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发生规律 ▣豆荚野螟: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 草上,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后 当目即能交尾,隔天就可产卵。每荚一般只产1 粒卵,少数2粒以上。其产卵部位大多在荚上的 细毛间和萼片下面,少数可产在叶柄等处。在大 豆上尤其喜产在有毛的豆荚上;在绿肥和豌豆上 产卵时多产花苞和残留的雄蕊内部而不产在荚面
三、发生规律 豆荚野螟: 成虫昼伏夜出,白天多躲在豆株叶背、茎上或杂 草上,傍晚开始活动,趋光性不强。成虫羽化后 当日即能交尾,隔天就可产卵。每荚一般只产1 粒卵,少数2粒以上。其产卵部位大多在荚上的 细毛间和萼片下面,少数可产在叶柄等处。在大 豆上尤其喜产在有毛的豆荚上;在绿肥和豌豆上 产卵时多产花苞和残留的雄蕊内部而不产在荚面
棉铃虫 目 成虫自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 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 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 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 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 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老熟幼虫吐 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
棉铃虫 成虫白天隐藏在叶背等处,黄昏开始活动, 取食花蜜,有趋光性,卵散产于棉株上部。 幼虫5~6龄。初龄幼虫取食嫩叶,其后为害 蕾、花、铃,多从基部蛀入蕾、铃,在内取 食,并能转移为害。受害幼蕾苞叶张开、脱 落,被蛀青铃易受污染而腐烂。老熟幼虫吐 丝下垂,多数入土作土室化蛹,以蛹越冬
烟青虫 ▣幼虫孵化后先取食卵壳,然后分散活动。初孵 幼虫昼夜活动,咬食嫩叶成小孔眼,3龄后白天 潜伏在叶片下,夜晚及清晨取食叶片、嫩蕾、 嫩茎、嫩果等,此期的幼虫食量大、为害重。 幼虫有假死性及自相残杀的习性。幼虫一般分 为5个龄期,老熟后不食不动,身体皱缩,1~ 2d后入土做蛹室化蛹,入土深度为3~5cm,越 冬蛹入土713cm。非越冬蛹期为10∞7d
烟青虫 幼虫孵化后先取食卵壳,然后分散活动。初孵 幼虫昼夜活动,咬食嫩叶成小孔眼,3龄后白天 潜伏在叶片下,夜晚及清晨取食叶片、嫩蕾、 嫩茎、嫩果等,此期的幼虫食量大、为害重。 幼虫有假死性及自相残杀的习性。幼虫一般分 为5个龄期,老熟后不食不动,身体皱缩,1~ 2d后入土做蛹室化蛹,入土深度为3~5cm,越 冬蛹入土7~13cm。非越冬蛹期为10~17d
四、棉铃虫的预测预报 (一)虫期虫量调查 越冬基数调查 田间成虫调查 第1代幼虫量调查 (三)第2代预测 发生期预测 发生量预测
四、棉铃虫的预测预报 (一)虫期虫量调查 越冬基数调查 田间成虫调查 第1代幼虫量调查 (二)第2代预测 发生期预测 发生量预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