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甫 甫,字子美,襄阳人。举进士不第,因游长安。玄宗朝。奏赋三篇,帝 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髙自称道。肃宗拜右拾遗。坐房琯事。出 为华州司功。属饥乱,弃官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严武表为 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往来夔、梓间。大历中,客耒阳。一夕,大醉,卒, 年五十九。有集六十卷。 望岳 岱宗夫如何①,齐鲁青未了②; 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③。 荡胸生层云④,决眦入归鸟⑤。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岱宗]《虞书》:东巡狩至于岱宗。《五经通义》:宗,长也,为群 岳之长也,《前汉·郊祀志》:岱宗,泰山也,按:泰山,在山东泰安州 ②[齐鲁]《史记》: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③[割]《老子》:大制不割。 割,分也。④[荡胸]马融《广成颂》:动荡胸臆。[云]《公羊传》:触石而 出,肤寸而台,不崇朝而遍天下者,泰山之云也。⑤[决眦]《子虚赋》:弓 不虚发,中必决眦,公借用谓人目眦决裂人鸟之归处
杜甫 甫,字子美,襄阳人。举进士不第,因游长安。玄宗朝。奏赋三篇,帝 奇之,使待制集贤院,数上赋颂,高自称道。肃宗拜右拾遗。坐房琯事。出 为华州司功。属饥乱,弃官客秦州,负薪采橡栗自给。流落剑南,严武表为 参谋检校工部员外郎,往来夔、梓间。大历中,客耒阳。一夕,大醉,卒, 年五十九。有集六十卷。 望 岳 岱宗夫如何①,齐鲁青未了②; 造化钟神秀, 阴阳割昏晓③。 荡胸生层云④,决眦入归鸟⑤。 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 ①[岱宗] 《虞书》:东巡狩至于岱宗。《五经通义》:宗,长也,为群 岳之长也,《前汉·郊祀志》:岱宗,泰山也,按:泰山,在山东泰安州, ②[齐鲁]《史记》:泰山之阳则鲁,其阴则齐,③[割]《老子》:大制不割。 割,分也。④[荡胸]马融《广成颂》:动荡胸臆。[云]《公羊传》:触石而 出,肤寸而台,不崇朝而遍天下者,泰山之云也。⑤[决眦]《子虚赋》:弓 不虚发,中必决眦,公借用谓人目眦决裂人鸟之归处
赠卫八处土① 人生不相见,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③,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④,惊呼热中肠③。 焉知二十载,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③,新炊间黄梁⑦。 主称会面难⑧,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世事两茫茫。 ①[卫八处士]按:《唐史拾遗》记公与李白、高适、卫宾相友善。时宾 年最少,号小友,此当是也。②[参商]《左传》,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 子,伯日阔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 帝不臧,迁阔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 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故参为晋星。”按:商星居东方卯位,参星居 西方西位,此出彼没,永不相见,曹植《与吴质书》:别有参商之阔。③[今 夕何夕]《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④[半为鬼]魏文帝《与吴质书》 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观其姓名,已登鬼录矣。⑤[中肠]阮籍诗:倾城 迷下蔡,容好结中肠。③[剪韭]《郭林宗别传》:林宗有友人夜冒雨至,剪 韭作炊饼食之。⑦[黄粱]《尔雅》:黄粱穗大毛长,米壳俱粗于白梁。⑧[会 面]古诗: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赠卫八处土① 人生不相见, 动如参与商②。 今夕复何夕③,共此灯烛光。 少壮能几时, 鬓发各已苍。 访旧半为鬼④,惊呼热中肠③。 焉知二十载, 重上君子堂。 昔别君未婚, 儿女忽成行。 怡然敬父执, 问我来何方。 问答未及已, 儿女罗酒浆。 夜雨剪春韭③,新炊间黄梁⑦。 主称会面难⑧,一举累十觞。 十觞亦不醉, 感子故意长。 明日隔山岳, 世事两茫茫。 ①[卫八处士]按:《唐史拾遗》记公与李白、高适、卫宾相友善。时宾 年最少,号小友,此当是也。②[参商]《左传》,子产曰:“昔高辛氏有二 子,伯日阔伯,季曰实沈,居于旷林,不相能也,日寻干戈,以相征讨。后 帝不臧,迁阔伯于商丘,主辰,商人是因,故辰为商星;迁实沈于大夏,主 参,唐人是因,以服事夏商,故参为晋星。”按:商星居东方卯位,参星居 西方西位,此出彼没,永不相见,曹植《与吴质书》:别有参商之阔。③[今 夕何夕]《诗经》:今夕何夕,见此良人,④[半为鬼]魏文帝《与吴质书》: 昔年疾疫,亲故多罹其灾,观其姓名,已登鬼录矣。⑤[中肠]阮籍诗:倾城 迷下蔡,容好结中肠。③[剪韭]《郭林宗别传》:林宗有友人夜冒雨至,剪 韭作炊饼食之。⑦[黄粱]《尔雅》:黄粱穗大毛长,米壳俱粗于白梁。⑧[会 面]古诗:道路阻且长,会面安可知
佳人 绝代有佳人①,幽居在空谷②。 自云良家子③,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④,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⑤,万事随转烛③ 夫婿轻薄儿⑦,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⑧,鸳鸯不独宿⑨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⑩。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日暮倚修竹。 ①[绝氏]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②[空谷]《诗》: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③[良家子]《史记·外戚世家》:窦姬以良家子入 宫侍太后。④[关中]《禹贡》:雍州之域,天文鬼井分野,周王畿地,秦 曰关中。即今西安府。《汉书》注:自函关以西,总名关中。⑤[恶]作去 声,⑥[转烛]庾肩吾诗:聊持转风烛,暂照广陵琴。⑦[轻薄儿]沈约诗: 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⑧[合昏]《风土记》:合昏,槿也,华晨舒而昏 合,《本草》:合欢,即夜合也。人家多植庭除,一名合昏。③[鸳鸯]梁 元帝《鸳鸯赋》:岂如鸳鸯相逐,俱栖俱宿,郑氏《昏礼谒文赞》:鸳鸯鸟 雌雄相类,飞止相匹。按:雄名曰鸳,雌名曰鸯。江总诗:池上鸳鸯不独宿, ⑩0[清浊]按:守正清而改节浊也,[盈掬]《诗》:终朝采绿,不盈一掬
佳 人 绝代有佳人①,幽居在空谷②。 自云良家子③,零落依草木。 关中昔丧乱④,兄弟遭杀戮。 官高何足论,不得收骨肉。 世情恶衰歇⑤,万事随转烛③。 夫婿轻薄儿⑦,新人美如玉。 合昏尚知时⑧,鸳鸯不独宿⑨。 但见新人笑,那闻旧人哭。 在山泉水清,出山泉水浊⑩。 侍婢卖珠回,牵萝补茅屋。 摘花不插发,采柏动盈掬。 天寒翠袖薄, 日暮倚修竹。 ①[绝氏]李延年歌:北方有佳人,绝世而独立,②[空谷]《诗》: 皎皎白驹,在彼空谷。③[良家子]《史记·外戚世家》:窦姬以良家子入 宫侍太后。④[关中]《禹贡》:雍州之域,天文鬼井分野,周王畿地,秦 曰关中。即今西安府。《汉书》注:自函关以西,总名关中。⑤ [恶]作去 声,⑥[转烛]庾肩吾诗:聊持转风烛,暂照广陵琴。⑦[轻薄儿]沈约诗: 洛阳繁华子,长安轻薄儿.⑧[合昏]《风土记》:合昏,槿也,华晨舒而昏 合,《本草》:合欢,即夜合也。人家多植庭除,一名合昏。③[鸳鸯]梁 元帝《鸳鸯赋》:岂如鸳鸯相逐,俱栖俱宿,郑氏《昏礼谒文赞》:鸳鸯鸟 雌雄相类,飞止相匹。按:雄名曰鸳,雌名曰鸯。江总诗:池上鸳鸯不独宿。 ⑩[清浊]按:守正清而改节浊也,[盈掬]《诗》:终朝采绿,不盈一掬
梦李白二首① 死别已吞声②,生别常恻恻③。 江南瘴疣地④,逐客无消息⑤。 敌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⑥,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⑦,何似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⑧,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天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③,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舟楫恐失坠⑩ 出门搔白首,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願賴。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①[李白]《李白集·序》:天宝十五年,白卧庐山,永王璘追致之, 璘军败,白坐系浔阳狱,得释。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 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又按本传: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会赦还 浔阳,坐辜下狱。时宋若恩将吴兵赴河南,道经浔阳,释囚,辟为参谋,集 中有赠中丞宋公五排诗序其事,②[吞声]江淹《限赋》:自古皆有死,莫 不饮恨而吞声。③[恻恻]《寡妇赋》:庶浸远而哀降兮,情恻恻而弥甚。 ④[瘴疠]《南史·任昉传》:流离大海之南,寄命瘴疠之地。孙万寿诗: 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⑤[逐客]《史记·秦始皇纪》:十年,大索逐 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⑥[枫林]《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极目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⑦[罗网]《后汉书、邓皇后纪》: 先君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⑧[屋梁] 《神女赋》: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 光。⑨[局促]《史记·灌夫传》:上怒日,“公平日数言魏其武安短,今 日廷论,局促效辕下驹。”⑩[失坠]《后汉书·梁统传》:宣帝聪明正直, 总御海内,臣下奉宪,无所失坠。(11][冠盖]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 七相五公。(12][願賴]《楚辞·渔父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 畔,颜色願賴:形容枯槁。按:“鹪”亦作“憔悴”。(13][恢恢]《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4][千秋万岁]阮籍诗: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15][身后]庾信诗: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梦李白二首① 死别已吞声②,生别常恻恻③。 江南瘴疣地④,逐客无消息⑤。 敌人入我梦, 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 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林青⑥,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⑦,何似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⑧,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天使蛟龙得。 浮云终日行,游子久不至。 三夜频梦君,情亲见君意。 告归常局促③,苦道来不易。 江湖多风波, 舟楫恐失坠⑩。 出门搔白首, 若负平生志。 冠盖满京华,斯人独顦顇。 孰云网恢恢,将老身反累。 千秋万岁名,寂寞身后事。 ①[李白]《李白集·序》:天宝十五年,白卧庐山,永王璘追致之, 璘军败,白坐系浔阳狱,得释。乾元元年,终以污璘事,长流夜郎,遂泛洞 庭,上峡江至巫山,以赦得释。又按本传:坐永王璘事,长流夜郎,会赦还 浔阳,坐辜下狱。时宋若恩将吴兵赴河南,道经浔阳,释囚,辟为参谋,集 中有赠中丞宋公五排诗序其事,②[吞声]江淹《限赋》:自古皆有死,莫 不饮恨而吞声。③[恻恻]《寡妇赋》:庶浸远而哀降兮,情恻恻而弥甚。 ④[瘴疠]《南史·任昉传》:流离大海之南,寄命瘴疠之地。孙万寿诗: 江南瘴疠地,从来多逐臣。⑤[逐客]《史记·秦始皇纪》:十年,大索逐 客,李斯上书说,乃止逐客令。⑥[枫林]《招魂》:湛湛江水兮,上有枫。 极目千里兮,伤春心。魂兮归来,哀江南。⑦[罗网]《后汉书、邓皇后纪》: 先君既以武功书之竹帛,兼以文德教化子孙,故能束脩不触罗网。⑧[屋梁] 《神女赋》:其始来也,耀乎若白日初出照屋梁;其少进也,皎若明月舒其 光。⑨[局促]《史记·灌夫传》:上怒日,“公平日数言魏其武安短,今 日廷论,局促效辕下驹。”⑩[失坠]《后汉书·梁统传》:宣帝聪明正直, 总御海内,臣下奉宪,无所失坠。(11][冠盖]班固《西都赋》:冠盖如云, 七相五公。(12][顦顇]《楚辞·渔父辞》:屈原既放,游于江潭,行吟泽 畔,颜色顦顇;形容枯槁。按:“顦”亦作“憔悴”。(13][恢恢]《老子》: 天网恢恢,疏而不漏。(14][千秋万岁]阮籍诗:千秋万岁后,荣名安所之。 (15][身后]庾信诗:眼前一杯酒,谁论身后名
王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开元九年擢进士第一,官给事中。 两都陷,为贼所得,服药佯暗。贼平定罪,以《凝碧池》诗闻于行在,特宥 之。官至尚书右丞。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待 若师友。有别墅在辋川,尝与裴迪游其中,赋诗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 年。上元初卒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① 遂令东山客②,不得顾采薇③。 既至金门远④,孰云吾道非⑤? 江淮度寒食⑥,京洛缝春衣⑦。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⑧。 行当浮桂棹⑨,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⑩,勿谓知音稀(11] ①[英灵]《隋书》:李德林美容仪,善谈吐。天统中兼中书侍郎,于 宾馆受国书,陈使江总目送之曰:“此河朔之英灵也。”②[东山]《晋书·谢 安传》:安,字安石,尚从弟也。始有东山之志,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 许询、桑门支遁游处,止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虽受朝寄,然东山之 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又中丞高崧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③ [采蔽]《史记》:武王既平殷乱,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 薇而食。④[金门]《解嘲》:今吾子幸得应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注:金 门,金马门也,宦署门傍有铜马,故谓之金马门也。⑤[吾道非]《史记·孔 子世家》: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⑥[寒食] 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造饧大麦粥。按:并州俗,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⑦[京 洛]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按:京洛, 东京洛阳也。⑧[同心]《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⑨[桂棹]《楚辞》 桂棹兮兰枻。注:棹,楫也。⑩[吾谋适不用]《左传》:子无谓秦无人 吾谋适不用也。(11][知音]古诗: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
王维 维,字摩诘,太原人。九岁知属辞。开元九年擢进士第一,官给事中。 两都陷,为贼所得,服药佯暗。贼平定罪,以《凝碧池》诗闻于行在,特宥 之。官至尚书右丞。工草隶,善画,名盛于开元、天宝间。宁、薛诸王,待 若师友。有别墅在辋川,尝与裴迪游其中,赋诗为乐。丧妻不娶,孤居三十 年。上元初卒。 送綦毋潜落第还乡 圣代无隐者,英灵尽来归①。 遂令东山客②,不得顾采薇③。 既至金门远④,孰云吾道非⑤? 江淮度寒食⑥,京洛缝春衣⑦。 置酒长安道,同心与我违⑧。 行当浮桂棹⑨,未几拂荆扉。 远树带行客,孤城当落晖。 吾谋适不用⑩,勿谓知音稀(11]。 ①[英灵]《隋书》:李德林美容仪,善谈吐。天统中兼中书侍郎,于 宾馆受国书,陈使江总目送之曰:“此河朔之英灵也。”②[东山]《晋书·谢 安传》:安,字安石,尚从弟也。始有东山之志,居会稽,与王羲之及高阳 许询、桑门支遁游处,止则渔弋山水,入则言咏属文。虽受朝寄,然东山之 志始末不渝,每形于言色。又中丞高崧曰:“卿屡违朝旨,高卧东山。”③ [采蔽]《史记》:武王既平殷乱,伯夷、叔齐耻食周粟,隐于首阳山,采 薇而食。④[金门]《解嘲》:今吾子幸得应金门,上玉堂有日矣。注:金 门,金马门也,宦署门傍有铜马,故谓之金马门也。⑤[吾道非]《史记·孔 子世家》:诗云“匪兕匪虎,率彼旷野”,吾道非耶?吾何为于此。⑥[寒食] 《荆楚岁时记》:去冬至一百五日,即有疾风甚雨,谓之寒食,禁火三日, 造饧大麦粥。按:并州俗,冬至后一百五日,为介子推断火冷食三日。⑦[京 洛]班固《东都赋》:子徒习秦阿房之造天,而不知京洛之有制。按:京洛, 东京洛阳也。⑧[同心]《易》:二人同心,其利断金。⑨[桂棹]《楚辞》: 桂棹兮兰枻。注:棹,楫也。⑩[吾谋适不用]《左传》:子无谓秦无人, 吾谋适不用也。(11][知音]古诗:不惜歌者苦,但伤知音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