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第五章齿轮传动 点蚀机理 点蚀实例
机械设计 第五章 齿轮传动 11 点蚀机理 点蚀实例
●)第五章齿轮传动 12 后果:齿廓表面破坏,振动↑,噪音↑,传动不平稳 传动失效 接触面↓,承载能力↓ 软齿面齿轮:收敛性点蚀,相当于跑合; 跑合后,若O仍大于[o,则成为扩展性点蚀。 硬齿面齿轮:点蚀一旦形成就扩展,直至齿面完全破坏。 扩展性点蚀 开式传动:无点蚀(∴V磨损>V点蚀 改善措施: 1)HB↑—oH↑ ↑接触强度 2)↑p(综合曲率半径)(↑d1、↑x2) 3)↓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 4)↑润滑油粘度
机械设计 第五章 齿轮传动 12 后果:齿廓表面破坏,振动↑,噪音↑,传动不平稳 接触面↓,承载能力↓ 传动失效 软齿面齿轮:收敛性点蚀,相当于跑合; 跑合后,若σH仍大于[σH],则成为扩展性点蚀。 硬齿面齿轮:点蚀一旦形成就扩展,直至齿面完全破坏。 ——扩展性点蚀 开式传动:无点蚀(∵v磨损>v点蚀) 改善措施: 1)HB↑——[σH] ↑ 3)↓表面粗糙度,↑加工精度 4)↑润滑油粘度 2)↑ρ(综合曲率半径)(↑d1、↑xΣ) ↑接触强度
级设设第五章齿轮传动 3 三、齿面胶合—严重的粘着磨损 现象:齿面沿滑动方向粘焊、撕脱,形成沟痕。 原因:高速重载—V↑,Δt↑,油η↓,油膜破坏,表面金属直接接触, 融焊→相对运动→撕裂、沟痕。 低速重载—P↑、V↓,不易形成油膜→冷胶合。 后果:引起强烈的磨损和发热,传动不平稳,导致齿轮报废。 改善措施: 1)采用抗胶合性能好的齿轮材料对。 2)采用极压润滑油。 3)↓表面粗糙度,↑HB。 4)材料相同时,使大、小齿轮保持一定硬度差 5)↓m→↓齿面h→↓齿面vs(必须满足oF) 6)角度变位齿轮,↓啮合开始和终了时的vs 7)修缘齿,修去一部分齿顶,使V大的齿顶不起作用
机械设计 第五章 齿轮传动 13 三、齿面胶合——严重的粘着磨损 原因:高速重载——v↑,Δt ↑,油η↓,油膜破坏,表面金属直接接触, 融焊→相对运动→撕裂、沟痕。 低速重载——P↑、v ↓,不易形成油膜→冷胶合。 后果:引起强烈的磨损和发热,传动不平稳,导致齿轮报废。 改善措施: 1)采用抗胶合性能好的齿轮材料对。 2)采用极压润滑油。 3)↓表面粗糙度,↑HB。 4)材料相同时,使大、小齿轮保持一定硬度差。 5)↓m→↓齿面h→↓齿面vs(必须满足σF)。 6)角度变位齿轮,↓啮合开始和终了时的vs。 7)修缘齿,修去一部分齿顶,使vs大的齿顶不起作用。 现象:齿面沿滑动方向粘焊、撕脱,形成沟痕
●)第五章齿轮传动 14 四、齿面磨粒磨损 常发生于开式齿轮传动 现象:金属表面材料不断减小 原因:相对滑动+硬颗粒灰尘、金属屑末等A 润滑不良+表面粗糙。 后果:正确齿形被破坏、传动不平稳,齿厚减薄、抗弯能力↓→折断 改善措施: 闭式:1)↑HB,选用耐磨材料 2)↓表面粗糙度; 3)↓滑动系数; 4)润滑油的清洁; 开式:5)加防尘罩
机械设计 第五章 齿轮传动 14 常发生于开式齿轮传动。 原因:相对滑动+硬颗粒(灰尘、金属屑末等) 润滑不良+表面粗糙。 后果:正确齿形被破坏、传动不平稳, 齿厚减薄、抗弯能力↓→折断 改善措施: 闭式:1)↑HB,选用耐磨材料; 2)↓表面粗糙度; 3)↓滑动系数; 4)润滑油的清洁; 开式:5)加防尘罩。 现象:金属表面材料不断减小 四、齿面磨粒磨损
●设第五章齿轮传动 15 五、齿面塑性流动 该失效主要出现在低速重载、频繁启动和过载场合。 齿面较软时,重载下,F↑—材料塑性流动(流动方向沿F 主动轮1:齿面相对滑动速度方向v指向节线,所以F背离节线, 塑变后在齿面节线处产生凹槽。 变形(凹广 02 Fr
机械设计 第五章 齿轮传动 15 五、齿面塑性流动 齿面较软时,重载下,Ff↑——材料塑性流动(流动方向沿Ff) 该失效主要出现在低速重载、频繁启动和过载场合。 主动轮1:齿面相对滑动速度方向vs指向节线,所以Ff背离节线, 塑变后在齿面节线处产生凹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