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 口2.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 口3.在刑事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口综上所述,徇私枉法罪客观方面的本质特征体现 为刑事诉讼行为的枉法性。刑事枉法是由违背事 实和枉法追诉裁判这两个部分有机组成的。 口其一,违背事实是行为人的手段行为,是实现枉 法目的的重要途径
1.对明知是无罪的人而使其受追诉。 2.对明知是有罪的人而故意包庇不使其受追诉。 3.在刑事审判活动中违背事实和法律作枉法裁判。 综上所述,徇私枉法罪客观方面的本质特征体现 为刑事诉讼行为的枉法性。刑事枉法是由违背事 实和枉法追诉裁判这两个部分有机组成的。 其一,违背事实是行为 人的手段行为,是实现枉 法目的的重要途径
口其二,枉法追诉和裁判是行为人的目的行为,是 徇私枉法罪客观方面的核心与关键 ▣3.主体特征 口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 口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 责的工作人员。 口关于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存在一个争议问题,即 人民陪审员可否成为徇私枉法罪的主体
其二,枉法追诉和裁判是行为人的目的行为,是 徇私枉法罪客观方面的核心与关键。 3.主体特征 徇私枉法罪的主体是特殊主体,即司法工作人员。 司法工作人员是指有侦查、检察、审判、监管职 责的工作人员。 关于徇私枉法罪的主体,存在一个争议问题,即 人民陪审员可否成为徇私枉法罪的主体
在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中,人民陪审员占多数的情 况下,如果人民陪审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就 可能在合议庭的评议中作出枉法的裁判。 口4.主观特征 口徇私枉法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为直接故意, 如果是由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工作能力 较差等原因而造成错案的,不应以徇私枉法罪论 处
在合议庭的组成人员中,人民陪审员占多数的情 况下,如果人民陪审员故意违背事实和法律,就 可能在合议庭的评议中作出枉法的裁判。 4.主观特征 徇私枉法罪的主观方面是故意,且为直接故意, 如果是由于司法工作人员的认识水平、工作能力 较差等原因而造成错案的,不应以徇私枉法罪论 处
口(二)徇私枉法罪的司法认定 口1.同一徇私枉法行为是由多人共同实施的,罪责 如何划分? ▣2.徇私枉法行为是由集体讨论决定实施的,责任 主体如何认定? 口3.经过主管领导决定实施的徇私枉法行为,领导 的责任如何认定?
(二)徇私枉法罪的司法认定 1.同一徇私枉法行为是由多人共同实施的,罪责 如何划分? 2.徇私枉法行为是由集体讨论决定实施的,责任 主体如何认定? 3.经过主管领导决定实施的徇私枉法行为,领导 的责任如何认定?
口4.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口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口(1)主体不同。 (2)行为途径不同。 (3)行为方式不同。 (4)情节要求不同。 口(5)侵犯的客体不同。 口5.徇私枉法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 ▣6.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界限 口7.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界限 口8.管片民警压案不报的行为如何定性
4.徇私枉法罪与诬告陷害罪的界限 两罪的主要区别在于: (1)主体不同。 (2)行为途径不同。 (3)行为方式不同。 (4)情节要求不同。 (5)侵犯的客体不同。 5.徇私枉法罪与报复陷害罪的界限 6.徇私枉法罪与包庇罪的界限 7.徇私枉法罪与伪证罪、帮助毁灭、伪造证据罪的界限 8.管片民警压案不报的行为如何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