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抗原抗体结合力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虽然是互补性的特异性结 合,但并不形成牢固的共价键,只是通过非共 价键结合,结合方式类似蛋白质和细胞受体或 酶与底物之间的结合。抗原与抗体这种弱的结 合力涉及下列几种分子间的作用力。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一、抗原抗体结合力 抗原和抗体的结合虽然是互补性的特异性结 合,但并不形成牢固的共价键,只是通 过非共 价键结合,结合方式类似蛋白质和细胞受体或 酶与底物之间的结合。抗原与抗体这种弱的结 合力涉及下列几种分子间的作用力
1.静电引力 抗原和抗体分子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和羧基 基团之间相互的引力,称为静电引力,又称库 伦引力。例如,抗体分子上带电荷的碱性氨基 酸的游离氨基(-NH和酸性氨基酸的游离羧基 (C00可与抗原分子上带相反电荷的对应基 团相互吸引。这种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相互作用 基团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l. 静电引力 抗原和抗体分子带有相反电荷的氨基和羧基 基团之间相互的引力,称为静电引力 ,又称库 伦引力 。例如,抗体分子上带电荷的碱性氨基 酸的游离氨基(--NH3+和酸性氨基酸的游离羧基 (—COO--可与抗原分子上带相反电荷的对应基 团相互吸引。这种引力的大小与两个相互作用 基团间的距离的平方成反比
2.范德华引力 抗原和抗体相互接近时,由于分子的极化作 用而出现的引力,称范德华引力。结合力的大一 小与两个相互作用基团的极化程度的乘积成正 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7次方成反比,键能 约为4.2--12·5kJ/mo1。这种引力的能量小 于静电引力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2.范德华引力 抗原和抗体相互接近时,由于分子的极化作 用而出现的引力,称范德华引力。结合力的大 小与两个相互作用基团的极化程度的乘积成正 比、与它们之间距离的 7 次方成反比,键能 约为4.2---12·5kJ/mol。这种引力的能量小 于静电引力
3.氢键结合力 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原子间的引力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羧基、氨基和羟基是主要 供氢体,而羧基氧、羧基碳和肽键氧等原子是 主要受氢体,能的大小取决于方向即氢键具有 高度的方向性,因此范德华力更具有特异性 氢键结合力与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距离的6次 方成反比,键能约20·9kJ/mol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3.氢键结合力 供氢体上的氢原子与受氢体原子间的引力。 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羧基、氨基和羟基是主要 供氢体,而羧基氧、羧基碳和肽键氧等原子是 主要受氢体,能的大小取决于方向即氢键具有 高度的方向性,因此范德华力更具有特异性。 氢键结合力与供氢体和受氢体之间距离的6次 方成反比,键能约20·9kJ/mol
4.疏水作用力 两个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相互接触时,由 于对水分子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称为疏水作用 力,或称为疏水键。当抗原抗体反应时,抗原 决定簇与抗体上的结合点靠近,互相间正、负 极性消失,由静电作用形成的亲水层立即失去, 从而促进抗原与抗体的相互吸引而结合。疏水 作用力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的结合是很重要的 提供的作用力最大,约占总结合力的50%。 西南民族大学
西南民族大学 4.疏水作用力 两个疏水基团在水溶液中相互接触时,由 于对水分子排斥而趋向聚集的力称为疏水作用 力,或称为疏水键。当抗原抗体反应时,抗原 决定簇与抗体上的结合点靠近,互相间正、负 极性消失,由静电作用形成的亲水层立即失去, 从而促进抗原与抗体的相互吸引而结合。疏水 作用力在抗原抗体反应中的结合是很重要的。 提供的作用力最大,约占总结合力的50%