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植物养分资源的特征 @来源: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只要是无机养分, 16种必需养分,9种大量,7种微量。C,H, o来自空气,其他的来自土壤。所以我们对土 地的利用强度越大,土地的产量越高,那么我 们从土壤中移走的养分也就越多 特征:土壤养分,肥料养分和矿产养分资源。 (石油,化肥,化工。) @养分资源共生性,地域性,多样性,有限性 可循环性
1 植物养分资源的特征 来源:无机养分和有机养分,只要是无机养分, 16种必需养分,9种大量,7种微量。C,H, O来自空气,其他的来自土壤。所以我们对土 地的利用强度越大,土地的产量越高,那么我 们从土壤中移走的养分也就越多。 特征:土壤养分,肥料养分和矿产养分资源。 (石油,化肥,化工。) 养分资源共生性,地域性,多样性,有限性, 可循环性
@2土壤养分资源 @土壤养分的来源:母质,肥料,大气沉降,土 壤调理剂,生物固氮,灌溉水。 @土壤养分的储量:全量养分的含量主要受母质, 成土过程,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耕作管理 制度。 @土壤养分的特征:复杂,有效性低,高度分散, 变异性
2 土壤养分资源 土壤养分的来源:母质,肥料,大气沉降,土 壤调理剂,生物固氮,灌溉水。 土壤养分的储量:全量养分的含量主要受母质, 成土过程,土壤有机质,土壤质地,耕作管理 制度。 土壤养分的特征:复杂,有效性低,高度分散, 变异性
@3肥料资源养分 @肥料资源的构成: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有机 @中国的肥料资源: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结构 @我国肥料资源及其利用特点 我国肥料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有机肥、绿 肥和化肥3大类,常用的有机肥有厩肥、堆肥、 人畜粪尿、禽粪及种种作物的秸秆等,其中主 要是厩肥、绿肥资源出比较丰富,共有4科20 属26种,由于受地矿资源的影响,我国氮素化 肥资源较为丰富,磷素化肥资源一般,钾化 肥资源十分贫乏,我国化肥产量呈逐用升 势
3 肥料资源养分 肥料资源的构成:单质肥料,复合肥料,有机 肥。 中国的肥料资源:有机肥料,化学肥料,结构 我国肥料资源及其利用特点 我国肥料资源十分丰富,主要有有机肥、绿 肥和化肥3大类,常用的有机肥有厩肥、堆肥、 人畜粪尿、禽粪及种种作物的秸秆等,其中主 要是厩肥、绿肥资源出比较丰富,共有4科20 属26种,由于受地矿资源的影响,我国氮素化 肥资源较为丰富,磷素化肥资源一般,钾素化 肥资源十分贫乏,我国化肥产量呈逐年上升趋 势
@1949年仅为06万吨,1990年达1840 万吨,仅次于原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每年还进口大量 化肥,据统计,70年代每年进口100万吨 以上,80年代后期每年进口500万~800 万吨,进口量达到我国化肥总用量的1/3左 右
1949年仅为0.6万吨,1990年达1840 万吨,仅次于原苏联和美国,居世界第3位, 随着农业生产的发展,我国每年还进口大量 化肥,据统计,70年代每年进口100万吨 以上,80年代后期每年进口500 万~800 万吨,进口量达到我国化肥总用量的1/3左 右
@我国肥料使用的基本情况是:50年代有机肥和氮素化肥 配合,60年代有机肥和氮、磷化肥配合,70年代以后是 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农 田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据统计,1952年全国每亩耕地平 均化肥用量只有02公斤,1978年为293公斤,到 1990年达到735公斤,氮、磷化肥和复合肥占化肥施 用量的比例是氮肥比例下降,磷肥、复合肥比例上升, 肥变化不大,农田放用化肥对农作物增产效果明显,例 如,1965年以前,全国小麦平均单产在50公斤以下到 1986年平均单产达到200以上,比1965年以前增产4 倍左右,但随着施肥化肥量的大幅度增加,各地曾出现 过“三偏“(即偏施氮肥,用量偏多,施肥偏迟)现象, 多施肥得不到增产,甚至造成减产,后期氮肥与磷肥配 合施用,既减少了氮肥损失,又提高了磷肥的有 收到了以磷保氮,以氮促磷的效果
我国肥料使用的基本情况是:50年代有机肥和氮素化肥 配合,60年代有机肥和氮、磷化肥配合,70年代以后是 有机肥和氮、磷、钾肥配合,随着化肥工业的发展,农 田化肥用量逐年增加,据统计,1952年全国每亩耕地平 均化肥用量只有0.2公斤,1978年为29.3公斤,到 1990年达到73.5公斤,氮、磷化肥和复合肥占化肥施 用量的比例是氮肥比例下降,磷肥、复合肥比例上升, 肥变化不大,农田放用化肥对农作物增产效果明显,例 如,1965年以前,全国小麦平均单产在50公斤以下到 1986年平均单产达到200以上,比1965年以前增产4 倍左右,但随着施肥化肥量的大幅度增加,各地曾出现 过“三偏“(即偏施氮肥,用量偏多,施肥偏迟)现象, 多施肥得不到增产,甚至造成减产,后期氮肥与磷肥配 合施用,既减少了氮肥损失,又提高了磷肥的有效性, 收到了以磷保氮,以氮促磷的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