4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5开始就是逻辑分区。对用户而言,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个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一个独立且惟一的文件结构。RedHatLinux采用了“装载”的处理方法,将一个分区和一个目录联系起来,因此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Linux最少需要两个分区,一个Linuxnative(文件)分区,一个Linuxswap(交换)分区。其中Linuxnative分区是存放Linux系统文件的分区,它只能用EXT2的分区类型,在分区时应该将载入点设置为“”目录。SWAP分区则用做交换空间,它主要是把主内存上暂时不用的数据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调进内存内。一般建议分区方案如下:●SWAP分区SWAP分区至少要等于系统上实际内存的容量,一般来说它的大小是内存的两倍。·/boot分区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个分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PC机要受到BIOS的限制,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独的/boot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50MB~100MB之间。1分区这是根目录挂载的位置。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其他文件都在该分区上,这个分区的大小约在1.7GB~5GB之间假如是初次安装Linux系统,最好选择自动分区的方式。当然,如果安装者对Linux较为熟悉,也可以用系统配制的硬盘管理工具DiskDruid来定制所需要的分区,它不但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创建和删除硬盘分区,还可以为每个分区管理载入点。(7)设置文件系统为EXT2。(8)配置引导装载程序。选择LILO作为引导安装程序。LILO可以安装在第一硬盘的主引导区(MBR)或Linux分区的引导扇区。如果想使用LILO来做双启动,则需要选择前者:7
7 1.4.4 安装过程 在完成以上的准备工作之后,我们就可以进入安装 Linux 的具体工作了。RedHat 是一 个比较成熟的 Linux 套件,提供了良好的安装界面,只要根据安装程序给出的提示,就能 顺利地完成安装工作。目前,Linux 的发行方式都是以光盘的方式提供,所以在安装时一 定要有光驱。 RedHat 是目前最流行的 Linux 操作系统,也是我们的实验系统的平台,因此将以 RedHatLinux 7.2 为例介绍其安装过程。Red Hat Linux 的安装方法很多,我们采用的是从 CD-ROM 安装。其安装光盘共有两张,第一张可直接从光盘启动,包含大部分的软件包和 一些安装工具,第二张光盘则包含许多附加的软件包。下面是安装过程和注意事项: (1)启动安装程序。用 Linux 的第一张光盘,从光驱引导启动系统。进入一个启动界面, 显示“boot:”提示符,直接回车(按 Enter 键),选择图形模式进行安装。 (2)选择安装界面使用的语言。 (3)选择默认的键盘设置。 (4)选择默认的鼠标设置。 (5)设置安装类型。Red HatLinux 提供了个人桌面、工作站、服务器和定制等多种安装 类型,根据具体情况选择个人桌面或定制方式。 (6)进行硬盘分区。对硬盘进行分区是一件非常危险的工作,若没有必要或没有十分把 握,最好先对重要的数据进行备份,以防不测。对于 IDE 硬盘,RedHatLinux 的驱动器标 识符为“hdx-”,其中 hd 表明分区所在设备的类型,这里是指 IDE 硬盘。x 为盘号(a 为基 本盘,b 为基本从属盘,c 为辅助主盘,d 为辅助从属盘),·代表分区,前 4 个分区用数字 1—4 表示,它们是主分区或扩展分区,从 5 开始就是逻辑分区。 对用户而言,无论有几个分区,分给哪个目录使用,它归根结底就只有一个根目录, 一个独立且惟一的文件结构。RedHatLinux 采用了“装载”的处理方法,将一个分区和一 个目录联系起来,因此每个分区都是用来组成整个文件系统的一部分。 Linux 最少需要两个分区,一个 Linux native(文件)分区,一个 Linux swap(交换)分区。 其中 Linuxnative 分区是存放 Linux 系统文件的分区,它只能用 EXT2 的分区类型,在分区 时应该将载入点设置为“/”目录。SWAP 分区则用做交换空间,它主要是把主内存上暂时 不用的数据存起来,在需要的时候再调进内存内。一般建议分区方案如下: ● SWAP 分区 SWAP 分区至少要等于系统上实际内存的容量,一般来说它的大小 是内存的两倍。 ● /boot 分区 它包含了操作系统的内核和在启动系统过程中所要用到的文件,建这 个分区是很有必要的,因为目前大多数的 PC 机要受到 BIOS 的限制,况且如果有了一个单 独的/boot 启动分区,即使主要的根分区出现了问题,计算机依然能够启动。这个分区的大 小约在 50MB~100MB 之间。 ● /分区 这是根目录挂载的位置。系统运行所需要的其他文件都在该分区上,这个 分区的大小约在 1.7GB~5GB 之间假如是初次安装 Linux 系统,最好选择自动分区的方式。 当然,如果安装者对 Linux 较为熟悉,也可以用系统配制的硬盘管理工具 Disk Druid 来定 制所需要的分区,它不但可以根据用户的要求创建和删除硬盘分区,还可以为每个分区管 理载入点。 (7)设置文件系统为 EXT2。 (8)配置引导装载程序。选择 LILO 作为引导安装程序。LILO 可以安装在第一硬盘的主 引导区(MBR)或 Linux 分区的引导扇区。如果想使用 LILO 来做双启动,则需要选择前者:
如果是想用Linux启动软盘或其他系统引导器引导Linux,请选择后者,即将LILO安装在Linux分区的引导扇区。(9)网络配置。(10)防火墙配置。(11)选择系统默认的语言及其他支持语言。(12)时区配置。(13)设置root密码。(14)选择软件包组。(15)筹建引导盘。(16)配置显卡。(17)进行安装。1.5.Linux常用命令简介1.5.1.使用常识1.登录Linux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当有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机器时,Linux可以分时地运行不同用户的应用程序。为了区分各个用户,每个用户都必须有自已独立的账号,系统要求每一名合法用户在使用Linux系统之前,首先必须按自己的身份登录。在第一次登录时,可以用root用户及口令来登录。键入用户名root,然后输入口令,这样就登录了。这时,就可以按root身份来使用Linux。通常,用户是通过shell来使用操作系统的。shell类似于MS-DOS下的COMMAND.COM命令解释器,是用户与操作系统核心之间的命令接口,负责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将其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的指令。按root方式登录时,命令窗口的提示符是“#”。root是超级用户,对整个系统拥有一切权利。当用普通用户登录时,则提示符是“#”。当然,提示符的形式也可以由用户重新设定。输入用户名之后,还应在提示输入口令时,将正确的口令键入,这样才能进入Linux系统中,向系统提交命令。Linux命令是区分大小写的,大多数命令都使用小写。Linux命令常带有各种选项。选项前一般用“一”加字符串表示,选项可以组合使用。例如:$Is -la上述命令及参数的含义是使用详细列表的形式,显示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2.退出系统在停止使用系统时,要退出系统。否则,其他用户就可能使用你的账号,做一些可能会令你后悔不及的事,比如将你的文件系统删除、修改注册口令等。退出系统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使用exit或logout命令,或使用组合键Ctrl+D。例如:#exitlogoutWelcome to Linux 2.4.18login:3.关机8
8 如果是想用 Linux 启动软盘或其他系统引导器引导 Linux,请选择后者,即将 LILO 安装在 Linux 分区的引导扇区。 (9)网络配置。 (10)防火墙配置。 (11)选择系统默认的语言及其他支持语言。 (12)时区配置。 (13)设置 root 密码。 (14)选择软件包组。 (15)筹建引导盘。 (16)配置显卡。 (17)进行安装。 1.5.Linux 常用命令简介 1.5.1.使用常识 1.登录 Linux 是一个多任务、多用户的操作系统。当有多个用户同时使用一台机器时,Linux 可以分时地运行不同用户的应用程序。为了区分各个用户,每个用户都必须有自己独立的 账号,系统要求每一名合法用户在使用 Linux 系统之前,首先必须按自己的身份登录。 在第一次登录时,可以用 root 用户及口令来登录。键入用户名 root,然后输入口令, 这样就登录了。这时,就可以按 root 身份来使用 Linux。通常,用户是通过 shell 来使用操 作系统的。shell 类似于 MS-DOS 下的 COMMAND.COM 命令解释器,是用户与操作系统 核心之间的命令接口,负责接收用户输入的命令并将其翻译成机器能够理解的指令。按 root 方式登录时,命令窗口的提示符是“#”。root 是超级用户,对整个系统拥有一切权利。当 用普通用户登录 时,则提示符是“#”。当然,提示符的形式也可以由用户重新设定。输入 用户名之后,还应在提示输入口令时,将正确的口令键入,这样才能进入 Linux 系统中, 向系统提交命令。 Linux 命令是区分大小写的,大多数命令都使用小写。 Linux 命令常带有各种选项。选项前一般用“—”加字符串表示,选项可以组合使用。 例如: $ ls -la 上述命令及参数的含义是使用详细列表的形式,显示当前目录下所有的文件。 2.退出系统 在停止使用系统时,要退出系统。否则,其他用户就可能使用你的账号,做一些可能 会令你后悔不及的事,比如将你的文件系统删除、修改注册口令等。 退出系统的方法有很多,可以使用 exit 或 logout 命令,或使用组合键 Ctrl+D。例如: # exit logout Welcome to Linux 2.4.18 login: 3.关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